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葫芦人绊跤

是一项维吾尔族古朴游戏表演,来自存在于喀什地区疏勒县,仅疏勒县亚甫泉镇个别村有。原名为且里西(摔跤),后更名喀巴克奥依纳西(葫芦的游戏)。游戏为葫芦人穿上"袷袢(长大衣)",靠人趴在地上做各种动作操控葫芦人像人一样摔跤。常在春秋季表演,每场表演大致半个小时,由五到八人完成。游戏历间调上自气史悠久,流传度低,常表演于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举行麦西热甫或节日、婚事时。灵活性强、娱乐性强,在表演技巧上有独到之处,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木偶有着重要的价值。

  • 中文名称 葫芦人绊跤
  • 别名 喀巴克奥依纳西
  • 性质 游戏表演
  • 特征 古朴
  • 民族族群 维吾尔族

简介

  维吾尔来自族喀什地区疏勒县游戏,名为"葫芦的游戏",当地人称为"且里西(维吾尔语:摔跤)",据当地人描述,这种游戏只有在疏勒县亚甫泉镇个别村里才有,很少表演,只有村里人过节或是办喜事才会出现,所以见过的人很少,县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偶然发现了"葫芦人绊跤"游戏。亚甫泉镇离控举专疏勒县有60多公里,"葫芦人绊跤"表演在镇政府的大院里进行。换具娘用福传专当地群众对游戏兴致频评蛋民特血功受绝血目较高

游戏流程

  在院子的一侧地上摆五六个道具,有一块长40厘米,宽12厘米,厚4厘米的木板,木板上有两根长36厘米,直径6厘米的木棍镶嵌在木板的两侧,中间的距离约10厘米。

  然后将两个葫芦的把子插年序在木棍上,葫芦头的直径约有32厘米,和真人的头大小差事德笔鸡概劳量远边起不多,葫芦头上画上脸谱就成了一个"葫芦人",头上还戴了一顶"吐玛克(360百科皮帽子)"。

  在离葫芦头下方20厘米的地方,分别横着固定两块10厘米核缺赶沉色宽的木板,长约50厘米,上面缠上厚厚的布相当人的肩。

  然后给葫芦人穿上"袷袢(长大衣)",选用的是维吾尔族群众喜欢的长条图案布做成,袷袢和真人穿的袷袢长度一样,腰间还系上了红色的腰带。

  每件袷袢的袖子都用别针别在对方袷袢的腰上,就像两个人婷由光矿抱在一起。

  表演者趴在地上,两只手各套上了一只球鞋撑在地面上,事先安装好的道具用绳子十这味克增材滑阶刻绑在表演者的背上。

  表演者两只手上套着的那双鞋,相当于葫芦人的两只脚,而表演者自己的脚则是另给持常一个葫芦人的脚。这样看起来就像两个人抱在一起,非常形象逼真。

  这种木偶表演不是用线牵的,而是靠人趴在地上做各种动作完成的。

  抱在一起的两个葫芦人互不相让,你往右绊,我往左绊,你跳起来想压我化月,我比你跳得还高,难分高低

  突然,一对葫芦人终于失去重心摔倒,同时还发出"哎送投哟"的声音,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为胜利者喝彩阶额拿材铁农持席包

  而另外的几对葫芦人还在紧张地"拼搏",观众不时为他们喝彩加油。精彩的表演大约持续了五六分钟,葫芦人不动了,表演者也站起来了

  表演非常累人,身上背着五六公斤重的道具在地上爬来爬去,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姿势,既要生动又要逼真,既要有技巧又要耗体力,真的有些难度。

表演实施过程

  表演往往进行五六分钟就要休息一会儿再表演,每场表演大约半小时。

  春季和秋季是表演的主要季节,夏季南疆气候炎热,冬季又太寒冷,都不适合进行表演。每一次表演的人数不固定,可多可少,一般在5-8人。表演的条件不高,只来自要是平坦的地面就可以表演,也可上舞台表演360百科

  表演者被长长的袷拿穿错经沉南袢套在里面,看不清楚他们的动作。

  表演者趴在地上,两只手着地,臀部翘起来开始在地上移动,套做时而朝前,时而朝后,时而原地不动,时而真城指异结但了显跳起来,然后又左右晃动。

  表演者用右手或是左手,绊住自己的右腿或是左腿,来回坚持了数次,最后摔倒了。

  表演时,表演者还要不时发出用力喊声,这样看起来就像是两个真人在较量,非常逼工负粒问析京真。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解红固领来不容易。

传承价值

  疏勒县维吾尔族"葫芦人绊跤"游戏历史悠久,在新疆其他地区很少见,实属珍贵。没有文字记载。

  据疏勒县亚甫泉镇11村65岁的小实温动极短花三使速维吾尔族老人马苏尔回忆说,相志画见复在他6岁时就看到过这种表演。

  帽子是直接缝负逐直吸在袷袢的肩上,没有团表增宁钟左反葫芦脸谱。后来才用葫芦做人头,画上脸谱、穿上了袷袢,这样表演起来更加生动,颇受群众的欢迎。

  原来维吾尔语把这种派与飞表演叫"且里西(摔跤)",后来叫"喀巴克奥依纳西(葫芦的游戏)"。

  在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举行麦西热甫或是遇到节日、婚事时,葫芦人绊室息跤是必有的节目,表演时还有纳格拉鼓、热瓦甫、笛子等乐器伴奏,生动有趣,深受群众的喜爱。

  这种表演不受场地的做绍道宪胞沿材定限制,也不受人数的限制,有无乐器伴奏都可以演出,灵活性强、娱乐性强,在表演技巧上有独到之处,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木偶有着重要是广的价值。

  县上已将这个游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名录,还准备向上级申报进行传承和保护。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细雨朦胧
下一篇:便携式古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