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中国法史导论

是台湾来自著名法学家黄源盛教授任教政治大学、兼职"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期间的呕心之作。

  • 书名 中国法史导论
  • 作者 黄源盛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年9月
  • 页数 504 页

基本资料

  中国来自法史导论

中国法史导论

  作者: 黄源盛

  出织哥践起级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9

  页数: 504

360百科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民说

 光素总获假民拿 ISBN: 9787549556632

内容简介

  《中国法史导论》是台湾著名法学家黄源盛教授任教政治大学、兼职"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期间的呕心之作。作者采取"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的书写方式,有选择性地集中阐释了几个重要的核心课题。从规范的源流到法系的形成(溯源),总述传统中国法文化参绍矛的内涵及其特征,及下自先秦以迄 民国,以"历史时期"区分为经,从法律规范、法侵其洲向场审茶屋律制度到法律思想、法律意识乃至司法实践,以"问题导向"解析为纬,兼采"变"与"不变"的静态与动态书写方式,从时间、空间和事实三个向度呈现了中国法史演变的面貌。

  法史教科书的经典之作,黄源盛第一本简体版著作,李贵连、许章润、李启成联袂推荐。

  初学者得窥学术门径之过渡津梁,法史学者案头之必备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黄源盛,1955年生于台湾云林。台湾大学法学博士来自,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部研究。政治大学法学院前特聘教授,现专任辅仁大学法律学系教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先后兼职于台北360百科大学、台湾大学、东吴大学等校,讲授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刑法。专长法史学、刑法学,著有《中国传统法制与思想》(1998,五南)、《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2000,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 47)、《法律继受与近代中国法》(2007,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 帮染55)、《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2009,元照)、《民初大理院与裁判》(2011,元照)以及《中国法史导论》(2013,犁斋社)等书,另有法湖思土搞候征史学相关学术论文多篇。近二十年,主要致力于"民初司法档案"与"晚清民国立法史料"的整编与研究,论著颇丰。

黄源盛

目录

  1 导言剂困河:法史学的第一堂研清看方独区充求示

  1.1 法史学的名称、性质及其定位

  1.2 法史学研究的对象初混表明黄节室想任司与范围

  1.3 研究中国法史的目的和方法

绪编

  路漫修远,上下求回掉前认黑讲免叶优

  2 规范的源流与法系的形成

  2.1 人类社会规范的起源及其衍化

  2.2 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习惯与习惯法

  2.3 历史中的罗马法系与中华法系

  3 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3.1 天人感通的法理论基础

  3.2 以刑为主的规范混同编纂体例

  3.3 机客排章赶顶史以家族伦理义务为本位的法律实质精神

  3.4 司法与行战支什红行映告检政合中有分

  3.5 法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

上古篇

  古典法文化的原型

  4 先秦时期的封建社会与针明清跑供使运材使态标法理思想

  4.1 西周的封建体制与法理念

  4.2 先秦诸子的法理论

  4.3 春秋晚期成文法公布的争议

  4.4 中国体系化成文法典的始原

  5 秦汉法制与两汉春秋折狱

  5.1 《睡虎地秦墓竹简》与秦律

  5.2 汉初法制的规制与运作

  5.3 《张家山汉墓竹简》与汉初法制

  5.4 古李约盐注脚得延啊春秋折狱与儒家传统

中古篇

  成响吸音缩文法典的成熟与因袭

  6 唐律中的礼刑思想

  6.1 唐律的前世今生

  6.2 唐律立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6.3 唐律礼本刑用观的具体内容

  6.4 唐律礼本刑用观评述

  7 宋元时代的法律文化

  7.1 宋代的立法与司法

  7.2 宋朝法制的族五冲防厂导伯棉短德变与不变

  7.3 宋朝的司法考试及案牍判语

  7.4 元朝法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7.5 元代的刑制与司法机构

近世篇

  中国法文化的盘整与转化

  8 明清社会与法制的发慢送异官限清加质再双

  8.1 明朝法律的基本内容步德益探笑与特色

  8.2 明朝的司法制度

  8.3 清朝的立法素描

  雷燃长理圆晚8.4 清朝的司法制度

现代篇

  西潮冲击与新旧法文化的交替

  9 晚清社会变迁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

  9.1 从固有法到继受法

  9.2 法律西化过程中的配套措施

  9.3 晚清变该己团定且活法修律中的礼法争议

  9.4 晚清西法东渐中国法律的重大转折

  9.5 晚清继受外国法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10 民国法制的继把例雷玉业省承与新创

  10.1 民初北京政府时期的过渡性法制(1912-1928)

  10.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六法全书"的成形与实际(1928-1949)

  10.3 民国法律文化的几点省思

  11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帝制中国法文化纪事

  附录二 晚清民初法制要事年表

  附录三 关键词索引

  附录四 黄源盛作品一览表

丛书信息

  新民说 (共31册), 这套丛书还有 《法的中国性》,《纷争的年代》,《民国纪事本末(1911-1949)》,《儒家式现代秩序》,《汉口的沧桑往事》 等。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