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白腊苗族乡

来自腊苗族乡,隶属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地处叙永县西南部,东与两河镇相邻,南与黄坭乡接壤,西与云南省威信县毗邻,北与兴文县毗邻,乡人民政府距县城21千米 ,总面积126.1平方千米 。

清朝时期,白腊苗族乡境域属古宋县清水乡,含今黄坭乡的兴安、五龙;2006年8月,高峰乡并入白腊苗族乡 ;截至2018年末,白腊苗族乡有户籍人口20615人 ;截至2020年6月,白腊苗族乡下辖7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新店村2组 360百科

2011年,白腊苗族乡财政总收入0果稳板长才搞裂底.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465元 ;2018年,白腊苗族乡有治停讲工业企业10个,有营业妈操帮优单九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 。

  • 中文名称 白腊苗族乡
  • 行政区类别 乡
  • 所属地区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
  • 地理位置 叙永县西南部
  • 面积 126.1 km²

概况

  白腊苗族乡位于叙永县西南部,距县城33千米。东与两河镇相连,南与黄坭乡相接,西与云南省威信县相通,北与宜宾兴文县相邻。面积139.72平方千米,人口15272人(2017)。辖7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

  代码510524211:~203落木河村 ~204亮窗口村 ~205荍田村 ~206高案讨有院所口吸映峰村 ~207新店村 ~208回龙村 ~209天堂村

沿革

  1950年前来自属清水大乡,1951年分为高峰、月腊、莜田3个乡,1958年改白腊公社,1984年建白腊苗族乡。1997年,面积22.2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池塘360百科、落木河、高漆林、亮窗口4个行政村。

  2003年,面积22.2平方千米皮翻识喜向境重父扬,耕地238.33公顷,林地533.33公顷,辖4个行政村、21个社。总人口2756人,其中农业人口2691人,苗族769人,属苗汉杂居地区。 20弱征车04年,面积22.2平方千米,辖4个行政村、21个社。总人口0.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26万人,属苗汉杂居地区。南与云南省威信县高田乡接壤,东邻黄坭乡,西邻高峰乡、北邻两河报管配县积航环所权说委镇。

  2006年8月,撤销高峰乡并入白腊乡,乡政府驻新店村。

乡镇概况

  叙永县白腊苗族乡地处川滇边界,土地贫脊,资源匮乏,交通不便,距叙永县城3来自3公里。南与云南威信县高田乡接壤,东与黄坭乡相接,西360百科与高峰乡、北与两河镇相邻。白腊苗族乡幅员面积139.72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550米,最低800米。乡政府座落于池塘村三社,白腊苗族乡辖4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272人(2017)。整个白腊苗族乡以农业为主,主产玉米、红苕、土豆及少量水稻,白腊苗族乡由于资源匮乏,无一个企业,年人均收入1000元左右,亲波钟振稳坐情移属叙永县特困苗族乡。

  白腊苗族乡幅员面积139.72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15272人(2017);有耕地18485亩,其中田11250亩,土7235亩,人均占有耕地1.16亩。乡政府所在地距省道8公里,两(河)高(峰)公路横穿全境直通云南省和宜宾市。但由于地处滑坡地带,是省级重灾区,遇雨季坍塌严重,所以除了叙永到高峰段能保持通车外,其余的路段几乎形同虚设。有人到高峰后如是说:"高峰,叙永县西南方向毗影活片约而战半策否宪邻云南的一个极为片文偏僻的穷乡,海拔相对高度较高,山崇岭峻,连绵不断,沟壑纵横,贯穿全境,故而在没有通车前被当地人戏称为叙永的'小西藏'。 "

  2006年白腊苗族乡生产总值319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303万元、第二产业318万元、第三产业572万元;粮食总产量7249吨;财政总收入6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4元。白腊苗族乡竹木资源丰富,有天然林25万亩,人工杉木林12万亩,竹林4万亩,年可采伐木材5000多立方米,采收罗汉笋、楠竹笋、绵竹笋千余吨,采伐竹料万余吨侵度程;农产品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等,高峰大米具有泰米机实英振委义防逐胶文品质,市场前景广阔;畜牧业和养殖业种类多、产量大,为生态绿色养殖;水力资源丰富,水流落差大,且盛产黄鱼、清波鱼,适合梯级水电和生态养殖开发;矿泉水流察刻很温写远逐具科量大,富含钾、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开发潜力大;矿产储量丰富,石灰石、页岩储量7000万立方米,白色瓷土储量达3000万立方米,煤炭储量200余万吨,有待报原皇刘门艺心规模开发。

交通状

  白腊苗族乡交通发达,通信便捷,两河到高峰的公路横穿全境,直通云南省和宜宾市,境内村村通公路,100%的村通有线或无线电话,100%的村通移收及良再责威湖玉随存好动电话。

乡镇资源

  每年可采伐木材5000余立方米,采收罗汉笋、楠竹笋、片况渐断降裂分绵竹笋等千余吨,采伐西慢里析竹料万余吨。天然中药材、花卉种类繁多,适合纯天然系列产品开发。

  白腊苗族乡山务祖城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茶叶,高峰大米质优价廉,香味浓郁,具有泰米品质,伤爱根市场前景广阔,2006年白腊苗族乡粮食总产达期右准证量达0.94万吨。

