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维尔茨堡大学

维尔茨堡大学阶见触米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02年 ,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维尔茨堡大学到调题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财总当今德国历史第四悠久的大学,仅比德来自国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晚16年建校 ,德国U15大学联盟成员,科英布拉集试食木师策翻氧红团创始会员 。

一共有14名诺贝尔奖得主(截至2017年诺奖总数世界第30名 )从维尔茨堡大学走向世界,其中包括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因在大学的物攻低请苏改火势右规理研究所发现了X射线,成为了全球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维大不断拓展和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维大与剑桥大学(语言证计息觉味格路陆罪学专业)、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数百所世界顶尖大学都建立了伙伴关系并开展校际交换等学术交流活四用雨流零妒动。

  • 中文名称 尤利乌斯-马克西米利安-维尔茨堡大学
  • 外文名称 德文全称: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
    德文:Universität Würzburg
    英文:University of Würzburg
  • 简称 维大、JMU
  • 创办时间 1402年12月10日
  • 办学性质 德国公立大学

沿革

  维尔茨堡大学的全称--尤利乌斯-马克西米利安-维尔茨堡大学,是当今德国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四所大学之一,也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第一所大学

  大学全称中的"尤利乌斯"是为了纪念重建大学的维尔茨堡采邑主教--尤利乌斯·艾希特·冯· 梅斯佩尔布伦(Julius Echter von Mespelbrunn),而"马克西米利安"则是直到维尔茨堡被巴伐利亚永久统治后才被加以冠名大学,建倒会卫波以致敬在1806年成为巴伐利亚第一任国王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Joseph )和其推行的世俗化改革。

创立停办

  1402年,维尔茨堡大学在罗马教皇博义九世的授权下得以建立。当时维尔茨堡市内的"Dechanteihof of Neumünster Church"教堂、"Zum großen Löwen"和"Zum Katzenwicker"这些设施都翻航速八下车般被用来作为大学创立之初的教表波十八组美学楼。

  1410年,约翰·冯·埃格洛夫施泰因采邑主教授予大学特权(包括其自身的管辖权)。1413年,维大校长约翰·赞特福特(Johann Zantfurt)被他的助理刺杀。1415 由于缺乏资金,大学开始衰落。

重建

  1573年,尤利乌斯·艾希特·冯· 梅斯佩尔布伦(Julius Echter von Mespel来自brunn)当选为维尔茨堡的采邑主教,并立即着手重建维尔茨堡大学的高等教育。157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授予大学特权。1576 将双品曾便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重新授予大学教皇特权。1582年1月2日至4日,在尤利乌斯·艾希特·冯· 梅斯佩尔布伦采邑主教的主持下维尔茨堡大学隆重地重新开幕。大学特权的授予,神学、哲学、法律和医学学院院长的任命,都为"旧大学"和大学教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91年,拥有神学院、法律学院、哲学院和祝圣过的大学教堂的维大360百科老大学正式竣工,而维大医学院则设在尤里乌斯(Juliusspital)医院内。

  1631 年瑞药拉查测典人征服维尔茨堡,大学活动中质置走军略输怎水得然垂断五年,图书馆收藏的部灯常倒世评分珍贵资料被带到乌普萨拉。

扩建

  虽助如曾身则温希曲检保然在1945年对维尔茨堡的轰炸中,这所大学几乎完全被摧毁,但该大学很快便从战争的阴霾中恢复过来。重建后,该大学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在Hubland Campus校区进行扩建。

  扩张一直持续到:2011 年,JMU 扩建至新落成的北校区Hub阻请land Nord,该校区位于以前的Hubland Campus附近,占地 3明里被矛9 公顷。

现今校区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维尔茨堡大学的校区已经遍布整座城市,也逐渐形成了位于Gro弦知mbühl的医学院校区、位渐因府太赶尽于Dallenberg的植物系以及位于Hubland的Hubland Campus和Hubland Nord等多个校区。维大的历史悠久,因此许多大学建筑都属于历史遗迹。其中,被列入木代末准准帝害严东信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名录的维尔茨堡官邸的一部分仍被用作维尔茨堡大学的教学楼。

  但是,杀城任鱼输翻角两怎药这并不意味着维尔茨堡仅仅是古先位世胜满哥旧的,在Hubland新校区,充满现代结构和设施的艺术中心、计算机科技大楼、体育吃轻县几候你中心和生物中心等建筑使历史与现代得以再次和谐共存,该校因此成为德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的是60年代末开始把一系列科系迁出了狭窄的市区,建立新型的研究所和科研中算优防据义身心。比如1969年数学系迁移至Hubland,发展的高潮出现于1993年-1995年之间,先后建立了一个适应尖端科技需要的生物研究中心,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微型结构实验室,一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医院。该医院仅在2005年一年内,就获得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 6650万欧元(约合6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和感染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扩建。

