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国埃及之旅是对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的探究过程
埃及历史悠久,公元前3200年就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埃及曾多次遭受外来入侵,先后被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所征服。19世纪末,埃及被英军占领,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要滑刻属她害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法鲁克王朝,掌握了国家政权,结束了外国人统治埃及的历史。1953年6月18日,埃及共和国宣布成立,1971年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地跨亚、非 洲。苏伊士运河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全境96%为沙漠。
最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来自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无甚大山,沙漠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360百科6%。
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是"埃及的母亲"。它是非洲第一长河,叫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全长6670余千米。它由发源于乌干达的白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之后流入埃及。从南到北纵贯埃第础志露技如犯及东部,在埃及境内一革轮刻大解按坚右着段长达1530千米,确是具有舟楫、灌溉之利的重要的水利资源。世界四概扩项纪笑银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其划础铁饭到源香独光辉灿烂的古文化。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把埃及分为4个地区--尼罗河流域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奈半岛地区。开罗以南是宽管全顶装独县约3~16千米的尼罗河绿色长廊,一般称为上埃及。开父久胡破耐解云搞妒罗以北称为下埃及。亚历山大和塞得港之间是尼罗河三角洲的冲积平原,面积约2万~4万平方千米。过去,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冲积物。这里是埃及古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地区,埃及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此,也是世界安为沉既封乱未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尼罗河以西的西部沙漠又叫利比亚沙漠段立花功误说房。它是世界最大的沙漠--谈美云利易呼如车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约占埃及面积的2/3。它的南部海拔35据煤司从划台外0~500米,大吉勒夫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中部和北部多洼地,以盖塔拉洼地面积最大。有地下水的洼地形成绿洲。
尼罗河以东的东部沙漠,亦会审源钟四错称阿拉伯沙漠。它直逼红海之滨,地势由东向西倾斜,红海沿岸多山,海拔1500米左右。
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面积约6.4万平方千米,占埃及翻艺斯限直践面积的6.38%。地中海沿岸多沙丘,北部低地是蒂赫沙漠,多间歇性河流他搞独建束正和干涸的河床。东部为高原,圣卡特琳山海拔2637米,是埃及的最高山峰,相传是摩西受"十诫"的地方系响称握。
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埃及为世界之一。早在公元前3100年,由南方的美尼斯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建立第一个王朝。这时埃及文化已趋于成熟,开始使用象形文字,开创法老专制政治。历代王朝陆续建造了一批称为世界奇迹的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和大量雕像。公元前七到前一世纪曾先后被亚述、波斯和罗马帝国征服。公元四到七世纪被并入拜占庭帝国。640年阿拉来自伯人侵入埃及,埃及先360百科后沦为倭马亚和阿已才且沙并草则神儿识拔斯王朝的一个省
。后阿拉伯人虽多次更朝换代,但埃及的被统治地位依旧,且接受了伊斯兰教。1517年土耳其人入侵,又沦为奥斯曼帝国
1952年以纳赛尔皇核温亲天倒念顶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政权。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M.纳吉布出任第一任总统兼总理。1954年11月纳赛尔取代纳吉布任总统。1956年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挫败英、法、以联合军事干预。1958年埃及与叙利亚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喜搞村1961年叙利亚发生政变,阿联解体。1970年纳赛尔病逝,萨达特继任总统。1971年9月1日埃及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遇刺身死,穆巴拉克当选总统。穆巴拉克对原来的政策逐步调整,强调国内安定,适当开放民主,与反投天东急但传烈显对党对话,同时加强社绝住沿钟民值混府径植立会治安,镇压制造恐怖活动的极端主义分子;重视发展,实行开放性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坚持国营和私营企业并举,注意改善人民生活。在外交方面重点改善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1990年1买盾毛西呢味水住温地0月12日,议长马哈古卜遇刺身亡,穆巴拉克当日宣布解散议会,并于11月举行议会选举,民族民谈显力频演主党获胜,继续执己低候似子宜局局责政。1991年政府提出"把苏殖怎步模国内稳定放在首位",有限度开放民主,缓和与反对党的关系,坚决打击制造恐怖活动、暴件教儿义力事件、暗杀等罪行;经济民改革采取稳妥措施是介丰,注意照顾社会承受远才饭另配相再力。
埃及是举世知排降直杂接杨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世界名胜古迹般博物馆"之称。在尼罗河创课谷、地中海畔以及西部沙漠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埃及古代文明的遗迹。那神秘莫测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司芬克斯之谜,那天外飞仙般的巨大壁画和扑朔迷离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位于开罗近郊吉萨高地上的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三座金字塔距今约有4500年历史,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700多公里处的尼罗河畔,是埃及文化古迹集中的旅游胜地。埃及历史名城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享有"地中海明珠"的美誉。
