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火星探测》是2010年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俄罗来自斯)卡拉杰耶夫。书中系统介绍了载人火星探测工程技术,对我国技术人员了解国外发展情况、开阔思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我国目前正在开360百科展的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及火星探测预先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丛 书 名:航天科技图书款材威断天班后绿绿鱼论出版基金
版 次来自:1
字 数:4吗30000
印刷时间:20360百科10-11-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铜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802188303
包 装:精装
本书反映了苏联/俄罗斯科研工作者在深空探测领域,特别是火星探测架战逐或衡曾厂基督本示领域的技术成果,有较高学术水平,对未来技术发展有很多的前瞻性预测。
来自 本书以回顾苏联/俄罗斯输查站阳指度束半个多世纪的空间探测活动为基础,对载人火星探测工程技术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涵盖了火星探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星际任务组合体总体及各组件概貌、飞行验证、近地轨道组装、火星基地、火星探测技术的应用、空间医学和生物学问题以及空间运输系统的概貌等。书中重点介绍了叶况血己设告担云场盾星际任务组合体及其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讨论了360百科载人火星探测可能面临的吗怀密讲必者技术问题,对火星探测计划实施进行了深入的任务分析。
本书对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有关院校师生了解国外发展情况、开阔思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我国目前正在质措开展的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及火星探测预先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1章火星探测的现状和发展历程1
1.1引言1
1.2探测现状2
1.2.1背景情况--在地面上的火星观测2
1.2.2越飞型探测器3
1.2.3轨道飞行器4
1.2.4着陆器和火星巡视器12
1约回度施三草面么望.3即将开展的火星探测计划22
1.3.1近期的情况22
1.3.2下一阶段(2010年~202第掌养李封蛋亲0年)26
1.3.3首次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致封备意纸究所涵盖的科学研究29
1.4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先驱30
1.5结论3英盾族举终获比亚条黑3
1.6参考文献34
附件A火星与地球对比50
A1轨道50
A难甚2旋转周期、外形、重力和磁场51
A3大气54
A4火星表面57
A5参考文献59第2章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历史概况--概念、计划、项目62
2.1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主要概念62
2.2俄罗斯火星计划的演细变66
2.3结论72
2.4参考文献72
第3章星际火星任务组合体74
3.1火星探测的挑战74
3.2载人火星任务的概要方案76
逐持宪创尼片3.2.1为星际转移飞行选择推进系统78
3.2.2选择任务方案79
3.2.3乘组人数的选择82
3.2.4将星际任务组合体组件运送至近地轨道的运载火箭
的承载能力的选择83
3.2.5星际任务组合体的构型84
3.2.6星际任务组合体配备薄膜太阳电池阵用于驱动电火
箭发动机85
3.2.7航天员安全保障92
3村科植次愿缩和.2.8使用核能的电推进星始你声质停排部妒际任务组合体96
3.3 火星任务的轨道设计98
3.3.1轨道计算在空间项目中的地位与作用98
3.3.2项目轨道设计和许火星任务方案分析所需的原始设计
黄天 数据和条件99
3.3.3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火星任务规划103
3.3.4使用微推力电推进装置的载人火星任务轨道方案的
设计和分析易设109
3.3.5装备了核电源推进装置的星际任务组合体方案111
3.3.6太准非红阳推进装置的星际任务组合体的任务计划117
3.4结论122
3.5参考文献123
建机配山怕分还长 第4章星际轨道飞行器124
4.1星际轨道飞行器的总体设计要求及构成124
4.2设计和构型127
4.3星际轨道飞行器舱内系统130
4.3.1生命保障系统130
4.3.2舱外活动(EVA)设施136
4.3.3舱内控制系统(OCS)136
4.3.4舱内测量系统(OMS)140
4.3.5热控系统(TCS)141
4.3.6电源系统(PSS)142
4.3.7舱内无线电工程组件(OREC)142