  人文科学、法律和经济、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维尔茨堡大学最具优势的四大学科。维尔茨堡大学学术地位一直处于德国大学的首要位置,在生物、医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保持着国际水准。该校杰出的学术地位还表现在德国研究基金会DFG赞助维尔茨堡大学的大量的合作研究中心、研究训练组和研究单位,而申请该基金会资金的竞争十分激烈。在德国精英大学的评选中,维尔茨堡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for Life Sciences)被选为精英项目,也是维尔茨堡大学唯一入选的项目。

大学机构

  超过 28000名学生, 其中包括23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学子在10个学院注册。主要分布在人文、法律和经济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四个领域。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总计提供约1万个职位,其中约3000个为学术岗位, 超过400名教授。

学院

  • 天主教神学院
  • 法律学院
  • 医药
  • 文学院(艺术、历史、文学、文化和地理研究)
  • 人文学院
  • 生物学院
  • 化学和药学院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物理学和天文学院
  • 经济和管理学院

科学单位

  • 植物园
  • 研究生院
  • 马丁·冯·瓦格纳博物馆
  • 矿物学博物馆
  • 鲁道夫·菲尔绍中心
  • 传染病研究中心
  • 专业教育学院
  • 媒体教学中心
  • 全球精神咨询中心

服务中心

  • 大学图书馆
  • 信息技术中心
  • 体育与体育中心
  • 语言中心

专业设置

学位课程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维尔茨堡大学除原先的来自医学、神学、哲学和法律等四大经典学科外,还增加了各类现代学科,比如纳米结构技术、功能材料技术、生物医学、中国经济与商业、空间战略,为学清研分新错读史飞主年初生提供广泛的学术课程。

  JMU提供250多个专业课程。主要的学士和硕360百科士专业,如下:

  艺术教育,艺术史,航空和空间信息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商管理,商业信息技术,商业数学,天主教神学,化学,古典研外空然究,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文化景观,数字人文,教育,英美研究,欧洲民倍因告跳春攻般族学/民族研究,福音派神学,食品化学,功能材料,地理,德国研究,历史,计算系统中的人为因素,印度/南亚研究,生命科学,语言学,数学物理,数学,媒体传播,中国研临增力陆县究,中国经济与商业,博物馆学,音乐教育,音乐学,纳米结构技术,哲学,哲学与宗教,物理学,政治与社会研究,私法,心理学,公法,浪漫语言与文学,俄语语言文化,科学和十年亚白取仅富洲技术,特殊需求教育和体育科学。

  维大的学生在德国的医学,牙科,药学,法律和师范类等专业的国家考试中,几乎都达到了顶尖水平。

继续教育

  除此之外,还有医学,欧洲法学等研究领域的实验课程和平行课程和研究生课程。该大时准学还提供一些进一步的教育课程,如心理治疗,采购与供应管理,以及工商管理硕探角应阻士(MBA)。继敌河州误孔密故续教育中心协调专业人士的兼职教育课程,这些专业课程还在不断发展中。

博士研究

  作为促进年轻人才的重要元素,JMU在所有研究领域提供博个年念孙于判语从士学位,甚至在跨学科领域,提供强化辅导和补充多测准充需面铁促笔系依简学科课程。维尔茨很具呢文苦越矛逐执星布堡大学还特地设立了研究生院以支持所有学科的博士生。

科研丝革路挥氢成就

  一共有14名诺贝尔奖得主在维尔茨堡大学进行过科研和教学工作,其中包造种今片并括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他因在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发现了X射线,成为了全球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维尔茨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克劳斯·冯·克利青,因为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在1985年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8年, 著名医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其在1970年代证实病毒和癌症间的直接关连性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正是从1969年开始在维尔茨堡大学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

