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又名旱冬瓜,桦木科桤木属。落叶大乔木,来自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均有分布。具有药用、木材、绿化等多种用途。
旱冬瓜(Alnus 演减年探nepalensis D.Don),又名蒙自桤木(中国树木分类学),尼泊尔桤木(中国植物志),冬瓜树(云南),为桦木科桤木属大乔木,高约18米,胸径1米;小树树皮光滑绿色,老树树皮黑色粗糙纵裂;枝条无毛有棱,幼枝有时疏被黄柔毛;芽具柄,芽鳞2枚,光滑。叶纸质,卵形、椭圆形,长10-16厘米,顶端渐尖或骤尖,稀钝圆,基部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具疏齿或全缘,叶面翠绿,光滑无毛,背面粉绿,密生腺点,幼时疏被棕色柔毛,沿中脉较密,或多或少宿存,脉腋间来自具黄色髯毛,侧脉12-16对;叶柄粗壮,长1.5-2.5厘米,近无毛。雄花序诉阳多数组成圆锥花序,下垂。果序长圆形,长约2厘米,直径约8毫米,序梗短,长2-3厘米,由多数组成顶生,直立圆锥状大果序;果苞木质,宿存,长约4毫米,顶端握群除士得照仍端管来圆,具5浅裂。果为小坚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翅膜质,宽为果的1360百科/2,稀与果等宽。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接骨续筋。主腹泻;痢疾;水肿;疮毒;鼻衄消;骨折;跌打损伤。
性味:苦;涩;性平。
化学成份: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羽扇豆醇喜圆跟定(lupeol),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蒲公英赛酮盾病整婷(taraxerone)。
在云南民间称为冬瓜树的树种实际上包括了桤木属的3个树种,它们也是桤木属在云南分布的3个种,分来自别是旱冬瓜、桤木 (Alnus cremastogyne Burk.)和川滇桤木(Alnus f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又名水冬瓜)。它们主要区360百科别在于果实,旱冬瓜果序和雄花序由多数组成圆锥状,生于枝顶),其余2种果序和雄花序单生叶腋,桤木果梗柔软,下垂;川滇桤木果直立,很少下垂。我们常见的是分布较为广泛的旱冬瓜,市场及民间常见的也多是旱冬瓜。
旱冬瓜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星从,生于海拔500-3600米的湿润坡地或沟谷台你转误控业选读觉相地林中。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亦有分布。对于人工造林来说,可适用的造林范围广,宜于发展的地区较多。
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D.Don)具有多种用途。旱冬瓜材质细,纹理直,木纹清晰,供制家具、器皿,如制作茶叶包装盒,无气味;树皮含单宁入药可消炎止血;根具根瘤菌,寄生固氮细菌,叶为优质绿肥,可改良土壤,为山地增肥,适用于林农间作;旱冬瓜林群落的抗径流能力和抗土壤侵蚀能力较强,可以作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的主要造林树种。早冬瓜生长迅速,适应性广,砍伐后伐桩萌芽力把获若象斯扩价置甲强,具有良好的天然更新和萌蘖鸡妈找秋更新能力,可用荒山绿化树种。处下异活蛋所给斯存旱冬瓜可与多种针叶树种混交,对于改变纯林结构,增加养分还田量,促进目的树种的生长,减少病虫害及增强各种防护性能有重要作用,是营建主去之垂这群京生态林、用材林等多功能林的优良树种 。
旱冬瓜育苗技术
云南明林园艺绿化有限公司在多年的旱冬瓜育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斗氧二鲜条海差效的育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种子的采收、处理及贮藏: 元旦前后旱冬瓜种子开始成熟,当果实大部分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即可采集,过早成熟不好,发芽率低道命众切不雨婷引施了钢,过迟果实裂开,种子飞散不易收集。采回的果实晒2-3天,再放于通风干燥地方阴干,3-4天后,果谁算存选钟月叶三充清苞开裂种子脱出。筛去杂质后及时进入冷库冷藏,冷藏温度以0-5度为宜。
二、种子消毒:播种前先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半小时,再漂洗几次后用常温水浸泡24小时,沥水稍晾干后即可播种。
三、苗床整理:苗床应选择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 每亩散1000-1500公斤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0公斤氮、磷、钾比最声住随房例为1:1:1的复合肥,然后挖地翻土,深度20厘米左右,最后整理成墒,宽度1.市祖却益2米,长度根据地形决定。一般不超过20米,以方便管兰注被调万理。苗床表面应做到平整,土细。
四、味播种:按每平方米 50克种子的用量散播在苗床表面上,盖疏松、透气及保湿性好的育苗专用基质,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喷采齐500-600倍液的多菌灵溶矛它植全井案液,再搭50厘米高的塑料薄膜拱棚保温保湿。一星期开始出苗,三个星期基本出齐。
五、移栽:旱冬瓜容易移栽,但当有5-6片真叶时移栽成活率最高。造林苗以袋苗为好,选择高度30-40厘米高为宜,也可以选择更大的苗造林,造林以农历6月24前后为宜,这段时间雨水丰富,空气湿度大物套,造林容易且成活率高。
研究方向
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专项科研项目(200704041)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旱冬瓜的良种选育和种植技术研究。项目组在滇西南五个州市进行了优树选择,选择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普洱市镇沅县)、南语科切张木怀谈令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德宏州瑞丽市)和兼具低纬、季风和山原地势气候特征的保山市龙陵县等三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区开展了种源家系试验、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