金字塔:在尼罗河谷、地中海畔、西部沙漠发现的一大批金字塔、庙宇和古墓都是埃及古代文明的遗迹。埃及已先后发现了80多座金字塔,迄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吉萨省的3座宏伟金字塔和一座狮身人面像约有4700年的历史。规模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10万人花了约20年时间一块一块地垒成。狮身人面像高达20多米,长约50多米,是在一块大岩石上雕成的。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埃及人民辛勤劳动和卓越智慧的丰碑。苏伊士运河:全长160多公里的苏伊士运河,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水道。这条历时10年才完全凿通的水道对于国际航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它于1869年开通后大大缩短了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上航程。苏伊士运河1995年为埃及获取了约19·5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1971年9月11日经公民投票通过的永久宪法,规定埃及是"以劳动人民力量联盟为基础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经济上"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三种形式并存;总统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统由人民议会提名,公民投票选出。1980年5月22日经公民投票修改宪法,规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党制基础上";"总统可多次连选连任",并增加了"建立协商会议"的条款。人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议员由普选产生;议长、副议长每年选举1次。主要职能是:提名总统候选人;主持制订和修改宪法;决定国家总政策;批准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决算;对政府进行监督。埃及自1952年革命后,曾宣布解散一切政党。1976年萨达特宣布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6个:①埃及民族民主党,执政党。1978年7月成立。②埃及新华夫脱党,主要反对党。1978年2月成立。③埃及社会主义工党。1978年12月成立。④埃及自由社会主义者工党。1976年1月成立,其前身是自由社会主义者论坛。⑤埃及民族进步统一集团党。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民族进步论坛,1976年11月改用现名。⑥乌玛党。1983年7月成立。
三分之一以上的职业人口从事农业。耕地面积仅占国土的4.5%,绝大部分为灌溉地。耕作集约,年可二熟或三熟,是非洲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主产长绒棉和稻米,产量均居非洲首位,玉米、小麦居非洲前列,还产甘蔗、花生等。非洲重要的
石油和磷灰石开采国。炼油工业发达,其他重要工业部门有食品、纺织、化工、钢铁、机械等。尼罗河和沿海盛产鱼类。主要出口原油、油品、棉花等,其中原油独占出口总值的一半左右。主要进口农畜产品、机器设备、车辆、化工产品等。苏伊士运河是最重要的国际通航运河。
1952年纳赛尔推翻法鲁克王朝后,对原有较大的工商业、银行、保险业、运输业和进出口贸易实行国有化。1974年萨达特总统宣布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积极争取外援,大力引进外资,开发自由区和经济特区,发展私营企业,促进国营企业。1974~1982年,经济年增长率达8%。穆巴拉克执政后,继续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财政、经济和管理改革,实行"生产性开放政策"。在发展国营企业的同时,继续放宽对私营企业的限制。强调增产节约、提高效率、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以自力更生精神克服经济困难,经济有所发展。1991年,由于埃及在海湾战争中持反对伊拉克侵吞科威特的立场,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赞赏,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向埃及提供贷款和紧急援助。另外,美国免去埃及所欠军债,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也取消了埃及所欠债务。同年5月,巴黎俱乐部债权国免除埃及约110亿美元的债务。埃及经济困难得到了缓解。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832亿美元。1998年汇率:3.39埃镑兑1美元。
埃及资源丰富,初步探明储量:石油60亿桶,天然气3284亿立方米,磷酸盐约12亿吨,铁矿1.82亿吨;此外还有锰、煤、金、锌、铬、银、钼、铜、滑石等。埃及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石油、铜、铁、电力、化肥、水泥、机械等重工业有较大发展,石油工业发展尤为迅速。
农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2%。1998年全国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3.5%。政府极为重视农业发展和扩大耕地面积。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甘蔗、亚麻、花生、水果、等。
埃及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宏伟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极为优越的条件。主要旅游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爱资哈尔清真寺、古城堡、希腊罗马博物馆、卡特巴城堡、蒙塔扎宫、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王陵之谷、阿斯旺水坝等。旅游收入是埃及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埃及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海陆空运输能力增长较快。铁路全长7000千米。开罗第一条地铁全长42.5千米,第一期工程已于1987年9月竣工通车。公路全长4.8万千米。有海港7个,年吞吐量3050万吨,主港口有亚历山大、塞得港、苏伊士等。有国际机场5个,开罗机场是连结亚、非、欧的重要国际航空港。财政来源除税收外,主要靠石油、侨汇、运河和旅游四大项收入。
埃及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它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法、德、意、英、日等国。埃及还较多地接受外国援助。美国是埃及的主要援助国。向埃及提供援助和贷款的国家和组织还有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0年海湾战争后,西方和海湾国家减免了埃及的债务共255亿美元。此外,埃及还从海湾国家、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加拿大以及韩国获得了10亿多美元赠款或紧急援助。在人民生活方面,埃及政府长期实行家庭补贴制度。另外还对大米、面粉、食油、糖和能源等实行物价补贴。
埃及实行普及义务小学教育制度。全国有综合性大学13所,包括
埃及现有日报7家,期刊70多种,主要为阿拉伯文,有少数为法文和英文。报纸有《金字塔报》、《共和国报》、《晚报》、《消息报》,均为阿拉伯文;较有影响的法文报有《埃及前进报》、《埃及日报》。期刊均为阿拉伯文,有《金字塔经济学家》、《最后一点钟》周刊、《图画》周刊、《鲁兹·尤素福》周刊。中东通讯社为国家所办的惟一通讯社,1956年成立,在伦敦、巴黎、华盛顿、纽约、波恩等地驻有10多名记者。国家广播电台用30多种语言向国内外广播,每天播出约170小时,另有中东广播电台和亚历山大广播电台。埃及电视台为国营,建于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