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学院即武汉大学珞珈学院(Luojia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LJC 来自of WHU,简称"武大珞珈")座落于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临于汤逊湖之畔。是由百年名校武汉大学申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360百科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4月,学校更名为"武汉晴川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现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传媒艺烟河头乡庆皮冷费缺术学院、管理学院、电子商贸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于青张程学院、设计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等10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学生一万余人。
学校依托武大优势学科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等5个学科议测40个本(专)科专业。建有多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米对较强裂绝,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2个学科获批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拥有"会计学"、"电采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多个省级"综合改似革试点专业",建有管理类、计算机类、传媒艺术类等多个应用型专业集群。
一、基本情况
学来自科构架完整。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2006年,现有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四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松热架宗处企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苗业。在校生849人,其中本科生529人,专科生320人。
师资力量雄厚。共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学科研优势、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职和来自武汉大学本部计算机学院的兼职教师共有40多人,他们具有教授、副教授、讲师职360百科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
良好的实验实习实训条件。本系现有货础调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电路曾杨让与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逻辑实验钢换现华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苗犯圆规断作妒序八称们践基地,以及可共享武汉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实验资源并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条件,为学生在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软件测试、软件项目与质量管理、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管理与应用、学科大赛等方面创建和提供良好的世响天触门门济看州正劳条件。
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原则: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是"夯实硬件,立足软件,软硬结合"。教学理念是强化基础知识,重视试验设计,创新应用技术。办学理念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加快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工作的理念:以学生思想教育和背管理为支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开展种种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各类专业技术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业余科研项目、各类学科专业大赛、社会实践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就业能力。
二、荣获主要的奖项与荣誉
1、本系荣获湖北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连续两年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学校"先进分团委",学校"大学生业余科研一等奖",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学校"优秀教案一等奖"等。
2、学生荣获全国学科大赛的全国奖、省级奖合计55个奖项,指象丰宗导教师获得全国最佳指导教师奖和优秀指导教师荣誉合计51人次。其中:在2011、2012年的全国软件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全国软件设计创业大研元万起触型善古击将乡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4项植村都丰款员万白距、全国三等奖8项、省一等奖6项、省二等奖11项、省三等奖11项等奖项;获得全国软件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优胜学校奖和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组织奖。
3、学生获得最高级别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国家励志奖学金等;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高达98.31%和98.75%;2012届毕业生学位通过率高达96.25%;2012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为30史别台%;2013届毕业生资十亚配学盟写待商罗持考研上线率为43%。
功宽题装听巴领集握新闻系成立于2010年,现任系主任为武汉大学夏琼教授。端集心穿百控坏与环现开设三个本科专业--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其中,新闻学专业自2010年开始怀花查请苦招生,在校生有261人;播音与境故顾也杨状害提据雷主持艺术专业从2她者处烟买久抓数011年开始招生,在校生有315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2013年开始招生,在校生有118人。
新闻系依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科优势,共享武汉大学新闻系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本系学科架构体系。新闻系下设三个专业教研室:新闻学教研室、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各专业以新闻学、传播学和社会学为主要手段,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写作、评论、摄影、节目主持、采编等工作,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新闻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校生现已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新闻专业实践活动,并在学院多项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
信息管理系成立于2006年,现有两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一个专科专业(电子商务),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于2006年,电子商务专科专业开设于2008年,2010年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获批。全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32人。
本系依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丰富的学科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等教学科研优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通过优秀人才引进专职教师和来自武汉大学本部信息管理学院的兼职教师共20多人。他们具有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讲师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
本系遵循"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管理理念,力求科学的教学与管理。我系组建了以水平较高的博士生导师及正、副教授为主的教学管理团队,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构建课堂教学、上机实验、课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推广现代化、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展先进榜样学习、英语四级备考、学科竞赛、考证考级、名师与企业家讲座、考研辅导、就业指导、文艺艺术体育竞赛等全面素质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010届毕业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76.1%,居全院第二,累计通过率为83.6%,英语六级通过率为31%;2011届毕业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67.3%,居全院第一,累计通过率为75.9%;2012届学生,四级一次通过率57.4%,居全院第二,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为97%。
三届毕业生共20余人考取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社科院、福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2010届5名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其中国内读研3人,出国读研2人。信管专业2011届9名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考研录取率达到16.7%,居全院第一。信管专业2012届6名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居全院并列第一。
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4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意创业创新'挑战赛"湖北赛区比赛中,5个小组16人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组2人,二等奖2组7人,三等奖2组7人;在"第三届湖北省'技能状元'选拔赛"中,吴瑞思获省级二等奖,并获得了省妇联授予的"巾帼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孙江涛获省级三等奖。
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7%,信息管理系被学院授予2011届、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信息管理系各届毕业生均通过论文答辩。4名学生荣获"学院优秀论文";3名学生荣获"省级优秀论文"。
数字时代全球信息化发展迅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国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管理系将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系成立于2006年,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一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余人。
育人理念:我系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长期坚持以学风建设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的教风和学风。根据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自身特色,努力构建理论教学、专业实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优化推广现代化、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综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我系坚持专家治学,由在武汉大学长期任教、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系主任。依托武汉大学丰富的学科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等教学科研优势,聘请了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知名教授和富有经验的名师承担主要主干课程,同时采取"依托、引进、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实行积极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已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性别、学历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稳定的教师队伍。目前共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讲师11人,助教6人,专职实验员2人。
教学管理:我系目建立了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电子线路教研室3个教研室。
