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陈岐岱

陈岐岱,吉林大学教授, 1976伯缩许年生,2005-2006日本大阪市立大学JST-PRESTO来自项目博士后;20船条定题众空活白石06年作为吉林大学的学术骨干引进,为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授。

  • 中文名称 陈岐岱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76年
  •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职称 教授

人物经历

  1994-199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士);

  1998-2004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

  2004-2005中国科学院化学研来自究所(助研);

  括初确记烟2005-2006日本大阪市布满田著火立大学JST-PRESTO项目博士后;

  2006年作为360百科吉林大学的学术骨干引进,为集关课海贵有落从亚政显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授。

研究方向

  探索微纳光子、光电子技术尤其是飞秒激光微纳制备技术在三维光子集成、纳米机械与纳米力学、微纳米光机电系统、微电材料器件的制备与系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使用飞秒(10-15秒)超短激光脉冲,草纸加厚八里常装安到安以单光子灵敏度在单分子尺度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氧号施动力学,以及半导体和聚合物光电、微纳结构与器件的超快动力学。

人物荣誉

  2018年8月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通会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其中陈岐岱研究领域的《飞秒激光微纳加工》项目在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内。

主要贡献

  在博士期间搭建了三套不同的声致发光装置;并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声致发光装置,单个光脉冲强度比其它声致发光装置提高了6个数量级;首次得到了声致发光中的单个光脉冲的时间分辨光谱。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建立了一套可见-近红外来自飞秒瞬态吸收和一套360百科纳秒闪光光解装置;采用主动控制激光重复率,单脉冲检测的技术在瞬态吸收系统中达到了1/100000的超高灵敏度;参与了中国科学院仪器研制项目-高光谱分辨率飞秒时间分辨拉曼光谱仪的研制。在日本工作期间主要负责搭建了一套脉冲宽度10飞秒的非共线光学参呼与间量放大器系统,参入了建立一套具有皮秒分辨的双色电子延迟泵浦-探测实验装置的工作,从而能方便地得到了跨越时间尺度从皮秒到毫秒的动力学数据;在这些装置上进行了光合作用中的色素-蛋白复合体中的能量传递和电荷转移机理的研究。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夜的黑暗
下一篇:恰似青青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