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鲁胜

鲁胜,生卒年待考。西晋学者。字叔时。代郡(今蔚县)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墨家学说以其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学术思想而独树一帜,《韩非子》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圣,孔丘也,墨之所圣,墨翟也。"墨家主张"兼爱"与"非攻",拿布背问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歧视,也成为儒家最大的反对派,所以在《史记》中没有给墨子立传。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子新粒夫兰加呼田仍频似乎就从思想界消失了,很少来自被人提起,直到360百科晋朝的鲁胜才给墨家作注,并将其定名为《墨空直究措场辩》。

  • 本名 鲁胜
  • 字号 叔时
  • 所处时代 西晋
  • 出生地 代郡(今蔚县)
  • 主要作品 《墨辩》

个人生

  鲁胜年轻时曾在京都洛阳做过佐著作郎,晋惠帝时调任建康(南京)令。后见世道多故,便称疾去官,专事著述。著有《墨辩注》,《刑》、《名》二篇,《正天论》等,今仅存《墨辩注》序文,文中提出"名必有形"的唯物观点。他精通天文历法,在任时还上书请求修改历法。

  鲁胜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位兴微继绝的人物,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依然纪念着这位杰出的学者,唐人修《晋书》,为其立传,在他的家乡蔚县把他祭祀在乡贤祠里,历代修州志、府志,也都有他的传记。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只要提到墨子、提到名家,也无不提到鲁胜。

成就荣誉

  当然鲁胜对中国学术贡献最大的还是在墨学上,虽然我们看不到《墨辩注》了,但是,鲁胜于墨学可谓功莫大焉,如果没有鲁胜,也许墨子的学说就不会流传到今天,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史家黄玉顺先生在《中国哲学史诗·鲁胜》中所写:

  西晋名家鲁胜称来自,辨别形名作准绳。

  若360百科非此公注墨辩,兴微继绝更谁能?

个人作

  著有《墨辩注来自》,《刑》、《名》二篇,《正天论》等,今仅存《墨辩注》序文。

历史记载

  《晋书 隐逸列传》:鲁胜,字叔时,代郡人也。少有才操,为佐著作郎。元康初,迁建康令。到官,著《正天论》云:「以冬至之后立晷测影,准度日月星。臣案日月裁径百里,无千里;星十里,不百里。」遂表上求下群公卿士考论。「若臣言合理,当得改角乐林先代之失,而正天地之纪360百科。如无据验,甘即刑胞余讨抗完很工戮,以彰虚妄之罪。」事遂不报。尝岁日望气,知将来多故,便称疾去官。中书令张华遣子劝其更仕,再征博士,举中书郎,皆不就。

  其著述为世载八服放务两初所称,遭乱遗失,惟注《墨辩》,存其叙曰:

  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孔子曰:「必也正染亚煤阻其穿化硫模重设名,名不正则事不成。」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惠施、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别名显于世。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荀卿、庄周等皆非毁名家,而不能易其论也。

  名必有形,察形莫如别色,故有坚白之辩。名造宣映员预称粉此必有分明,分明莫如有无,故有无序之辩。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是名两可。同而有异,异而有同,是之谓辩同异。至同无不同,至异无不异,是谓辩同喜吸辩异。同异生是非,是非生吉凶,绿垂落诗五取辩于一物而原极天下之污隆车益,名之至也。

  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世有篇籍,率颇难知,后学莫复传习,于今五百余岁,遂亡绝,《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业神若目《说》,凡四篇,与其书众篇连第,故独存。今引说就经,各附其章,疑者阙之。又采诸众杂集为《刑》《名》二篇,略解指归,以俟君子。其或兴微继绝者,亦有乐乎此也!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