  白腊苗族乡人多地少,畜牧业和养殖业较发达,生猪、肉牛、羊和家禽种类多、产量大,为全生态养殖,肉质细腻,鲜美可口,完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要求。2006年,白腊苗族乡猪存栏1.55万头,出栏1.45万头;牛存栏4602头,出栏980头;羊存栏0.1万头,出栏0.035万头;各类小家禽存栏6.57万只,出栏6.3万只。

  白腊苗族乡水力资源丰富,永宁河的源头--清水河及其支流白腊河流经全境,处处溪流遍布,水清见底,水流充足,落差较大,盛产黄鱼和清波鱼,适合梯级水电和生态养殖及生态旅游开发。境内的矿泉水流量大,富含钾、锌、铜、硒等微量元素,提神健体,有益身心,开发潜力大。

  白腊苗族乡地下矿藏丰富,石灰石、岩页储量达7000万立方米,白色瓷土储量达3000万立方米,煤炭储量达200余万吨,未有规模地进行开发。

教育状况

  白腊苗族乡共有学校5所,其中九年制学校3所(白腊中心校、高峰学校、乔田完小)、村小2间(巷口小学'只有三个班'、新店金甲虫小学)。在校学生千余人,入学率82%。白腊苗族乡学校现有教师百余人,缺编1人。

  九年制学校建校至今已有35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教师百余人人。有教学班50个左右,(其中,乔田完小15各,白腊中心校20个,高峰学校15个、村小10个),初中15个班)在校学生800多人,学生欠费达2万余元。由于该校处于一个偏僻山区,周围同附近的高峰乡的麻元、三家、厂坝、新风村;黄坭乡的五龙、新安、银坊村;两河镇的滥坝、石关等偏远山村接壤。这些偏远山村的适龄儿童必须在该校就读,学校服务半径达11公里。离学校最远的外乡学生住在两河镇河银村二社,距离学校有20余公里,离学校最远的白腊苗族乡学生住在亮窗口村的万家岭,距离学校有10余公里,来回需6、7个小时。因此该校大多数学生必须寄宿。应家长的要求和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该校现已安排住校学生几百人。但该校现仅有学生宿舍18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不足0.95平方米,由于学生居住拥挤,空气浑浊,春夏秋季节学生疥疮流行,影响学生学习及其身心健康。由于住宿条件十分紧张,无法满足学生住宿要求,现该校还有三十多名学生寄住学校周围的亲戚家中。根据现实需要和学校的发展,急需修建能容纳300人的学生宿舍。

  其次,该校现代教育实施严重滞后,"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配套的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站和市教育局送的两台计算机就是学校的奢侈品了,再加上一台幻灯机、一台录音机,就是学校的现代教育实施。根据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学校还急需配备新教材的教学挂图、教学音像材料一套、一个至少有20台微机的多媒体教室、一个物理实验室、一个化学实验室、一个生物实验室。

  第三,学校现有教室、教师生活用房紧张,教师办公室更是无从谈起,解决学校生活用房和教师办公室的问题也就迫在眉睫了。

  第四:该校的课桌是在1996年"普九"时购买的,在近十年的时间从未添制过,现有课桌十分破旧,加之学生逐年增长,使该校课桌十分紧缺,缺额达200套。另我校的围墙也是1996年"普九"修建的,当时由于征地的需要,结被征地方留了一条通道,现十分不利于学校管理,需要和被征地方协商,封闭该通道。

  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校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了白腊苗乡教育史上的辉煌。2002年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有6人;2003年初三毕业学生28人,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16人,其中升入泸州二中2人;2004年初三毕业学生44人,升入重点高中20人,其中泸州二中5人,县前100名学生2人(1人第16名,升入国家级示范高中泸县二中;1人第81名,升入泸州二中);学校在2002、2003年县教育科学技术局的教育督导评估中均获"提高奖"。

  学校的所有师生群策群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提高尽自己的一份力。他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奋斗之下,叙永县白腊苗族乡九年制学校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卫生状况

  白腊苗族乡卫生院位于叙永最南端,距县城35公里,乡辖7个行规村,人口18437人,白腊苗族乡卫生院于2007年5月份整体搬迁到新店村,现有业务用房500平方米,职工10人,有执业助理医师3名,执业护士1名,07年业务收入50万元。白腊苗族乡卫生院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承担着本辖区内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考评和管理工作。指导群众卫生工作的开展和对辖区医疗卫生的业务指导,协助卫生监督执法大队搞好本辖区的监督执法。

白腊苗族乡 白腊苗族乡

  白腊苗族乡卫生院服务范围,搞好中西医基本医疗服务,增强产科、计划生育、急救等服务功能,开展门诊、出诊、住院和家庭病床患者的诊治和急救工作,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实施免疫规划,做好妇幼卫生工作,开展老年保健、精神卫生,社区医疗、防治非传染性慢性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搞好健康促进。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搞好卫生监督执法。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