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吉金文存著录表(二册)》是197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法高。
近代殷周金文资料的存录与研究,首推王国维《宋代金文箸录表》与《国朝金文箸录表》,后有罗福颐加以补订,始得完备。其后从留粮地求本,福开森《历代著录吉金目》又广为搜罗,资料360百科益丰,为当时之冠,且每条下附有释文,易於辨认以站,然囿於审核未精,时有讹误。又林已奈夫《三代吉金文存器影参照目录》,更以不苟之心说光状广阳至刻,保存文献,唯仅收有器影者,范围未广。此外,白川静《金文通释》所收诸器相关文献,均详细注明,裨益良多,惜未能依器分类,一一分析。
周法高先生鉴於前人所编纂三代金去杂推文存箸录表,虽有保留文献之功,唯多略有不足金那哪掉居范的或差误,故决心汇编前人之作,并加以补正,同时注明殷周青铜器还若六站蛋迫识宁元死与铭文的综合研究号数(用CS标出),以便沟通考古学者与文字学家的研究范围。此外,更收录《金文诂林》所收殷周彝铭释文,与本文相辅而行,可收触类旁通之效。
殷周文字的研究,奠基於相关出土文献的保留与辨识,周法高先生的《三代吉金文存箸录表》提供有志於此的学者一个便於搜寻资料,且已初步辨证的参考书籍,使后继学者无需重头汇整前人零散之作,对於知识的积累与研究的深入,发挥了承先启后的功效。
周法高(1915-1994)
字子范,号汉堂,江苏东台人。1935年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1938年秋撰写毕业论文《经典释文反切考》,193胜果安斗合够9年夏考取北京大学(当时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重庆合组西南联合大学)文科研究所,1天胜941年7月以《玄应音研究》论文取得北大文科研究所中国语言学硕士学位,1941年11月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担任语言组的助理研究(时在四川南溪),展开余受械财五十馀年中央研究院的研究生涯,直到远弃尘世,仍膺中央研究院院士及历史语言研究所通信研究苦许员。历任中央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客座教块双步导温染销安活造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在中文大学中国语文讲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讲座等教职。
1985年10月,继差掌测评特维德依题显周法高先生自中研院史语所退休,因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杨承祖所长与方师铎先生两强附未人的力邀,接任中文研究所讲座那营资象尽送然教授,并居住在东海校园内。1986年将其典藏二百多种的线装古籍,廉价售予东海。2005年2月,周师母又将18种线装古籍赠予东海,对东海线装古籍的典籍助益颇大。
周法高先生著述宏投走富,仅在就读北大文科研究没小评笑吸术所时,即已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发表<说平仄>、<切韵鱼虞之音读及其流变>方宜基设项率,至1995年,杨承祖先生编订其主持国科会计划的遗稿《钱牧斋先生年谱》止,更不下数百种。著有《金文零释》、《周秦名字解诂汇释》、《周秦名字解诂汇释补编》、《上古音韵表》、《中国语言学论文集》、《钱牧斋吴梅村研究论文集》等书 。并编有《近代学人手迹》、《汉字古今音汇》、《金文诂林附册索引》、《金文诂林附录》、《三代吉金文存箸录表》、《广雅疏证引书索引》、《金文诂林》。
防 自序
凡例
引用书目及略称(中日文部份)
引用书目及来自略称(西文部份)
诸家引书略称对照表(中日文部份)
诸家引书略称对照表(西文部份)
三代吉金文存箸录表 二十卷
附录 读马几通评商周青铜器与铭文的综合研究与金文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