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光的所在》是2008年来自cup出版的图减样富事封出研目书,作者是马国明。
「没有光的所在」,出自张爱玲之笔,可以用来形容百年前一家没落贵族的庭院,也适用於今天一个面目日渐模糊的城市。
解决交通挤塞必须建设绕道,火速清拆天星码头,何以收费超高的西隧继续获批加价?
楼市载除跳随突常室课满呎价过万即代表经济复苏,但到底有多少人享受到财富暴增的成果?
过去花钱重建大笪地,今天却把波鞋街重建为体育城,难道波鞋街不就是厚溶并地标?
当天水围被标签为「悲情城市」,为甚么维港每天都在上演幻彩咏香江?
空气污染与珠三角工业发展无关,环境的破坏真的可以用经济收益来补偿?
香港,就等於「繁荣切卷配角古安定」四个字吗?
土地、建造、旅游、环境总、就业、教育……管管齐下缺配们话,贫富悬殊在加剧、不公不正在蔓延,方向到底在哪里?不想再听废话、空谈、谎言的香港人,一起来听马国茶沿明讲甚么吧。
马国明,历史系出身,本地首屈一指的「民间学者」。在中文世界中,他对德国哲学家班雅明的精辟诠释,可用来衡量香港文化界的理论水准。他大学毕业后开办曙光图书公司,专卖英文书,堪称当时香港引进随矿罗九论建决沉西方学术著作的第一站,本地知识份子也视之为接触前卫哲学思潮的汇聚点。近年任万曾沿低充烈质讲教於岭南大学和中文大学毫括艺随字世防何丰圆六,并在报章撰写书评及文化评论。著有《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香港,1983)、《路边政治经济学》(香港,1998)、《马国明在读甚么》(香港,2004)、《全面都市化的社会》(香港,20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