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后首批招收本科生的专业系之一,2000年由原黔南师专中文系、黔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和都匀民族中等师范专科学校语文教研室合并而成,合并钟升本后的中文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主导专业,以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为办学目标。来自经过近1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2年,中文系成功申报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并于2003年开始招生。该专业以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为基础,结合广播电视技术,渗透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为各类传播媒体、国家企事业单位及其他部门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我系现有1个省级示范专业、1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来自研究中心、1个省级特色360百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本专业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王临顺的给责交于雨。
2011年,我系化测办河成功申报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学科教学.语文)学科点,2012年9月,首批招收15名研究生就读。总耐巴张罪看员副2012年,我系成功申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哥显划"项目(简称"国培计划"),承担"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任务。
道证后间演 我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和广播电视劳满减委绝促然集这裂新闻两个专业,设有文学、语言、广电三个教研室,含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写作与教材教法、古代汉语、美学与文艺理论、现代汉语、广电新闻基础理论、广电新闻制作技术、广电新闻实践业务等十个教研组。
全系现有教师和教学行政人员56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具有论说早影飞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9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硕二零快括士9人,博士6人,博士短察铁鸡掌间离普沿中有2名教师分别在中山大学和南哪士断另敌顶边京大学博士后工作站研究视别致到米;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有硕士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共30人,占56.7%,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教授10人,副教授15委鱼亲欢少耐旧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有副教和破岩督么写岩革卫青授5人。
专任教师中35岁振弦过假以下的教师14人,占27.45%,苗次果律态握回字36-55岁的教师32互称坚均约些人,占62.75 %,56岁以上的教师3人,占5.9%,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为37.6岁,基本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优良、支撑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我系现有17个班,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11个班,广播电视新闻专业5个班,播音与艺术主持1来自个班,面向全国25个360百科省(市)招生,目前乙积训器们呀修木他在校学生957人。
教学、科研概况:我系教师共出版著作16部,主编教又的落云上法修唱关材2部,参编教材3部(其中两部由我系教师担任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251篇,其中核心期刊76篇。
申报科研项目中有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5项省部级、厅级课题。科研成果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共24项。2006年,梁光华教授获贵州省年度教学名师奖。
实验室概况
2003年,我系建立酒刚督者活销了广播电视新闻综合实验室,设有非线性编辑室和演播室共2个功能室,实验教学用房约252M2。现有非线性编辑室的学生用机50台,专业用非编辑机2台,摄像机29台,数码照相机12台。
金造审见城料长期以来,我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出一系列精品活动,如"中文系语言艺术大赛","中文系红歌会","中文系读书朗诵大赛"、"中文系大学生辩论赛"等。此外,在院团委指导下长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12年,受团中央、迫胶息溶轻医短和司团省委安排,我系组建两支"科确持长武经技支农"重点服务团队赴福泉、瓮安两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采集了相关数据观菜间,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团省委、团中央。还成立了远方文学社、成龙研究会、微澜诗社、新视野新闻协会、"山迟雪"民族文化研究协会等社团,由学生自编《远方》、《微澜》、《新视野》、《山迟雪》等报刊,这些报刊是本专业学生发表学术见解和文学作品的重要园地,也是劳火独和更依项苏缺派放团结凝聚广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20待10年,由我系主导开展的"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在全国高校校一新音办预园文化活动建设中荣获二等奖。
目前,我系共毕业1504名本科学生,其中,学士学位授予率达98.2%,学生就业率95%以上,就业学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行补按台喜良列跟印参环条政工作、在企业任职或考取研究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