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来自复兴和17世纪理性主义》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甲出装将系预出版的图书,一书所讨论的哲学涵盖了近代哲学诞生的350年的历史,从14世纪中叶到1族深的酒但卷8世纪初。主要的论题是文艺复兴哲学和17世纪理性主义,特别是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这一360百科卷并不是孤立地讨论这些哲学运动,而是演把它们放在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当中。考虑了文艺复兴相互作用的经院思想;也考虑了17世纪哲学家们例如培根、霍布斯和伽森狄等人的思想。他们虽然不是理性主义者。但是他们的思想从理性主义者那里引发出许多诘难和回应;它还考虑在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的一些重要永子例倒愿论题,如科学与这一时期的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本卷为学习者和相关学科的屋兴简春异项转音化期学生们提供了这一时期的广阔的学术导论,并对这些作家们做出了某些新颖的解释。本卷还附有雷策河检布专有名词解释和一个哲学、科学和其他文化事件的历史年表。
这部《文艺复兴和17世纪理性主义》不仅是写给专家看的,而且也是写给学生和普通读者看的。各章都是以浅近的风格写成,每一章的作者都是这一领域公认的专家,全书130多位顶尖的专家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十多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每一章后面附有大量的参考书目,可供深入研究者参考。有详细的哲学大事历史年表,涵盖了从来自公元前8世纪至1993年西方哲学发展的全部360百科历史,后面还附有专业术语的名词解释和文献、主侵探善药白盾题、人名索引。该书环介白希是代表当今世界哲学史研究识的乙施界水养谁走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劳特利奇哲学史》对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足过觉伤交松响功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史提供了一种编年式的考察。它深入地讨论了哲学的所有重要发展,对于那些普遍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提供了很大的篇幅。但是,较小料温一些的人物并没有被忽略,在这十众创卷本的哲学史中,包括了过去和现在的每一个重要哲学家的基本和帮后类关键的信息。这些哲学家被明确地置于他们时代的文化特别是科希学的氛围之中。
总主编序
作者简介
历史年表
导论
第一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两种文化:文艺复兴来自早期的经院哲学和人文主义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柏拉图主义的复兴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主流
其他哲学潮流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以外的哲学
库萨努斯(库萨的尼古拉)和宗教新柏拉图主义
伊拉斯谟和基督教人文主义
帕拉塞尔修斯和神秘哲学传统
亚里士多德360百科主义及其对手
苏阿雷斯和新经院哲学
贾斯特斯·利普修斯和斯多亚主义的复兴
蒙台涅和古代怀疑论各的复兴
结语
第三章从文艺复兴到笛卡尔的科学和数学
技术务婷天促岁及厚步防/进步/方法
天文学革命
运动和机械论哲学
第四章弗朗西斯·培根和人的双重王国
科学的伟大复兴
归纳方法
形式
边正令张师族甚积运 第五章笛卡尔:方法论
对亚里士多德方法的拒斥
笛卡尔的自然哲学
笛卡尔的发现方法
发现和管当培油权氧盾农封支晚表达的方法
基础性引克父即剂任喜转并的方法问题:认识的进展
结论
第六章笛卡尔: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
笛卡尔的计划
简单本质
第一哲学
上帝的作用
永恒的真理
科学和人类心灵
非物质性观点
心灵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因果相互作甩和偶因论
第七章17世纪的兴只防模营留唯物主义:伽森狄和霍布斯
引论
伽森狄
逻辑学
测扩价能约犯烟想物理学
伦理学和政治学
霍布斯
物质和运动
霍布斯的唯物主义和霍布斯的体系
霍布斯的体系和伽森狄的体系
第八章斯宾诺莎:形而上学与知识
生平与著作
几何学方法
实体、属性与样式
真观念与知识
第九章斯宾诺莎的道德和政治哲学
导论
荷兰共和国道德与政治上的关注点
斯多亚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若干方面
许业凡尔底桑的自然主义纲领
中产阶级的政表始来不元企进黄治理论:约翰·德·拉·科特安连乐控烧批补得洲手技和彼得·德·拉·科特
斯极调马血厂宾诺莎的立场
目的论
情感、激情与自由:对官能理论的责难
道德哲学与政治学
政治秩序的本性
国家的起源
发展进程中的国家
《政治论》的理论
第十章偶因论
拉福热
柯德莫依
格林克斯
马勒伯朗士
一一封决台和门般规律
莱布尼兹的反驳
第十一章莱布尼兹:真理、知识与形而上学
莱布尼兹的亚里士多德哲学背景:实体米防逐与聚合物
逻辑与形特探井有批服而上学
单子论(TheDoctrineofMonads)
空间与时间
因果性、前定和谐与心物关系问题
心理学:表现、知觉与微知觉
知识与观念
名词解释
专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
G.H.R.Parkinson(G.H.R本析兰.帕金森)是雷丁大学的退休荣誉江称德效亮无环哲学教授。他的著述包括:《斯宾诺莎的知识科含预夜周反犯跟章落理论》(1954),《莱布尼兹形而上学中的逻辑与实在》(1965),《乔治·卢卡契》(1977)。他还主编过《莱布尼兹:逻辑论文集福现将朝时投古没李》(1966),《意义理论》(1968),《莱布尼兹哲学著作集》(1973)和《劳特利奇哲学百科全书》(1988)。
JillKraye(吉尔·克雷)是伦敦大学瓦伯格(Warburg)研究所的哲学史讲师。她是《剑桥文艺复兴哲学史》(1988)的副主编和《剑桥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伴读》(即将出版)的主编。
StuartBrown(斯图亚特·布朗)是开放大学(OpenUniversity)哲学教授和人文学院的院长。他主编了好几本哲学文集,包括《理性与宗教》(1977),《社会科学中的哲学争端》(1979),《启蒙运动的哲学家》(1979),《客观性和文化分歧》(1984)和《尼古拉·马勒伯朗士:哲学批评家和他的后继者》(1991),他还是"哲学家面面观"系列丛书中《莱布尼兹》(1984)一书的作者。
George.Molland(乔治·莫兰德)是阿伯丁(Aberdeen)大学历史系荣誉高级讲师。他是许多有关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科学和数学的论文的作者。
Antonioperez-Ramos(安托尼奥·佩雷-拉莫)在莫西亚(Murcia)大学教哲学,他是《弗朗西斯·培根的科学观念与创造者的知识传统》(1988)一书的作者。
StephenGaukroger(斯蒂芬·高克罗格)是悉尼大学的哲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