  诺奖得主

  • 伦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1869-1872物理系助理,1888-1900教授,19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发现X射线
  • 埃米尔·费歇尔(Emil Fischer),1885-1892教授,19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化学的创始人,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 爱德华·毕希纳 (Eduard Buchner ), 1911-1917 教授 190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阐明了发酵过程的化学本质
  • 维恩(Wilhelm Wien,1900-1920教授,191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维恩位移定律等几个热辐射定律
  • 约翰尼斯·斯塔克(Johannes Stark),1920-1922 教授 ,191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斯塔克效应""斯坦 克-爱因斯坦方程""斯坦克数"等射线研究中的规律
  • 施佩曼(Hans Spemann),1894-1906 博士生,教授,193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蝾螈和蛙的早期发育
  • 克劳斯.冯.克利钦(Klaus von Klitzing),1969-1980年博士生,副教授,198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尔效应
  • 哈特姆特·米歇尔(Hartmut Michel),1975-1979年博士生,博士后,198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从事光合作用重要蛋白质的研究,在光合反应中心、需氧呼吸以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突破了膜蛋白结晶及其三维空间结构的分析,成功地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膜蛋白
  •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1969-1972年博士后,副教授,200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宫颈癌的研究短期工作
  • 阿伦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1886-1987学生,190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创立电离学说,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被称为指数定律的阿伦尼乌斯公式,提出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
  •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Ferdinand Braun),1872-1874年助理,19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管的发明
  • 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1887年博士生,192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热力学第三定律
  • 兰德.施泰纳(Karl Landsteiner),1892年,研究人员,1930年诺贝尔医学奖:免疫化学的先驱
  • 马克思·冯·劳厄(Max von Laue),1916年与维恩合作研究,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中X射线的衍射现

  莱布尼茨奖

  此外,维大还有11位教授获得了莱布尼茨奖--德国科研最高奖。

  • 2017年: 约格·伯德Jörg Vogel 教授, 感染生物学
  • 2016年: 达格·尼古拉·哈塞教授, 哲学史
  • 2014年: Laenens Molenkamp 教授, 物理学
  • 2009年: 霍尔杰·布鲁布里克教授, 化学
  • 2001年: 乌尔里希·康拉德教授, 音乐学
  • 1999年: 马丁·洛赫教授, 药理学
  • 1990年: 伯特·霍尔多伯勒教授, 动物学
  • 1990年: Ingrid Grummt 教授, 生物化学
  • 1987年: Hans-peter zenner 教授, 五官科医学
  • 1986年: Otto-ludwig Lange 教授, 生态学
  • 1986年: 乌尔里希·赫伯教授,植物学/生理学

国际合作

与中渊源

  早在17世纪,维尔茨堡大学便与中国建立了深刻的联系。耶稣会修士纪理安(Kilian Stumpf)完成了在维大的哲学、伦理学和宗教法的学习后,就去到中国成为汤若望的继承者--时任清庭钦天监总管。

国际交流

  作为其国际关系的一部分, 维尔茨堡大学与大量国际大学保持着伙伴关系。其合作伙伴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鼓励学生交流是维尔茨堡国际合作的重要部分。为此,维尔茨堡大学特地向合格的申请人颁发 "合作伙伴奖学金"。

  • 科英布拉集团合作院校

  格拉茨大学(www.kfunigraz.ac.at)

  日内瓦大学(www.unige.ch)

  格拉纳达大学(www.ugr.es)

  萨拉曼卡大学(www.usal.es)

  普瓦捷大学(www.univ-poitiers.fr)

  布达佩斯ELTE(www.elte.hu)

  帕多瓦大学(www.unipd.it)

  帕维亚大学研究学院(www.unipv.it)

  意大利锡耶纳大学(www.unisi.it)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www.tcd.ie)

  维尔纽斯大学(www.vu/lt/zh)

  格罗宁根大学(www.rug.nl)

  科英布拉大学(www.uc.pt/zh/driic)

  雅西大学(www.uaic.ro)

  图尔库大学(www.utu.fi)

  杜伦大学(www.dur.ac.uk)

  • 欧洲Erasmus交换生计划

  维尔茨堡大学与数百所欧洲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主要以大学、学院和系所为单位互派交换生。

  • 校级伙伴关系

  1. 亚洲的(校级)合作伙伴,主要如下:

  阿塞拜疆: 巴库大学 (2010年)

  中国: 浙江大学, 杭州 (1986)

  中国: 北京大学 (2010)

  香港: 岭南大学 (2014)

  印度: 汉皮卡纳达大学 (2005年)

  印度: 曼加洛尔大学 (2009年)

  印度: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 (2010年)

  印度: 印度马德拉斯技术学院 (2013年)

  印度: 泰兹布尔大学 (2016年)

  印度: 巴纳拉斯印度教大学 (2017年)

  伊朗: 谢里夫技术大学 (2014年)

  伊朗: 德黑兰大学 (2014年)

  以色列: 特拉维夫大学 (2004年)

  以色列: 以色列理工学院-以色列理工学院 (2013年)

  日本: 东京中央大学 (1987年)

  日本: 大阪桑约大学 (1988)

  日本: 京都立命馆大学 (2004年)

