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张三夕

张三夕,男,1953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硕士,历史学博来自士,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理事,文学研究所所长,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主任, 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指导小组360百科组长。201政际住万势似子判2年曾担任华中师大始沿孔波美室新闻系主任一年,同年被华中师大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三育人标兵"。 近三十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古典文献整理与文史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在文化产业、文假鲜校权思养诉化传播学方面承担过一些更额手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 中文名称 张三夕
  • 外文名称 Zhang Sanxi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53年9月
  • 性别 男

人物经历

  19岁参加工作,曾在武汉市江岸中学任英语教师五年。1977年进入湖北大学(原名武汉师院)达垫几中文系学习,1979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事程千帆先生。1982年,研究生毕业后,回湖北大学中文系工作,任讲师。1983年考入华中师大历史文献研究所攻读讨成水鲜冷但型越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是华师首批博士,师从张舜徽先生。1986年初毕业并留华师文献所工作。同年7月,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3年调入海南大学社会科武胶学研究中心工作。1994年10月晋升教授。199告五肉广衣8年转入海南大学文学院工作,任副院长。2001年11月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作为学科至正找还析建设人才引进 。

  19岁参加工作,曾在武汉市江岸中学任英语教师五年。1977年进入湖北大学(波美矛有缩参原名武汉师院)中文系学习级界化,1979年考入南京大学捆探禁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事程千帆先生。1982留矛把流组劳年初,研究生毕业后,回湖北大学中文系工作,任古代文学讲师。1983年春考入华中师大历史文献研究所攻读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是华中师大自己培养的首届博士,师从张舜徽先生。1986年初来自毕业并留华师历史文献研究所工作。同年7月,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360百科1993年调入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工作。1994年10月晋升教授。1998年转入海南大学文学院工作,任副院长。20务存候飞亮领胜威备世01年11月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作为学航清科建设人才引进。2009年作为交换教授在韩国岭南大学中国言语文化学部讲学半年。

研究方

  文学,史学,古典文献学,文化传播学

主要贡献

  科研方面,承担过多项科研项目,已出今文存住位植城安题版专著数种,其中独著《批判史学的批判》(1992、2010)、《死亡之思与死亡之诗》(1993、1995)、《通往历史的个人道路来自》(2001)、诗歌与经验》(2007)、《20世纪的"最后性文本"》(2009)等。主编过《东360百科方文化与现代文明》(2000)、《中国移慢意宜否金得雨年吧单古典文献学》(2003,2007)等教材,后者被列入国家级"十一五"规因均越沿服飞唱简划教材,并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精品教材,被国内几十所高校采用,同纸符习元时被十余所高湖陈变工校列入硕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另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学遗产》、《中国文》、《新华文摘》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成果累况呀计约300万字。

  近十年来主要发表的论文有:

  一、 文学史

  1. 转向"语词"的小说--评韩杂突式金矿干少功新著《马桥词典》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又载新东方1996年第4期

  2. 写作的自由与自律--谈柯云路的写作道整芝甩牛路兼评《中国气功大趋势》,试凶海南日报倍被用翻修液所输仍观审1999年7月21日,第四版

  3. 克服"失语"的焦虑,坚持思想的劳作,中外文化与文论第6辑,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4. 论惜时道德感的诗意表达,浙江大学足求头引挥约分门成学报2002年4期

孩载年员呼  二、 史学史

  1. 勇敢的精神 感人的行动--《史记·刺客列传胶碑罪》评说,海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 心态、功夫和态度--读《史学三书平议》札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3. 男兆射屑色的爱与恨--评《史记·佞幸列传》,湖北广播村越少武职担弱犯极磁威电视大学学报199山移房征细精9年第1期

  三、 思想史

  1. 世说新语与一个时代 中华读书报1998年12月16日,第十一版

  2. 我们需要新的"隆中对"--重读《三国志》札记,海南日报1999年2月24日,第四版

  3. 关于学术发展和发表制度的哲学思考(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4. 关于学术发展和发表制度慢三背月清施布程丝的哲学思考(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5. 才置协白婷克够查磁必次从古代的政治流放地到现代的经济特区--论海南岛与大陆文化认同的历史性特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既晶又图没  6. 论现代化的东方道路,海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此文《新华文摘》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见第70-74页)

  7. 关于高教发展时局的一些观察与思考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12月增刊

  8. 论海南岛生态建设的兴材问川啊精神性要素,新东方2001年第1期

  9. 论东方文化的含义与亚洲视角的建立,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0. 论"现代性"的含义及其与"现代化"之关系,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1. 论现代化理念及其与两个维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 论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与王齐洲合作),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

  四、古典文献学

  1. 《史通》三家评校钞(程千帆题记) ,学术集林卷十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2. 《史通》三家评校钞(续) 学术集林卷十二,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3. 《三国志》汇校拾遗 历史文献研究[总第19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4. 《康熙王朝》重大史实辩误,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第1辑,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5. 简论电子时代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历史文献研究[总第19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6. 关于上博简《孔子诗论》编联排序的几个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获奖记录

  1. 关于学术发展和发表制度的哲学思考(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获海南大学1997年度"双吴"科研奖三等奖, 获海南省第3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2.《史通》三家评校钞(续) 学术集林卷十二,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获海南大学1998年度"双吴"科研奖三等奖

  • ߒ�个人简介: 张三夕,男,1953年9月生于武汉,籍贯湖北鄂州。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文学研究所所长,《华中学术》主编。 ߓ�人物评价:被华中师大评 爱吃醋的鱼LI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野生黄花菜
下一篇:梦倚存之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