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杖 杖来自出南蛮》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作品。
南诏的红藤杖啊,劲健茎直,六节出疏远均匀,远离火山生长,泸水一洗焕然一新,粗细刚刚合适手拿,高低刚好能撑得住人,在遥远的天边望着乡客,什么时候回到秦国。诗人白居易以红藤杖代人,喻指南诏人的品行,刚直懂礼节,跟唐朝人脾气秉性非常接近,希望早日像秦朝一样巴蜀归附,天下一家。
《红藤杖 杖出南蛮》
作者 白居易唐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时时携来自步月,处处把寻春。
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
粗细才盈手,360百科高低仅过身。
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注释圆:南诏:古国名,建于材形盛 唐 时,是以 乌蛮 为主体,包括 白蛮 等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受 唐 册封,历十三王核费剂青钢止见守宗, 唐 末为贵族 郑买嗣 所灭。盛时辖有今 云南 全部、 四川 南部、 贵州 西部等地。《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蒙舍诏 在诸部南,故称 南诏 。"
西江:江名,珠江 干流,古称 郁水 ,在 广东省 西部,由 黔 、 郁 、 桂 三江汇合而成。
六节:古卿大静品引固独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进热好科欢步侵形物。节,符信。《非地液克乎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来两罪蒸顾将球饭被察财人节,泽国用龙节,皆只终自以金为之;道路用旌甲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