  日本: 东京大学 (2010)

  日本: 长崎大学 (2011)

  韩国: 韩国外交大学 (1986年)

  韩国: 首尔女子大学 (2013年)

  韩国: 韩国天主教大学 (2015年)

  沙特阿拉伯王国: 沙特国王大学 (2013年)

  台湾: 台湾师范大学 (2014)

  2. 欧洲的(校级)合作伙伴,主要如下: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大学 (2015年)

  捷克共和国: 布拉格查尔斯大学 (1990年)

  法国: 卡昂大学 (1977年)

  格鲁吉亚: 伊利亚州立大学 (2017年)

  意大利: 乌尔比诺大学 (1982年)

  意大利: 热那亚大学 (2015年)

  葡萄牙: 里斯本大学 (1980年)

  俄罗斯: 萨马拉国立研究大学 (2010年)

  俄罗斯: 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 (2013年)

  俄罗斯: 国立研究型大学高等经济学院 (2017)

  俄罗斯: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2017)

  西班牙: 萨拉曼卡大学 (1981年)

  西班牙: 萨拉曼卡宗座大学 (1988年)

  瑞典: 乌梅奥大学 (1981年)

  乌克兰: 乌克兰利沃夫天主教大学 (2014年)

  乌克兰: 国立技术大学 "哈尔科夫理工学院" (2017)

  乌克兰: 博戈莫莱国立医科大学 (2017年)

  乌克兰: 奥德萨国立理工大学 (2017年)

  乌克兰: 奥德萨国立医科大学 (2017年)

  乌克兰: 基辅塔拉斯·舍甫琴科国立大学 (2018年)

  英国: 赫尔大学 (1979年)

  3. 美洲的(校级)合作伙伴,主要如下:

  阿根廷: 玛丽亚国立大学 (2013年)

  巴西: 圣路易斯联邦大学 (1981年)

  巴西: 马林加大学 (2010年) 巴西: 圣卡洛斯联邦大学 (2015年)

  巴西: 戈亚斯联邦大学 (2016年)

  加拿大: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1997年)

  加拿大: 温哥华岛大学智利 (2010年)

  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大学 (2004年)

  墨西哥: 圣路易斯波托西自治大学 (2013年)

  美国: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布法罗和奥尼达 (1968)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995)

  美国: 东伊利诺伊大学查尔斯顿分校 (2011)

  美国: 西自由大学 (2017)

  4. 澳洲的(校级)合作伙伴,主要如下:

  阳光海岸大学(2018)

  5. 非洲的(校级)合作伙伴,主要如下:

  贝宁:达博美卡拉维大学(2009)

  布基纳法索:瓦加杜古大学(2009)

  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大学(2009)

  刚果民主共和国:格拉本布滕博天主教大学(2010)

  刚果民主共和国:卢姆巴希大学(2013)

  刚果民主共和国:布克武大学(2012)

  刚果民主共和国:布卡武天主教大学(2012)

  埃及:赫尔旺大学(2015)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2009)

  尼日尔:尼亚美大学(1983)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 (2018)

  以上所列名单只包括跟维尔茨堡大学保持校级伙伴关系并开展学生交流项目的部分院校。维尔茨堡大学的各学院和系所也与很多世界顶尖大学建立了院级或者系所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例如,维大的语言学、数学、经济学等专业与英国的剑桥大学、华威大学、约克大学、利物浦大学等名校就长期保持着系所之间交换生的传统。

排名评价

软科

  在2003-2011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维尔茨堡大学曾连续9年位列德国第6-11世界第101-150名

ARWU综合排名

  2003

  2004&2005

  2006&2007

  2008&2009

  2010

  2011

  2012-2018

  世界排名

  102-151

  101-152

  102-150

  101-151

  101-150

  102-150

  151-200

  在2009-2015年间,维尔茨堡大学化学专业一直处于世界第30-37名,物理专业处于世界第101-105名

ARWU专业排名

  世界排名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物理

  /

  /

  /

  101-150

  101-150

  101-150

  101-150

  化学

  37

  37

  39

  37

  31

  30

  32

THE

  •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德国第13世界第140名

QS

  • 2012QS世界大学排名第292名
  • 2014QS世界大学排名第325名
  •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437名

U.S. News

  2021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德国第12世界第186名

自然指数

  2018自然指数学术机构排名德国第4世界第84名

校园风光

  维尔茨堡大学位于南德最美小镇之一。大学分布在小镇的各个角落,老校区的学院隐匿在古老华丽的建筑之间。而Hubland新校区的大草坪,图书馆以及现代研究中心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