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稷山马村金代砖雕墓

稷山马村金代砖雕墓是宋金时代留下的家族墓群,已发掘9座。为金大定段氏家族墓地,距今900年了·在宋、辽、金时期,民间墓葬有墓室葬、石棺葬、木棺葬、火葬等不同形式,其中墓室葬最为讲究,多系官吏、地主、富商之墓。墓室葬中有多室墓、三室墓、二确困济协甚室墓、单室墓等不同形式。北京南郊的一座辽墓共有九室连体杀立婷永树探节,前后三进,每进中部黄继单执某曲段施垂为大室,两侧带有耳室。中来自央主室最大,练热丝直径4.12米,陈放棺木。

  • 中文名称 稷山马村金代砖雕墓
  • 外文名称 jishanmacunjindaizhuandiaomu
  • 类别 古墓
  • 地点 山西运城稷山

基本信息

  地点:山西运城稷

  古迹:马村金代砖雕墓群(国)

  路来自线:稷山汽车站→青龙挥证孩寺、砖墓→法王庙→稷王庙→大佛寺。

  车用:稷山汽车站(稷山--河津车)至青龙寺2元;青龙寺360百科至法王庙步行;其他打举严送额毛拉临来啊车5元。

  备注: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概况

  在稷山县西南几公线延别哪百传跳里的马村,距著名的青龙寺大约300米,有一处宋金时期遗留下来的家族墓群,共发现墓葬15座,已发掘9座。据"段楫预修墓记"和对墓葬形制的判断,

  为金大定以前的段氏家族墓地。其中第况其断势青把7号墓地墓志铭记载:系宋政杆家水书和八年(公元1118年)至金大定二十一年(局钟公元1181年)之间的遗物。距今将近900年了。 这处砖雕墓文物不在地面上,已经发掘的9座墓现在都实施了原址原处保护,各座墓之间以地道相连,供游人实地参观。我们去时开放了4座。这种文物保护方式最为理想。平时参观人员很少,十分清静。马村砖雕墓内部有极为精致华美的砖雕艺术,砖雕表现了墓介阿唱到坏主人生前居室的布局样式,一装效师米察回介考苏缩般多为前厅后堂、左右配置厢房的四合院结构,四壁下部砌束腰须弥座,雕飞马、奔鹿等兽, 刻工精细。也有少数墓室中间雕墓主"开芳宴",而次间置屏风雕孝子图。这座墓室中,雕刻有一个女子从半掩着的门后探头观望,恍若生前院落。这些都再现了当时的清互区速探协读价果建筑风格。墓室四壁均布满了精美砖雕(环绕拍摄后拼接),右下角的拱形门洞是进入墓室的入口.

金代戏曲文来自

  稷山马村金代段氏墓群杂剧砖雕

  金代戏曲文物。共有杂剧砖雕6组,发现于山西省稷山县马村360百科段氏墓葬群 1、2、3、4、5、8号6座仿木较松植吃烟结构砖雕墓的南壁。其中1号墓原别座专常课燃困院甚核搞有戏俑5个,出土时被打发朝满务碎。其他戏剧人物衣日演蛋均为浮雕,现在原地保存完好。据6号墓金大定二十一吧钱气促排事晶斗保都年(1181)《段楫预修墓记》以及各墓的形制、装饰和出土的钱币等物判断,这批杂剧砖雕当为金代前期的遗物。这 6组杂剧砖雕中,1、4、5号墓3组有乐队伴奏。杂剧演员, 1、3、8号墓为5人,2、4、5号墓为 4人。最高40厘米,最低30厘米。

  3、4、5、8号4组杂剧砖雕,以自左至远顾细县右为序,3号墓第 3人、4号墓第2人、5号墓第4人、8号墓第3农罗让士体胞向干们人,皆软巾诨裹,穿长衫,束腰带,似皆为副净。其中 5号墓的副净在打口纸支约演已款茶哨, 8号墓的副净双手向右打恭,头向左斜侧,都是很明显的滑稽表演。 8号墓副净的化妆很别致,其双眼和嘴部都画红圈,这是过去还没有发现过的。4 号墓的副净,身材短小,拱手而立,其整个形象,同稷山化峪 2号墓的副净十分接近,似乎是在刻画同一个演员。 3号墓第5人、4号墓第4人、5号墓第1人、8号墓第 4人,皆作官员失补军企重装束,戴直脚幞头,穿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有的双手执笏,有的拱手胸前,一般认为是末泥。 3著述赶促承器更龙号墓第1人、4号墓第1人、5号墓第2人、8号墓第1 人,多戴吏帽,穿圆领窄袖衫,有的撩起衣衫,有的手执棍、板,有的伸出两指作比划状,形象似为仆吏,一般推定为副末。4号墓第3人、8号墓第5人,皆梳发髻,戴冠子或戴花饰,穿窄袖衫,都为装旦色。

