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集》是青年诗人许峻榕的处女作,2002年11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燃育假进。该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周玉清作序 。
许峻内英穿阿海搞甲司朝依木榕同志辛勤笔耕的《雨花集》将要出版问世了,这是一件好来自事。我虽然认识许峻榕同志不久,但却为他孜孜不倦,辛勤笔耕,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动,所以他请我写序言,也就原意为问缺愿协权己谓渐鱼介他尽一点微薄之力。
许峻榕同志出身于三台县农村,中小学也是在农村360百科就读的。从小生活在劳动人民当中,正如南宋诗人范成大诗所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小与劳动、劳动人民结下了十分浓厚、血肉交融的不解之缘。所以在他的诗中,处处流露出对劳风翻保机动、劳动人民的关切和热爱。"万类经雨欲抽绿,风雨不止忧人家","鹭翥玉溪上,鱼翔碧水中。稚麦破土秀,烟橘万点红","一湾春水绕林间,几户人家忙耕田。最是多情桃花雨,随风吹落到客船","田家市橘火,古镇人车喧"等等,都极有生活气息。特别是对家乡的青山碧水,更是充溢着热爱之情:"三月寻芳踏岸行,晓风细细落花轻。喇叭声下蛙声起,含烟郪山醉杀人","郪山卷涛拍碧空,层林次第满秋风。深冬不凋凤凰树,山人四时画屏中。"在朴淡自然中,不饰藻丽,而映穿射出对家乡红树青山、一草一木的无限喜爱之情。格调高古,出语天然,充容裕如地道出了心中独特的感受和浓厚的情感。卜子夏在《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散唱技妒第布十巴字或来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许峻榕的诗也许正是因为志和情,而使浑朴天然的音韵出于胸臆,是它能够感动人的原因吧!
他以后在段应根低与和雷打政府部门工作,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广泛地接近现实,深入生活,了解到许多民间疾苦和复杂的现实情况。这不仅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更给他以展现诗歌才华的机会,写了不少感时伤事之作整职。如《下岗女》:"巧手曾抛万重梭,织得素练绕银河。而今机杼生黄锈,空抱绝技垂泪落。"《忧思》:"时事纷纭国运哀,更忧范阳动尘埃。王公歌舞转星月,千金散尽在瑶台"等。图司次业势盟也满怀豪情地写了好些揽胜感兴之作:"万顷玉镜或类立帝须多七觉抱汀洲,山色如黛月如钩。浩渺烟波通幽处,谁家又起凤凰楼","长桥飞跨山河影,高楼直插云天新"等,用管部诉防少九饱醮激情的笔触,对祖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裕,充满欣喜之情而浸润笔端,溢于言表。
他写诗的路子较宽,题材较为广泛。有的讴歌党和主草片犯至并你深五价杆领袖的伟大,有的吟离之明同学有参远颂港澳回归,有的怀古,有的即事方欢包防抒情,有的友朋赠答祖前石集城张品,有的关怀时事,鞭陈席乙磁溶谁探课打歪风邪气等等。
更为可喜的是:他从小热时小欢怕眼记欢则继爱中华传统诗词,从小就在诗词的海洋中徜徉,十二岁已开始进行诗歌创作。而且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满足于传统诗词对内容的束缚而有背受找之自己新的见解。姑无论这种见解轻刘光取利风是否正确,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就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而言,是应当得到肯定的。所以他的诗,不受近体诗格律的限制和束缚,对词,也多为自创体,而不用原有的词牌。认为古体诗词应当向现代诗歌靠近,并创作出了许多颇有内容的现代新诗。
周 玉 清
2002年6月于绵阳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涌现出无数的诗人、词家。有的人名字已无从考证,却将自己不朽的诗篇留给了来者。正是他们沿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不断耕耘,才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诗篇。
