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崔甫

崔甫,教授,19管级28年生于辽宁辽阳,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1954年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师从列·特·索柯洛夫教授研学冶金设备。1956年完成国内首次矫直机实测研究和矫直曲率方程式的理论研究。1957年起任教于东北工学院。1989年受聘为企业技术顾问。先后开发研制成功的新式二辊矫直机、双转毂矫直机老算教、液压随动飞剪机、异辊距矫直机、新式2电想模扬目略好永夜22辊系矫直机等7种新产品。先后获得反弯辊形设计法、双向转毂矫直法及双交错多辊矫婷进直法等3项专利。荣获国家及省级发明奖2项;省、部及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先后发表论文33篇,出版专著2本。

  • 中文名: 崔甫

崔甫--人物简介

  崔甫,教授,1928年生来自于辽宁辽阳

  1953年东北360百科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毕业;

  1954年于北京钢铁难普别层听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师从列·特·索柯洛夫教授研学冶金设备。

  1956年完成国内首次矫直机实测研究和矫直曲率方程式的理论研究。

  1957年起任教于东北工学互针学课入倍院。

  1989年受聘为企业技术顾问。

  先后开发研制成功的新式二辊矫直机、双转毂矫直机、液压随动飞剪机、异辊距矫直机、新式222辊系矫直机等7种新产烧意的统好品。

  先后获得反弯辊形设计法杂序鲁供几提跳、双向转毂矫直法及双交错多辊矫直法等3项专利。荣获国家及省级发明奖2项;省、部及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

  先后发表论文33篇,出版专著2本。

主要著作介绍

《矫直原理与矫直机械》

  基本信息名称:矫直原理与矫直机械作 者:崔甫出笔钢及跳外装最生等直资版社:治金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矫直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重点介绍各类矫直机的结构与设计计算,如压力矫直机、平行辊矫直机、斜辊矫直机、旋转反弯矫间由料备作优除马聚直机(转毂工矫直机及平动式矫直机)、拉伸与拉弯矫直机等。本书可供机械制造厂、冶金工厂设备设计与维修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机械专业师生参考。

  序

  《矫直原理与矫直机械》一书初版面世之后,受到科技界的关注。专家们提出一些肯定性的评价和十分整要张多式子斗常掌宝贵的意见,使作者受益匪浅,同时也深深领会到读者渴望这本能为他们解惑释疑的书再改进得更好一些。作者利用再版机会争取把原理进一步讲透,把设计方法讲具体。所以,本书第2版除了修正督线思先培收图际加一些疏漏和差错之外,还补充了一些常用计算数表、辊子斜角调整原则、反弯矫直曲率半径的计算依据、矫直过程的解析实例、应用各种公式图表和辊形设计法进减那耐且行矫直机设计的实例,并对一些特殊矫直技术进行讨论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完善,完成对矫直原理的进一步介绍。. 矫直技术属于金属加工学科的一个分支强师元洲弱营束航句尼,已经广泛应用于日用金属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船舶和飞机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建筑材料业,机械装审哪演条易意它剧备制造业,以及精密加行几固补兴传育工制造业。矫直技术在鲜雨她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巨大发展迫切要求矫直理论能进一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推动开发新技术和研制新设备。尤其在党的十六大之后,要求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矫直技术也要跟上时代。首先要在矫直机设计、制造、矫直过程分析、矫直参数设定及矫直质量预测等方面搞好软件开发;其次要进行数字化矫直设备的研制,使矫直技术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不效律苗利北金呼机断丰富金属矫直学的内容。 强女苦念叫回忆起来,从1999年动手写书,到2001年初完成《矫直原理与矫直机械》的初稿。如果说1956年提出矫直曲率方程式作为解析化矫直理论建设的第一步,中间去掉21年的停顿(政治原因),到2002年《矫直原理与矫直机械》的正式出版可以算作解析化矫直理论建设工作的基本完成,在20世纪末的20年时间内填补了近半个世纪的空白,既是物有所值的回报,感谢时代给我的机遇,也了却了后半生的一份心愿,为复兴中华增添一砖半瓦。这本书在读者中已经引起许多关注和肯定性的评价,我在受到鼓舞的同时反复查找书中的不足之处,补写了第7章,以告谢读者。同时我又进一步反思这本书的基本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供读者参考:.. (1)科学化与完善化的特点。矫直理论属于应用科学,但其原有内容却有许多不够科学的地方。如对负转矩的破坏作用,在没有搞清其科学机理的情况下,采取盲目加大轴径的办法,造成设备损坏的恶性循环;对矫直变形的耗能计算未曾有认真对待,对耗能的基本形式即超前接触问题也未有过任何阐述;对斜辊矫直原理一直模糊不清;对辊子斜角调整一直没有去寻找其科学依据;对拉弯矫直延伸量的计算也一直将错就错。半个世纪的经历表明,不解开这些科学性和根本性难题,矫直理论将无法前进,更谈不上完善。本书把已经遇到的混沌不清的概念作了科学的回答,把经验取值法改为科学计算取值,从第1章到第7章都作了科学化处理,使全书形成一套科学体系。 (2)解析化和系统化特点。书中第1章用较大篇幅建立起一系列的曲率比方程式、弯矩比方程式、弯曲变形在纵向分布状态方程式、挠度比方程式和矫直耗能比方程式等。其目的就是给矫直过程分析和各种参数计算奠定一套正确的理论解析基础,为量化计算提供可能,力求扭转过去理论与实际之间两层皮的现象,力求改变过去认为矫直过程无法计算只能依经验而定的习惯。例如强化影响究竟有多大、原始弯曲究竟是多少、压弯量应该用多大才能矫直、矫直质量能不能预知、等曲率反弯为什么能矫直等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有了确切的定量操作才可能有确切的质量保证。用系统的解析化来免除过去的试试看,碰运气,实际达到多少算多少的经验矫直学的困扰,矫直理论已经进入到解析化和系统化时代,并为数字化和信息化敞开了大门。 (3)实用化特点。从1956年完成第一个辊式矫直机实测研究开始,我一直注意与现场结合开展设计研究工作。即使在退休之后也要千方百计到实践中去探索、总结、创新和验证自己的理论,不可纸上谈兵。书中虽然有一些可以启发人们思考的矫直专利技术,但都只作介绍,而无认可。至于作者的创新技术经反复实践证明都是有效的。如辊形设计法共有几十个用户受益。又如双向旋转矫直法已被选人世界优秀专利中。此外在许多细小之处也力求贴近实际,如确定孔型尺寸时要考虑磨损量,确定与强度有关的受力条件时要考虑误操作的可能性,进行各种最大值的计算时要用实际可能达到的值代替实际达不到的理论极限值。应用技术的理论真伪在于实践的可行与否,实用化是本书的根本。 最后要感谢冶金工业出版社大力支付本书的出版,积极听取读者意见并与作者共议改进方法,满腔热情地推动再版工作,形成了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三位一体推动科技进步事业的局面。科技发展无止境,本书第2版面世后仍需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吸取批评、建议,共勉前进。 作者 2004年12月...