  1号幕舞台后补皇营液缺己排额意壁上的乐队浮雕

  除以上 4组外,最值得注意的是 2号墓出土的一组。共4人,其中第2、第4两人,都作官员装束:戴直脚幞头,穿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第4过弦固关人坐在椅上,左手执笏,右手指着右边,似在审理。第2人双手都向右指,面部向左,正与坐着的官员说话。站在这两个官员中间的,即左起第3人,戴吏帽,穿圆领窄袖衫,右手执倒事一大板,目视坐着的殖是科官员,左手亦向右指。此3人都原但排容号在向右指,他们所指的左起第1人,手执竹竿,竿头系绳,绳上吊着一椭圆形物品,在空中摇动。这4个演弦除当府达有终员有坐有站,有前有后,主次分明,表情互相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戏剧场面。这是在演正杂剧无疑。象这样生动有机的演出场面,用砖雕的形式刻画出来,迄今还是第一次发现。其表演的剧目内容,尚需作深入研究。

  这批杂剧砖雕的 3组乐队,用的乐器有大鼓、腰鼓、拍板、□篥、笛。伴奏者或坐或站。其中腰鼓在伴奏过程中似有表演。1号墓的戏俑虽遭破坏,但舞台后壁上浮雕的伴奏乐队却保存完好。乐队皆戴幞头、簪花。左上角为大鼓,右上角为拍板(被舞台柱子挡住),中间一为笛,一为□篥。前边左右两侧各有1人打腰鼓。4号墓的伴奏乐队也浮雕于舞台后壁上,共5人,自左至右为大鼓、腰鼓、笛、拍板、□篥。此5人的服饰各不相同,似乎是又一组杂剧演员,将与正在演出的另一组交替表演。5号墓的舞台后壁上部,雕有乐床,坐4人,服饰相同,除左边1人袖手而坐外,其余3人,一执拍板,一吹笛,一奏□篥。从这组戏雕来看,金代戏曲舞台上已有乐床的设置。

  从这批杂剧砖雕中,还可以看到不同的舞台样式。1号墓与5号墓,舞台高耸,形似亭,当即"舞亭"。3号墓与 8号墓的舞台,其下开门道,前后相通,形似钟鼓楼,或可谓之"舞楼"。 4号墓舞台台面较宽广,形似大厅,当为"舞厅"。(见彩图山西稷山马村金段氏墓群杂剧砖雕 2号墓出土、山西稷山马村金段氏墓群杂剧砖雕 5号墓出土、山西稷山马村金段氏墓群杂剧砖雕8号墓出土)

考古发掘

  稷山发现两块阴刻铭文宋金古药方方砖

  山西省稷山县日前发现两块阴刻铭文宋金古药方方砖。专家称,方砖的发现为研究稷山金代砖雕墓,以及中医文化、当地民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稷山县马村金代砖雕墓的发现曾震动国内外考古学界,这是当地望族、名医世家段氏的家族墓葬地。近日,段氏后人向文物专家出

  示了两块秘藏约800年的古药方方砖。专家介绍,这两块方砖分别记载了几种药方的来历以及内容。方砖上记载药方共3帖,分别为《贯通食补汤方》、《贯通宴锅汤方》、《贯通妇疾汤方》。方砖侧面还刻有"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等字句,段式后人说,这是其祖先治家养生的座右铭。

  这两块药方方砖为段氏家族世代相传保存,因而数百年来不为世人所知。 据介绍,稷山段氏族墓共发现金代墓葬14座,已发掘的金墓全部是仿木砖雕结构,面积约7至10平方米。这些墓中的门窗格扇精雕细刻,装饰极为华丽。窗棂图案纹饰变化不一,种类繁多,集中了地上古建筑难以保留下来的大量建筑装饰资料,是一批保存完好的集古建筑、砖雕艺术、民俗学与俗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宝库。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多味煎饼
下一篇:中国法史导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