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当代中华诗词,中国诗歌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就体裁而言,先后出现了四言、骚体、五言、七言、律绝、词曲。诗词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走向成熟。到唐代,中国诗歌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不论中国诗歌体裁和语言如何变化,它都同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有着必然的联系,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二十世纪初期,在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爆发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几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言文,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寿终正寝,白话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语言。一批新文化运动先驱,开始学习和借鉴外国诗歌形式进行创作。从此,中国诗歌逐渐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条河流,一条是中国传统诗词,一条是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现代诗歌从产生时起,就采用白话入诗,加上新文化运动先驱的推崇,很快普及开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占统治地位的诗歌形式。相反,中国传统诗词则由于语言和形式守旧等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传统诗词,面对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特别是社会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怎样适应时代,贴近生活,走向大众,是每个传统诗词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诗词刊物异军突起,诗词变革日益成为诗词界的共识。中国传统诗词要在现实社会中传承下来,必须向现代诗词发展。语言上大力提倡文言和白话相结合,逐步实现诗词语言同现代文学语言接轨,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内容上贴近现实社会生活,不断扩充题材领域,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形式上敢于打破传统诗词格律的束缚,有意识地推陈出新,创造适应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趋势的自由灵活的诗词形式;音韵上大力提倡新声新韵,用普通话音韵进行诗词创作,同时认可地方语音创作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传统诗词不断向前发展。
我所创作的诗词,正是基于上述艺术追求而作。作为传统诗词的一种艰涩探索,有的作品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不为社会所认同。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求索之路,就决心一直走下去。我坚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要正确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创作出艺术性、思想性较好的作品,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所接纳。因为追求自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那些束缚社会前进的陈规,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沙河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不期待有什么作品名世,只希望自己成为中国传统诗词发展道路上的一粒铺路石,哪怕被历史的车轮碎身为沙尘也无须悔恨。
作 者
2002年5月于绵阳
第一辑 现代诗词卷
序/(周玉清)1
前 言/ 技布东技3
春 思/ 3
惦 校/ 3
夜 梦 吟/3
病 中/3
月 夜(二首)/4
瓶 花/4
忆少时盛夏夜纳凉/4
上班途中/5
登楼远眺/5
涪关望月/5
三九送家菱入园/5
歌 女/6
痴 情 序括选井娘当内郎/6
秋 意/6
家菱四岁生日/6
澳门回归夜/7
桃 扇/7
归 思解井逐派信扬临影宜/7
聚 会/7
秋 雨/来自8
夜 雪/8
夜 梦 诗鲁/8
忆 少 游(觉谓皮纪角心二首)/9
咏 脐 天水兴维橙/9
寄三江客/10
富 乐 阁/10
咏 橘/10
东宣即景/11
村 童/11
望南郊感怀/360百科11
东岳庙滞憩/12
夜 兴 诗/12
赠王晓明/12
月夜感怀/13
山 景/13
游富乐山闻晓玲香君迁陕西/ 13
游 子 吟单油活轮目看攻/14
静 夜 思/14
中 秋 夜/15
无刑离举抗味额赶制初游富乐山/15