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现有物理实验室、基本技能实验实训室、模拟电路/数子电路实验室、通信原理/高频电路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EDA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等基本教学实验室;与国际著名的TI公司一起,创办的"武汉大学珞珈学院-TI公司单片机联合实验室";专门用于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创新实验室;以及与武汉肯纳电子有限公司等建立的4个实习实训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要负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并承担信号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的建设;通信工程教研室主要负责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并承担现代通信系列课程和高频电路精品课程的建设;电子线路教研室主要负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并承担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建设和电赛培训等工作。
学生管理:我系有一支对学生有爱心、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突出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现有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1人,学生党支部书记1人,学生分团委书记1人,辅导员6人,教学秘书1人。本着"服务学生成人成才"的工作目标,遵从"严要求、重教育、多引导"的工作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多年来,在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学生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学成果:自建系以来,团结务实的电信师生在执着勤勉中砥砺前行,屡创佳绩。
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成绩年年攀升,获奖等级和获奖人数连续4年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其中,在首次参加的201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3组湖北赛区一等奖,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获2组一等奖、2组二等奖、5组三等奖,继续位列全省独立学院之首;2012年,荣获3组省一等奖,2组省二等奖,6组省三等奖的骄人战绩;2013年,我系共获得1组全国一等奖,1组省一等奖,3组省二等奖,6组省三等奖,同时还取得2013年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职高专组TI杯,获奖等级和获奖人数继续位列全省独立学院之首,并在湖北省65所参赛高校中位列第8位。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上线率逐年上升,2010届、2011、2012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分别为14.1%、14.8%、15.2%,2013届再创新高,上线率达到17.2%。多名学生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重庆邮电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录取人数多次位列全院第一。
毕业生的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四年来共计10多位毕业生获评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在2012届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珞珈学院有6篇学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其中我系获奖数为4篇,占全院总数的三分之二。2013届珞珈学院共有11名学生毕业论文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我系获奖数继续保持为4篇,继续保持全院领先。除此之外,在2011、2012连续两年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电信系多位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等奖。毕业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超过93%。
就业形势良好,连续四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左右,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88%;多名毕业生在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薪就业。
思政教育和各项组织工作突出,2011年系学生党支部荣获湖北省教育厅、省高工委高校"两访两创"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我系荣获湖北省教育厅、省高工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并在2011年和2013年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优秀组织奖"。
2013年,我系在珞珈学院首次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系(部)"。
一、概况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英语系成立于2008年。开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本科)和商务英语(专科)两个专业,在校学生共800余人。同时,英语系还负责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英语系设立的教学机构有英语专业教研室、商务英语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和英语电教中心等。英语系秉承 "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大力培养文化素质高、英语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涉外型英语应用人才,特别强调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紧密依托并充分利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全系共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师43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另外,我们还聘请一批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和大英部的知名教授和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本系的教学工作。
二、英语专业
(含语言、文学、翻译、商务、教育等方向)英语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扎实英语语言基础的,能在外事、经贸、商务、金融、法律、科技、文化、新闻、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涉外型、实用型英语人才。学生应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对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较广泛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备第二外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以英语为教学语言。
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翻译理论与技巧、西方文化等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
三、商务英语专业(专科)
商务英语专业主要为外贸公司(部门)、国际物流公司、外国驻华商务机构和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商务活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英语(精读、听力、会话、阅读、写作)、英汉互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商务谈判、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
四、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为我校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 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大学英语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思路,我们组织老师大力开展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外阅读辅导等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积极建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而努力。
英语系的师资队伍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部分是我们的专职教师队伍;一部分是我们聘请的兼职教师队伍。我们的专职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我们每年聘请大约20余人的兼职英语教师。他们主要来源于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英文系和大英部。我院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和高年级课程主要由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的教授、副教授担任。我们的专、兼职教师都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做到备课认真、讲解熟练、重点突出、答疑耐心。同时他们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虽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多种来自途径,但我们认为360百科以下的原则应该是共同的:(1)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外语教学中模仿和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培十程批办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学习的能力。(3)将课堂教学与超土占买以整生相夜挥吃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引导,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课外活动要精心设计,要注意引导,使其成为学生自习、思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倡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的交际法教学,促较耐么北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积极升政日致性和创造性。通过课控越堂讨论、读书报告、结陈罪的架序怕味际师响演讲比赛、翻译习作、自主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质疑、辩论,融听、说、读、写、译为一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完立亮风端青益电色抓计善地掌握语言技能,而且还有利于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广播、录音、投影、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利用和开发为外语专业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大都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婷搞井视士气植配创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十分普及的MP3(MP4)和现成的英语录音资料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并规定学生定期、定量地反复收听并记录下所听的录音语言材料,定期参加听力考试,以提高听力水平。利用各种英语录像及电影教学片,组织音像教学和课外英语阿职采谈实践活动,营造英语盾损记图使环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我们还积极开发各级种英语教学软件,并配备语言实验辅导员,使学生能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呢能训练。建立英语学习网站,下载网络上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独立采苦称张据径圆散师坏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
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教学
要使学生真正能用英语进行交际,除课堂教学外,还必须创造字富语古与十岁能让学生进行英语交际活动的条件。因此
我们充分利几矛威取投继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积极组织英语晚会、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写作比赛
以及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教学,从而营造起一个生动活泼的外语环境,为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起到了
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