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克陶胡(1864-1922) 。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孛儿只斤氏,台吉出身。
优情背独维著陶克陶胡生于1864年(肥初香船鲁轮杂渐黄同治三年),出身于毫克台吉(即来自无随丁、家奴,财产也不多的四等贵族,俗称"穷台吉"),郭尔罗斯前旗(今360百科属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部的塔奔塔虎人。全家皆以务农为生。
他的家乡二龙索口(今木头二库)、赛音和硕和塔虎一带土地均被王府全部出放后,本乡除脚三种格望供头放结蒙古民众一致推举他为代表,请求王府停止开放土地。但他一进王府,就遭到管旗印务协理土普乌尤图(俗称包老爷)的拒绝,并责骂他无事生非。当陶克陶"欲冲进正堂与王爷说理时,结果被府丁把他拖进大伙房","被毒打了五十棍",并立即将他赶出王府。
陶克陶胡于是约定族兄义弟24人,策划武装起义。1906年9月23日凌来自晨,陶克陶胡带领他的三个儿子(德力格尔23岁、乃玛21岁、努特克图19岁)和亲族乃旦扎布、哈达、扎木苏、富桑等8人以及义友赛吉拉胡、那顺巴图、额尔德尼·达赖等32人,宣誓起义。并当即向二龙索口垦务局进发。二龙索口地处塔虎努图克(乡)之交通指视坐制龙历要道,有办理垦务的清朝官吏和护卫的王府旗兵20余名。天刚亮,起义队伍迅及包围垦局,陶克陶胡命长子德力格尔、次子乃玛腰揣短枪,以寻马为名首先闯入院内。随后,他带领队伍涌进垦局院内,一枪未放,迅速缴获了王府旗兵的武器和垦局放地账薄文件,一举砸了二龙索口垦务局,取得了抗垦斗争的初步胜利。陶克陶起义队伍占领二龙索口垦务局后,于次日夜间,直奔郭尔罗斯前旗与达尔罕旗交界处的毛道吐地方。距毛道吐西北约300华里的卜敦宝力嘎(今突泉县附近),设有垦务局。于复土存马员罪宜效殖是陶克陶率领队伍"一夜飞来,将垦局砸烂,杀了垦务局的官员"之后,"又两终伟王都神速地退回本旗,在人烟稀少的昂格来、达尔罕一带隐蔽起来"。窥视360百科官府动向,力图再举。
不顺刑罪我孔装让调府久,陶克陶胡率领他的起义军,重整旗鼓,开入洮南、靖安一带与与绰克达赉领导的武装起义军等互为声援,联合进行抗清商汉请问尔斗争。据徐世昌奏报:奉省"西北边境一带,地属蒙疆,径路分歧,最为盗贼出没渊薮,彰武县境,有蒙匪白音大来,本系巨盗六十三同党,屡犯彰武县境。入秋后,又有蒙匪套克套、胎木、牙什等,纠合大股或十余人,或数百人,窜据洮南、靖安境内,谋为不轨。虽经地方官弁、巡警、年仅备丰句章宪员绅,合力堵剿,因众寡不敌,以致西北沿边二千余里几无乐土"。清廷命东三省派重兵缩吧宗叶题定基尔状兵镇压。同年6月中旬车或前设力阶市概地星,徐世昌派奉军前路统领张作霖督饬营官蔡永镇、张作相、张景惠、马朝斌所部马队四营;中路管带马龙潭所错圆风加没简粉部马队一营;后路帮统冯德麟(即冯麟阁)所部马步四营,驰往彰武、洮南、靖安等处,"分路进剿"。从此,白音达赉所部义军的抗清斗争转入低潮。
与白音大员设见极述提达赉同时,陶克陶胡所部正活动于大赉厅、农安、长春一带,打击官商富户。1907年9月4日,多复每特见者圆孙尚钱代吉等测量地图的7名日本特务,在伯都讷吉林新军保护下,宿于盛京属开通县即蒙古莫盖图地方店内,"忽于是夜四更时分,匪首陶石(克)陶带领伙匪六七十名围店放枪",击毙1名日本人,其余6名均被绑获,缴获了"小口径毛瑟枪三杆、开斯枪二杆,子母五百个,号褂一件,号衣四件,战裙五身"。随后,陶克陶胡率领义军西去。被"松放"的6名日本人,在清军什长马占山的保护下,措源微书逃回农安县,向日造将审乐雷找各本总官高乔钱代吉、成田邵作"请作办法"。并与哈尔滨日俄两国领事官"磋商禁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按日本人的旨意,"通饬洮南、开通、安广、靖安、辽源、新城、农安、长春、大赉各府厅州县及附近防营兵一体截拿,四面兜剿",听跟银主印画沉危染妄图一举歼灭这支起义军。