为家菱周岁庆宴而作/专映两16
初冬归故乡访旧不遇/1另激苦乱哥英食续送断攻7
卯时辞故乡返绵与侄同行/18
中秋造弟夜宿小枧/18
题绵州同学双华试会/19
春 风 吟/19
款维末映范克空乐训犯望 郎 归/20
感治吏歌/ 20
夜梦访郪山隐者/21
夜 不 寐/22
食越王楼歌/22
雪 鸟/23
题 画 诗/ 23
归 家/23
梅园送别林/ 23
秋 雨/24
夜深而作/24
怀 乡/ 24
三月归故乡朝行/24
阳台小景(三首)/25
迁 新 居/ 25
下班归家途中/26
途中偶成/26
夏夜晚行/26
夜 雨/ 26
夜深感时(三首)/ 27
城东即景/ 27
夏日即景/28
迎 春 花/28
游 园/ 28
安昌江即事/28
冬 夜/29
涪城朝事/29
室中偶成/ 29
绵州东郊暮游/ 29
二月夜雨/30
清明归家夜事/30
祭 事/ 30
步清古度韵/ 30
初秋暴雨/ 31
秋登角楼观打鱼/31
朝登若角楼闻号/31
施期减松在导安昌江观打鱼/31
入谓把明著烧深秋观古郪山人采莲(四首)/ 32
冬令信步诗/ 33
春 游/ 33
月 季/33
踏 青/ 33
郊 围天轻针念投计的曲多的原/34
玉江即景(二首)/ 34
涪城晨咏/ 34
邀友游富乐山即兴而作/35
游 圌 山/ 35
下 岗 女/35
黄昏溪边即景/35
忧 思/ 36
江岸即景/ 36
忆 长 征/ 36
初 春/36
暖 冬/ 37
春日登安州浮山赏菜花/37
阳春三月重游富乐山/37
暮 春 寒/ 37
四月夜初闻春雷(二首)/38
涪关秋夜月/38
初夏夜深即兴而作/38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二首)/ 39
夜 雨/39
六月重返东宣校园辨桃/ 39
农历七月十三回东宣所见/40
春 日/ 40
春 夜/40
无 题/40
冬 日/ 41
作诗有感/ 41
春 日/ 41
郪山春景/ 41
游 园/42
江城即景/ 42
岸 柳/ 42
夏日阵雨/ 42
望龙门山/43
盛夏喜雨/ 43
倩 女/43
乡 思/43
望 归/44
东宣夜事/ 44
题绵州东湖/ 44
题鲁班湖/ 44
鲁班春色/45
采 茶 歌/45
中 秋/45
赠 陈 老/ 45
送 客/46
农 家 乐/ 46
夜 读/ 46
白 水 湖/46
作文有感/47
春日偶得/47
春 日 诗/ 47
游武陵源黄龙洞/47
张 家 界/ 48
天 泉/ 48
江村即景/ 48
四季花诗/48
咏 花/ 49
小园即景/ 49
咏 柳/49
读诗有感/ 49
韶 山 冲/50
题财三班同学会/ 50
郪山春日/ 50
小镇望月/ 50
秋 园/ 51
车过淯溪/ 51
蜀南竹海/51
仙 寓 洞/ 51
潼 川 行/ 52
无 题(三首)/52
郪山雨晴/ 53
云 台 观/53
故乡感怀/54
游富乐山晚归/ 54
登富乐阁怀古/54
新 春/55
左绵即景/55
吊 邓 公/ 55
赠遂州同窗/ 56
东岳庙夏夜赏月/56
秋 逢/ 56
游遂州广德寺/57
十二月二十一日论诗感怀/57
月 季/57
江 村 行/ 58
题安州诗友聚会/ 58
赠张清儒先生/ 58
春日与诗友游安州浮山/59
冬游西岭/ 59
忆别晓明君/ 59
滨河夜景/60
建党八秩周年感赋/60
客居东宣有作/60
游鲁班湖道中/ 61
东山游子/ 61
赠赵小兰/ 62
赠 凤 君/63
天 歌(二首)/63
咏 古 郪/ 64
深冬丽日感遇/ 65
少 年 行/66
登楼赏雪歌/66
夜 兴 诗/67
桃 花 吟/67
圆圆行(并序)/ 68
吏 门 行/ 71
酷夏浴石河堰歌/72
感事抒怀歌/73
春日邀晓明君东宣垂钓/73
仲秋夜与友相聚歌/74
田家农事/74
聚北山农家送别晓明君/ 75
仲秋憩东岳庙歌/ 75
题梦伶园茶庄/ 76
题烛光故事会/76
提 亲/77
夜宿北川猿王洞风景区遇雨/77
屈 原/78
乌 栖 曲/78
小儿学书/ 78
中 秋 月/ 79
中 秋 月/79
王女琴思歌/ 79
校 客/80
秋 意/80
忆 故 园(二首)/80
泽 东 国/81
阳台小景/81
咏 秋/81
香港沧桑/81
百年回归/ 82
晓 眠/ 82
蜀 川/82
中 秋(三首)/83
望 君 山/83
涪 城 吟/ 84
逼 赋/ 84
醉花阴/ 85
故 园 吟(二首)/85
涪 关 吟/86
惜 春/86
感 春/ 86
游富乐山/ 87
感 文/ 87
醉 凤 凰/87
夜半感怀/88
送 春 愁/ 88
富 乐 春/ 88
梦 归/89
春 江 岸/· 89
正月初五东宣校园观桃/89
春 愁/89
海 棠 园/90
晓岸即景/ 90
春 梦/90
绵 州/ 90
江 春 /91
农 家/91
玉 楼 春/91
深山夜雨/92
醉卧夕阳/92
得暇垂钓/ 92
乡 思/93
题 绵 阳/ 93
伤 怀/ 93
暑 夏/94
客 居/94
随 句/ 94
山村即景/95
第二辑 现代诗歌卷
小 河 边/99
雨 晴/101
耕 耘/102
雨 季 /103
小 鸟/104
折断翅膀的柳树/105
七月的游泳池 /106
诗 笺/108
镜/109
白 龙 洞/111
故 乡 路/113
城市与农村/115
诗 魂/116
春天里的诗神/117
海贝之死 /119
乡 情 /121
恋人,我该对您说些什么 /122
墓 碑/125
秋 风/126
静/127
历 史 /128
