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芝罘日报

1907年10月29日,由日本人桑名贞治郎(又名桑学海)与中国人王子雍、李循芳在烟台合办。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苛约,市民对该报有排阅情绪,于是王、李与桑名贞治郎拆股,另立《芝罘商报》;《芝罘日报》仍由桑名贞治郎主办。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爱国情绪高涨,《芝罘日报》经营情况日下,由王所钱营色少爱宗儒纠资接办,"七七事变"爆发后停刊。

  • 中文名 芝罘日报
  • 诞生 1907年
  • 提出 桑名贞治郎
  • 年代 清末
  • 日期 10月29日

  芝罘与《芝来自罘日报》创刊时间考(原名:一张报纸背后的阴谋)

  文/滕长富、滕天宇

  芝罘,因中国最大的陆连岛--芝罘岛而得名,现为烟台批探表大量助联度亮市一个区。历史上该地归福山县管辖,烟台建市后芝罘360百科成为中心区。这里不仅聚集了奇山所、毓璜检周何宗林固范唱顶、烟台山、使馆区、东西炮台等众多自然与人文一培及首织著系看看体误体的城市地标,亦是中国最早与外洋通商的重要口岸之一。烟台开埠以后,使得这个原本安静的海边小城变得更加繁华热闹起来。

  "芝罘"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在其使用时间上民间多有争论。日前,笔者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芝罘辩证》的文章,作者通过大量的资料论证"芝罘"与"之罘"起知耐状独对始与渊源,读罢受益匪浅!文中这样写到:"早在清朝初年,之罘与芝罘就已经通用,不过,一直到宣统三年支河意需温友的小学课本,仍作"之罘",明确作"芝罘"是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地图上。"而另外一篇文章中也有类似论断,只不过在时间上较前文晚了许多年。该文以物证汽席调显内歌够婷财状论述:"'芝罘'叫法已经有了好长的历史,询问起来没有一个较为确切的答案。最近得到两张1934年出版的《之罘日报》,看报头明明用的是"之罘",耐解间定顾在报纸上广告中"之罘大戏院"的名字亦非"芝罘",可见当时"之罘"的地位一点也没路飞有动摇。这样说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突督练分练益曾白够形据少在公众场合的行文,"芝罘"还没有露面,可以说,"芝罘"一名,最早也只能出现在上世纪的30年代末期。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笔者所藏一张宣统二年出版的《芝罘日报》上,就为上述两位作者关于"芝罘"一名论断提出新的依据。

  这张出版于宣统二年七月十五日(注:农历1910年7月15日)的《芝罘日报》为第885号,报头"芝罘日报"隶书写就,两侧绘有二设报受聚渐龙戏珠图案,下端为报身考社地址:本报开设在烟台安仁街毓材学堂对门。创办人为日本浪人桑名贞治郎(中国名:桑学海)与上海允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山东总经理王子雍等,主应秋况名煤革笔秦倬云。该报为日报,礼拜日停刊一天。对开四页(版),皮纸铅印,亦曾出版过对开八页(版),四开二页(版),附张。

宁补另海四列孔建  该期所载内容大致如下:第一页(即头版)与第二积明气期矿在啊围身但页为本地与津沪广告,第三页为省内与本埠新闻,主要载:登州《新太守光裕奉御安民》,莱阳《石榴社长自尽》。第四页为宫门抄,时评,时事要闻等。主要载:《闻中国商人有发明空中飞船者,又有发明无线电术者》谓,中国人心思灵敏不在各国之下信然。然西人遇事精益求精,不以一得自炫,西国政府优待制造专家,奖励之补助不遗余力,此我中国不得不西人以独步也。文中所提及发明空中飞船事,即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市附近的派得蒙特山丘上试飞,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另外,笔者注意到在这张《芝罘日报》报眉处,不仅刊载有宣统二年七月十五日年号(宣统二年七月十五日),同时还出现两个日本明治年号。这两个年号一个是"明治四十三年八月十九号"(注:该日期即公历1910年8月19日,而农历则是同年7月15日),另一个则是"明治四十年十月二十九日第三种邮便物认可"。很显然第一个年号系本期报纸当日发行时间,而第二个年号则是《芝罘日报》在日本本土注册登记手续。在旧中国,一般报纸登记形式都写"大清政府或中华民国邮政局特准挂号认为新闻",里面并不显示注册时间,而《芝罘日报》则清晰注明核发日期。出现在报眉的这两个日本年号,一方面证实该报为日本人所办无疑;另一方面,这个"明治四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即公历1907年10月29日)"是否与《芝罘日报》的创刊时间有关呢?目前在现有的新闻史料中,对《芝罘日报》仅介绍其创办年份(即1908年)并无具体出版日期。但这个年份(1908年),是不是前人"想当然"的结果也未可知。笔者依据《芝罘日报》在日本登记注册(明治四十年十月二十九日)的这个时间,再对应报纸发行的期数(第885期),同时刨除逢周日休刊一天,三者合一计算后得出如下论断,即:"明治四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即公历1907年10月29日,农历1907年9月23日)"就是《芝罘日报》创刊时间,而非现今资料中所记载的1908年。由此,我们从这张宣统二年出版的《芝罘日报》上得出两个结论:一,"芝罘"一名并非如上两文所述,而是从1907年就已在报纸上公开使用。二,这张1910年出版的《芝罘日报》的现身,对于其创刊时间给出了具体答案。

  《芝罘日报》在创办初,印量大约维持三、四百份之间。虽然同时开设有芝罘印书社承揽印刷业务,但终因经营不善,辛亥革命后,报社转卖给日本驻烟台领事秘书王宗儒。王接手后《芝罘日报》发行量逐渐扩大,期间增扩为对开八版,报头亦更换字体由"芝罘"改"之罘"。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该报即停刊。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任何侵略都远比不上"文化侵略"更令人触目惊心。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作为教化、麻醉思想的工具,列强纷纷在各地创办报纸。而《芝罘日报》,即是日人较早到胶东半岛实施文化侵略的报纸之一。笔者在资料上曾看到过一组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数字统计,从1897年到1938年,仅日本在中国出版报纸就达45种之多,这里面还尚未计算日伪汉奸报纸。而这张《芝罘日报》创办之初,日本浪人桑名贞治郎便倚仗驻地领事馆撑腰,无论报纸注册备案还是挂号发行,均肆意妄为无视大清报律。日本领事馆在照会胶东道尹交涉员时骄横地称:"《芝罘日报》尊奉本国(指日本)法发刊,为本国新闻事业,不受贵国报律之制裁。"此事后来闹到北京,最终还是以清政府妥协告终。由此,日本对我实施"文化侵略"的嘴脸可见一斑。然而,目前很多资料上说,《芝罘日报》是一张同情"同盟会革命党人"的报纸云云,现在来看也不过是"司马昭之心"罢了!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鱼拼图
下一篇:炫酷手机铃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