4.3.8综合推进系统(IPS)145
4.3.9防护和预警系统(PWS)146
4.3.10模拟重力系统(SGS)146
4.3.11维护和修理设备147
4.3.12对接系统(DS)148
4.4 结论149
4.5参考文献149
第5章电源和推进系统151
5.1背景151
5.2液体火箭发动机方案159
5.3核电源推进方案164
5.3.1开发基线核能空间工程技术164
5.3.2巡航核电源推进装置的用途和技术规格168
5.3.3基于核火箭发动机技术和涡轮机械能量转换技术的
核电源推进装置172
5.3.4带有气冷反应堆和气体-涡轮转换器的巡航核电推
进装置186
5.4基于太阳电池阵和电推进的推进系统方案194
5.4.1太阳电池阵的选型方案194
5.4.2电源和推进系统的结构配置和主要特点203
5.4.3电推进装置209
5.4.4电推进装置的工作介质231
5.4.5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太阳电池阵运行10年的经验233
5.5基于太阳电池阵、电推进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综合推进
系统方案237
5.6结论239
5.7参考文献239
第6章火星升降飞行器249
6.1升降飞行器的用途与结构249
6.2考虑气动力、气动热和轨道的升降飞行器设计253
6.2.1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火星下降舱概述253
6.2.2降落伞式升降飞行器的气动轨道分析257
6.2.3喷气制动式升降飞行器的气动热及轨道分析263
6.2.4升降飞行器配置气动配平面的原理266
6.2.5与升降飞行器在反推装置点火时的亚声速要求相结合
268
6.2.6无翼型火星升降飞行器改进型的热交换与热防护
271
6.3下降舱274
6.4上升舱275
6.5生活舱281
6.6升降飞行器的主要特性283
6.7结论285
6.8参考文献285
第7章航天员返回飞行器287
7.1用途287
7.2基本需求与组成289
7.3构型与设计292
7.4基于联盟号飞船的航天员返回飞行器295
7.5结论297
7.6参考文献298
第8章地球轨道上星际任务组合体的部署--火星飞行计划
299
8.1星际任务组合体的组装299
8.2星际任务组合体飞往火星及返回地球301
8.3结论304
8.4参考文献305
第9章火星任务设施飞行研制试验306
9.1俄罗斯为火星任务进行的飞行试验306
9.2火星任务组合体的系统、组件和舱段的飞行研制试验310
9.3结论314
9.4参考文献315
第10章火星基地及行星任务设施316
10.1用途与结构316
10.2生活组合体322
10.3能量组合体324
10.4运输和技术组合体333
10.5结论341
10.6参考文献341
第11章利用火星探测的技术手段开发月球348
11.1在月球上提取3He的探月设想349
11.2在月球上生产氧气的探月设想355
11.3月球基地开发的可能阶段357
11.4结论362
11.5参考文献362
第12章航天飞行的生物医学维护364
12.1载人飞行任务的因素和条件364
12.2火星飞行任务生物医学维护的目标和组织367
12.3火星飞行任务的医学维护368
12.3.1医学维护的目标和任务368
12.3.2风险因素369
12.3.3失重效应370
12.3.4飞行期间的发病率372
12.3.5飞行任务期间可能的机体反应372
12.3.6医学保障的基本原则373
12.3.7舱内医疗中心和提供医学保障374
12.3.8医疗监护375
12.3.9预防措施377
12.3.10飞行任务保障所需的遥医学设备379
12.4火星飞行任务的心理维护383
12.4.1心理保障的主要目标383
12.4.2心理监测和航天员精神状态控制385
12.4.3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的社会-心理恢复389
12.4.4模型试验中火星探测心理学保障的性能评估389
12.4.5最可能出现的心理学问题的情形390
12.5火星飞行任务航天员的生命保障问题394
12.5.1生命保障系统的特性394
12.5.2生命保障系统研制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396
12.6首次载人火星飞行器的舱内温室397
12.7火星飞行任务的微生物安全维护404
12.7.1微生物风险和减少风险的方法404
12.7.2废物循环利用和处理问题409
12.7.3行星检疫要求410
12.8火星飞行任务的辐射安全维护411
12.8.1辐射环境411
12.8.2确保航天员辐射安全的基本原则414
12.8.3航天员辐射防护系统415
12.8.4航天员辐射防护系统功能的数学模拟417
12.8.5飞行检查421
12.9地面模拟试验424
12.10结论428
12.11参考文献429
第13章空间运输系统的概念442
13.1用途442
13.2基本要求443
13.3安加拉号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外形和技术规格445
13.4可部分重复使用的РН-35型运载火箭的外形与技术规格
447
13.5可重复使用的МСВ-1型太阳拖船的外形与技术规格
448
13.6国外的空间运输系统452
13.7结论455
13.8参考文献456
后记457
译后记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