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最后的诉讼

落杀架误最后的诉讼》是2013年4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法律作品试啊气原布影告

  • ISBN 9787511847270
  • 页数 200
  • 定价 38.00元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4

出版信息

  最后的诉讼

  拼音题名

  zui hou de su song

 刘绿承者一众尔啊查德 其它题名

  民商事再审实来自务与技巧

  并列题名

  ISBN

  978-7-5118-4727-0

  责任者

  向阳,张群力著

  出版者

  法律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出版时间

  2013

  中图分类360百科

  D925.118.4

内容介绍

  《最后的诉讼》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要地介绍了民商事再审制度;第二章,分析民商事再审案件的切入点即再审事由,重点结合司法实践,分析和论述三种主要的再审事由;第三章,介绍再审案件的申请与受理及相应的实务技巧席留就九千求括宜钢,包括申请再审法律文书的写作与技巧;第四章,介绍再审审查及实务技巧;第五章,介绍再审案件中的团队合作和综合技巧。

  第一章 民商事再审制度概述

  第一节 民商事再审程序的概念

  一、 民商事再审程序的含义

  二、 民商事再审程序的特点

  三、 民商事再审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民商日官益部过事再审制度的演变

  一、 1982年《民事诉讼法吧列右器垂评浓危异(试行)》的再审规定

  二、 1991年《民事诉械兰饭额就宗普讼法》的再审规定及不足

 电行果积季蛋易农先 三、 2007年《民事诉讼法》对再审制度的改革

  四、 配套司法解释对再审制来自度的完善

  五、 再审制度改革对360百科诉讼制度、人民法院和律师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2012年《民事诉讼法》对再言娘初迅审制度的修正

  一、 修改条家盐纪文对比

  二、 修改内容分析

  第四节 申请再审与申诉的联系和区别

  一、 二者的共同溶书理点及联系

  二、 李件单外试觉组写白许随二者性质不同、法律依据不同、提起再审的标准不同

  三、 二者受理的条件不同,适用的程序也不同

  第五节 再审诉讼阶段的划分

  第二章 再审案件的切入点--再审事由

  第一节 再审事由概述

  奏起一、 再审事由的概念

  二、 再审事由的法律依据

  三、 再审事由的分类

  四、 再审事由的意义

  第二节 再审事由之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一、 本项再审事罗成由的法律规定

  二、 再审新证据认定标准的演变

  三、 再审新证据的要件分

  四、 本项再审事由的几个具体问题

  第三节 再审事由之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

  一、 本项再审事由概

  二、 本项再审事由的法律规定

  三、 案件事实的分类

  四、 基本事实的主要内容

  五、 缺乏证据证明与证明标准

  六、 缺乏证据证明与举证责任的分配

  七、 缺乏证据证明与举证责任厚短需降里务己府挥族的转移

  八、 缺乏证据受丰愿甲证明与经验规则

  第四节 再目太审事由之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一、 本项再审事由概述

  二、 本项再审事由的法律叶觉的世载则必诗预规定

  三、 "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中"的"法律"

  四、 确定民事责任明显违背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规定的情形

  五、 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其他情形

  六、 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与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区分

  第五节 其他实体性再审事由

  一、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二、 对审查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

  三、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

  四、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算耐宁初行请侵

  第六节 其他程序性再审事由

  一、 原判决、审困并向象与面宁超高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

  二、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

  三、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解积信祖块增还曲因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

  四、 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

  五、 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

  六、 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

  七、 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八、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协议违反自愿原则

  第三章 再审案件的重要阶段--申请与受理

  第一节 申请再审的主体

  一、 当事人

  二、 当事人权利的继受人

  三、 案外人

  第二节 申请再审的对象

  一、 申请再审的对象范围

  二、 不能申请再审的判决书

  三、 可以申请再审的裁定书

  四、 几种特殊的申请再审对象分析

  第三节 申请再审的期限

  一、 申请再审期限法律规定的变化

  二、 申请再审期限是不变期间

  三、 申请再审期限的起算日期

  第四节 受理申请再审的法院

  一、 受理法院法律规定的变化

  二、 受理法院的内部分工

  第五节 再审申请书及写作技巧

  一、 再审申请书的重要性

  二、 再审申请书的格式要求

  三、 再审申请书的写作技巧

  四、 再审申请书样本一

  五、 再审申请书样本二

  第六节 申请再审的其他材料

  一、 主体资格证明

  二、 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相关材料

  三、 原审法律文书

  四、 电子版文件

  五、 证据材料

  六、 可酌情提交的其他辅助材料

  第七节 申请再审的受理

  一、 递交申请再审材料的二种方式

  二、 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形式审查

  三、 案件受理通知书、再审申请书副本的送达

  四、 被申请人和原审其他当事人的书面意见

  五、 再审立案阶段和再审审理阶段的案号

  第四章 再审案件的核心--再审审查

  第一节 再审审查概述

  一、 再审审查的概念及原则

  二、 再审审查的组织

  三、 再审审查的范围

  四、 再审审查的期限

  第二节 再审审查的方式

  一、 迳行裁定

  二、 调卷审查

  三、 询问审查及技巧

  四、 听证审查及技巧

  第三节 申请再审代理词

  一、 申请再审代理词的基本要求

  二、 申请再审代理词样本

  第四节 再审审查的结果

  一、 再审审查结果概述

  二、 裁定驳回再审申请

  三、 裁定再审

  四、 准许撤回再审申请等其他审查结果

  五、 再审审查过程中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处理

  第五章 团队的力量--律师事务所再审案件流程及综合技巧

  第一节 民事再审案件中团队的合作与法势术的统一

  第二节 律师事务所再审案件的流程化管理

  一、 案件代理流程图

  二、 案件代理流程管理

  第三节 再审案件的论证

  一、 案件论证的意义

  二、 案件论证的方式及人员

  三、 案件论证的程序

  四、 案件论证会案情介绍ppt样本

  五、 专家论证意见书样本

  附录

  民商事再审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条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选)(1992年7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008年11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2009年4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全国民事再审审查工作会议纪要》(2011年4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日)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