雪 花/129
爱 情/130
致晓明君/131
我的家乡是绵阳/132
绵阳之夜/133
我们的家乡多么富饶/135
奋进之歌/136
相思站台/137
请把烦恼忘掉 /138
土家民歌/139
走进张家界/140
雨中六一节 /141
独步雨中/142
山乡春雨/143
飞 翔 /144
淯 溪/145
冬季的竹海/146
太阴礼赞/147
绿 头 蝇/149
小 船/150
春天的脚步/151
思 郎 归/152
附录:许氏十三韵/153
后 记/177
仲春夜与友相聚歌
(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六日)
生来傲骨凡尘间,浩气凛凛心坦然。
胸怀壮志穷四极,狮困笼囚空悲叹。
世事纷纭碎苦心,国运岌岌思人贤。
但得清洌和根煮,何须瑶池共仙餐。
昭华随病付流水,事业无成愧人寰。
微躯沙尘复何求,心底无私天地宽。
田家农事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
四月郪山大麦黄,东风送暖归故乡。
无名野花满荒径,翩翩蛱蝶田中央。
春江流水无日尽,农家耕耘四时忙。
壮男背井打工去,健妇抛家走他乡。
麦田熟透老翁收,油菜如金小儿藏。
忙完小春忙大春,种罢山谷复山岗。
收得五谷饱我饥,挣来银钱纳赋饷。
聚北山农家送别晓明君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泥泞曲径通幽处,翡翠桃林一色青。
茅舍数间落碧海,时鸟几只争树鸣。
婉转淑女沏春茶,故人解诗耳目新。
长歌归来天欲暮,宴罢惜别有雨星。
他日晓明春城去,寄书应见雁南征。
仲秋憩东岳庙歌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三日)
八月秋高云飞扬,陌桑正肥桐叶长。
翠微四合护幽镇,清溪蜿蜒下潇湘。①
平畴稻菽铺金甸,西岭北转翠绿间。
屏风千叠张云锦,道入巉岩空人烟。
我持长竿坐盘石,钓得螃蟹兼河鱼。
长风吹浪拍岸草,白鹭飞过汀洲去。
忽闻隔江踏笙歌,田家出工拾稻禾。
笑语翻飞汗珠下,铁臂转轮金粒脱。
【注释】①潇湘:潇水和湘水流至湖南省零陵县合流,称为潇湘。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地区。
泥水乱溅湿面颊,旋风卷地飞草末。
人随山月向江村,余亦收竿归屋门。
星月黯淡影萧然,唯有渔灯照空明。
题梦伶园茶庄①
(一九九九年十月三日)
金秋送爽入梦伶,玉杯茶香共云生。
八方佳朋来相会,往来笑谈情亦真。
良夜乘舟啭莺语,东风一帆始见君。
题烛光故事会②
(一九九九年十月五日)
琥珀玉杯茶沁心,小屋恰似三月春。
柔情如水有白伶,风流倜傥梦先生。
烛光照屋窗外明,故事缤纷倾耳听。
叹浮生如梦在红尘,清茶一杯识知音。
羞杀他名利场中人。
【注释】①梦伶园茶庄:在绵阳市南河村。②烛光故事会:一九九九年十月,梦非和白伶在梦伶园茶庄举办烛光故事会,吾应邀参加。
提 亲
(二〇〇〇年一月六日)
门前竹子排对排,李家阿婆提亲来。
头上戴的花帽子,脚上穿的花花鞋。
张氏三爷不嫁女,桌子板凳起萩苔。
夜宿北川猿王洞风景区遇雨
(二〇〇〇年六月十六日)
长夏驱车入北川,山径逶迤四百旋。
巉岩十万八千丈,鸷鸟奋飞难追攀。
刀砍斧削绝壁立,危峰挺拔飘渺间。
我来正逢时雨节,清飙携雨入夜还。
朝云暮雨一时发,千岩万壑响流泉。
卷地风来骤雨住,不见碧山见层雾。
林鸟呼伴绕云飞,应到高人濯足处。
长风吹云下界来,屏嶂千叠宝扇开。
淡者如纱浓如墨,纷纷飘洒上楼台。
俄顷雨意荡然收,白莲浮出玉梢头。
摸岩抚壁天际去,冥冥碧落尚飘悠。
问君山行几多愁,荡涤尘心自芳洲。
觉道何须谒蓬莱,此间风物足勾留。
屈 原
(二〇〇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楚天愁,楚天愁,潇湘青山亦白头。
可怜汩罗江中水,至今悲咽断肠流。
乌 栖 曲
(二〇〇一年八月二十二日)
巴蜀才子无所思,挑灯垒城五更鸡。
娱兴未尽天欲曙,犹思佳人伴歌舞。
露水鸳鸯春宵度,家中儿童不读书。
满腹经纶又何如!
小儿学书
(二〇〇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暑气消退秋风凉,吾家小儿入学堂。
北街购来小书包,南市买得笔墨香。
五载辛酸终有慰,学海无涯岁月长。
但愿吾儿效当年,勤奋耕读播芬芳。
事如朝云暮忽雨,长江后浪推前浪。
中 秋 月
(二〇〇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中秋月,中秋月,月明中秋伤心色。
郪山迢迢月光满,天涯游子断肠客。
中 秋 月
(二〇〇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中秋月,盈盈挂天上。
故乡望月载歌舞,天涯望月思故乡。
人事沧桑催人老,月明中秋多悲伤。
莫望中秋月,望之断人肠。
玉女琴思歌
(二〇〇一年十月三十日)
富乐翠色绕碧湖,金菊含烟凝仙露。
玉女抱琴若有思,寂寞无声秋风里。
谁题琴思岩石上,出没绿水烟波旁。
青春佳人不知愁,嬉逐石舫醉湖楼。
竞相合影玉女台,春风得意笑颜开。
玉女愁思化为石,佳人行乐当节制。
时季循环无穷矣,岁月飞逝东流水。
玉容花貌不可恃,须臾便成白头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