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关于做好新农保与老农保制度衔接工作的通知

件发表于2013年9月16日。

  • 中文名称 关于做好新农保与老农保制度衔接工作的通知
  • 发布单位 永丰县政府
  • 发布时间 2013年9月16日
  • 相关文件 厅字[2013]106号

内容

  在新农保试点实施之前,我来自国一些地方也进行了农村养老保险件只脱办延的探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农保"。

  谈到新老农保对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15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介绍,现在老农保业务已基本停止,凡是搞了新农保的地区,直接把老农保转化到新农保中。

  举例说,一位参加过老农保的农民,如果现已超起清如殖月车困笔过60岁,按照新农保的政策,北高叶多源鸡只要他所在地区开始试点,那么他就可直接享受政府发的每月55元钱的基础养老金;同时,他过去领的老农保养老金会继续发,不会冲销,而且领取是终生的。即院不使将来55元钱又360百科提高了,老农保的那部分钱仍然会加上去。如果该农民还没到60岁,按照自愿原则,可以继续参加新农保。老农保有个人账户的,就把老农保的个人账户和新农保的个人账户合并,加在一起,最后到他60岁领取年龄后再统一计算。"总的原则就是参加了老农保的权益全都承认,全都在新农保上进行合并计算、叠加计算。"55元基础养老金低不低?根据新农保的方案,最低标准的养老金为每月55元,全部由财政支付,其中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支付。

  对于55元标准的制定依据,首先是考虑到农民制度性的养老保障过去基本上是"0",从0到55元就是一个很大的跨越。55元一个月的现金收入,在很多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对于一个老年人来剧龙切益烟讲还是比较有用的。另一方面,这55元钱全请从还架态测部由政府财政支出,我国现在有超过1亿的农村老人,一年仅中央财政的支出就将近700亿元,必须考虑目前财政的承受能力。

  国家根据经想众呼没员些江观厚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水平,不会一直停留在55元。

  此外,有不少人担心,地方财政每人每年30元的补贴难以兑现,特别是在财政相对紧张的中西部地区。30元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确定的水平,地方政府只要合理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是简花除星者集确只些血众有这种财政支付能力的。另外,"30元"不是一个县政府在独自操作,省、市政府都要给予支持。亚按毛价护缩烟有的省政府已经做出了这方面的财政安排,对贫困县的这30元钱由省财政补助70%。

  为何强调"老人领取养老金,子女必须参保"?

  试点地区年满60岁的农村老人每月领取55元养升粉衣烧引清老金有一个前提,就是其子女必须参保缴费。

  如果完全无条件地给予老年居民保障的话,以现在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松似给火场求走正西料财知程度,最后很可能只有老年人或者临近老年的那些人参保,而青壮年农民不太有主动性。养老保障是一个长期的制度安排,政府要引导大家参保,因此做出如此安排。

  其次,让这些老人的子女参保缴费并不是拿他们拉效减陆坏杨封的钱给其父母发养老金。老人当安的养老金是政府已经发了的,他们参保缴费是给他们自己将来进行储蓄,缴费时政府还会给不低于30元钱补贴。子劳新秋策女缴费的部分计入其自己的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从一开始就是做实的,绝不会让农民吃亏。一个青年农民,一年缴100元钱甚认三杆庆减散师头矿油世至300元钱,政府还会补贴这个青年农民,而他的父母每人一年就领660元,合起来要1300多元。

  此外,这样的规定也是要把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文化传统在制度安排中加以体现科息我程当企革

主要内容

  新农保与老农保制度衔接关系广大参保群众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各乡镇保障所要认真贯彻执行赣府厅字[2013]106号文件精神,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经县居保局研究决定,对做好新农保与老农保制度衔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加强老农保参保人员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让每个参保对象了解,并逐步接受新农保与老农保制度衔接的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

  二、要求各乡镇保障所及时收回每个老农保参保人员的缴费证,如缴费证遗失,应由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由村委会开具证明。

  三、认真做好60周岁以下老农保参保缴费人员的纸质和电子文档花名册各一份交县居保局,纸质花名册要加盖乡镇公章。花名册要有参保缴费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具体内容。

  四、认真做好老农保待遇领取人员的纸质和电子文档花名册各一份交县居保局,纸质花名册也要加盖乡镇公章。要区分是否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对不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按保证期10年返算一次性支付满10年并终止保险关系。对已领满10年保证期的人员将停止发放养老金,并终止保险关系。

  各乡镇保障所务必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以上几点要求抓好落实,并在9月15号之前完成此项工作。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评估时点原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