但是,以陶克陶胡为领导的这支蒙古起义军,在清军的追剿下,转战东蒙古各地,到处抗击清军。同年9月间,这支起义军在奉天省开通县莫盖图升地方击毙一名深入蒙古地区绘图的日本人后,陶克陶头被包胡又"率其党目塞吉嘎等,由郭尔罗斯公旗界突击洮南府属醴泉镇地方,掳掠商民,绑缚荒局员司,势极披猖"。当"官军驰至,贼已蔓延青阳镇一带"。然后又进驻醴泉镇(今突泉县)。街上立有"德隆"商号,设有酿酒作坊的一个铺商大院内(当地人们把这座铺商都称作"德隆烧锅")。这个铺商大院周围设有坚固承月第板保住谈还的土墙,是个很适合防守的地方。是时,白音达赉经郭尔罗斯前旗,至洮南府醴泉镇,与蒙古起义军领袖陶克陶胡会合,势力复振。这两支起义军在醴泉镇会合后,即遭到清军的围攻。据记载:"九月二十一日官军进剿,贼踞烧锅围墙向外轰击,相持至夜,官军潜由西南梯肩登二念工者妈子充其波地候墙,贼始骇愕,夺路奔逃,救出被掳男女三十余人"。在这次交战中,"陶、白率部绕烧锅围墙,奋勇抵抗,展开了一场很激烈的战斗。张作霖亲冒矢火,苦战入夜,犹未侵入。不得已从士兵中选出敢死队若干人,扶梯攀垣,用排子枪来射击,陶等才开始突围逃散"。而清军在这次战斗中却伤亡了700余人。
陶克陶、白音达赉率领起义军从醴泉镇突围后,张作霖继续派重兵追击。陶、白在两棵树战役中失败后,"套克套胎木遁入索伦山中,复分其党出,踞景星镇,以为犄角",随时准备抗击清军。
1908年初,陶克陶胡等蒙古起义军进入索伦山后,张作霖亲自带兵入山追击。元月12日,清军"行至索伦山口"时,陶克陶胡等指挥队伍,"凭卡抵拒,开枪猛击",最后在清军大炮轰击下,陶克陶胡已无力再战,率领起义军"越山而逃",并在"蒙户接济、换马乘骑","是以远窜穷边",使清军不知去向。
陶克陶胡率领起义军退出索伦山后,先后转战于科右前、后旗和扎赉特旗等地,在各旗受到广大蒙古民众的同情和支持,在"蒙员蒙民通风接济"下,使他的抗清活动,"毫无阻碍"。同年2月26日,陶克陶胡队伍在清军追击下复经昭乌达盟巴林旗退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后,又同清军展开激战。在这次战斗中,部下以刘金锁为首的30余名战士不幸阵亡。同年秋,陶克陶胡仍以索伦山为据点,转战哲里木盟北部,四出流动抗击清军。1909年3月,由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重兵勾结各蒙旗王府"协同堵击",并 "严禁蒙人通风接济",使陶克陶胡无处立足。1910年4月,陶克陶胡经外蒙古车臣汗部之贝子旗(即桑贝子旗)界多罗克卡伦逃入俄境。
陶克陶胡所领导的武装抗垦起义,唤起了蒙古族人民的武装抗垦斗争。白音达赉、绰克大赉、牙什、白音吐斯等所领导的武装抗垦起义,都是在陶克陶胡起义的影响下"共同起事"的。在这次起义过程中,卷毛生铁子、巴塔尔仓、塞吉嘎、盖三省、刘金锁、白音包勒格等200余名起义首领和战士死于清军的屠刀和枪口之下,他们抗清斗争的英雄事迹,将永载近代蒙古族革命斗争的史册。
1911年12月,外蒙古独立后,由俄国回到库伦(今乌兰巴托市)。1919年,蒙古自制蒙古军首领苏赫巴托尔、乔巴山(即崔保善),发展秘密组织时,陶克陶胡和一个秘密革命组织的成员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当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去苏联请求援助期间,北洋军阀和白俄恩琴搜查革命人士时,也搜查到了陶克陶胡的头上。后来,苏赫巴托尔、乔巴山领导外蒙古人民革命取得了独立,并占领了库伦,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陶克陶胡虽有为新建立的蒙古国服务的决心和愿望,但由于病情严重,已经不能参加任何工作了(引自《陶克陶事迹》义都合西格整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陶克陶胡由于长期在病魔的折磨下,于民国十一年(1922)4月,病逝在大库伦(乌兰巴托)的公寓里,终年59岁。风葬于达兰胡尔岩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