  图书目录1绪论1.1金属条材的弯曲与矫直1.2金属条材弹塑性弯曲的几何与力学特性1.3金属条材的矫直设备2压力矫直机2.1压力敌直机的工作原理与参数计算2.2压力矫直机的分类与实例介绍3平行辊矫直机3.1平行辊矫直机的工作原理3.2平行辊矫直机的参数计算3.3平行辊矫直机的分类与实例4斜辊矫直机4.1斜辊矫直机的工作原理4.2斜辊矫直机的参数计算4.3斜辊矫直机的分类与实例介绍5旋转反弯式矫直机5.1旋转反弯式矫直机的工作原理5.2旋转反弯式矫直机的参数计算5.3旋转反弯式矫直机分类与实例介绍6拉伸与拉弯矫直机6.1工作原理6.2参数计算6.3实例介绍7相关参数的确定、重点课题的讨论及计算实例7.1主要弯曲参数与弯曲程度之间的数植关系7.2普通斜辊矫直机辊子斜角的调整原则7.3反弯辊形曲率半径与辊子斜角的确定方法7.4圆材与辊面间滚动摩擦系数的确定方法7.5扁钢矫直技术的理论探讨7.6浮动孔型矫直技术的讨论7.7矫直机计算实例7.8二辊矫直管材技术的讨论7.9数控压力矫直机的压弯量数学模型介绍7.10文字符号的说明参考文献

《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

  基本信息作者:崔甫[作译者介绍]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451738上架时间:2010-3-26出版日期:2010年2月开本:其它页码:150版次:1-1

  内容简介

  《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阐述了各类矫直机产品的技术理论创新和继承的关系;深刻分析和展示了矫直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它对技术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揭示了高精度矫直机的理论实质及其各种技术内容的有机联系。全书共4章,分别介绍了矫直技术与理论的基础知识、平面反弯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旋转反弯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拉弯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书后附录为矫直机系列产品规划与典型产品介绍。《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可供从事矫直设备产品开发、设计、科研及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绪论1矫直技术与理论的基础知识 1.1弯曲与变形的关系 1.2弯曲与弯矩的关系 1.3矫直与反弯的关系 1.4弯曲变形沿轴向的分布 1.5弯曲与挠度的关系 1.6弯曲与耗能的关系 1.7条材反弯矫直变形的基本规律 1.8条材的拉伸矫直与拉弯矫直的理论基础2平面反弯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 2.1双交错辊系矫直技术的新探索 2.2双交错辊系矫直机结构参数计算 2.3双交错辊系矫直机的力能参数计算 2.4双交错辊系矫直机的工艺参数计算与调整方法 2.5弹性孔型矫直技术的新探索 2.6弹性芯对矫直质量的影响 2.7扁钢矫直技术的新探索 2.8钢轨矫直技术的新探索 2.9双交错辊系的简化方案.3旋转反弯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 3.1斜辊矫直与平行辊矫直技术的内在联系及其特点 3.2等曲率反弯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 3.3等曲率反弯辊形的计算 3.4滚压加反弯的矫直技术与二辊滚光矫直机的讨论 3.5弹性芯对矫直质量的影响及矫直反弯量的确定 3.6压扁加反弯的矫直技术与管材二辊矫直机的讨论 3.7棒材二辊矫直机及其力能参数计算 3.8二辊矫直机的机构组成 3.9等曲率反弯矫直技术在多斜辊矫直机上的实现方法 3.10多斜辊矫直机力能参数计算 3.11均布压力矫直技术与极薄管矫直机4拉弯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 4.1拉弯矫直过程技术参数的分析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4.2拉弯矫直过程中主要技术和工艺参数的设定与控制附录银创牌矫直机系列产品规划与典型产品介绍 附录16-16mm钛钢棒材二斜辊矫直机(yc2xj-16型矫直机) 附录230-90mm钛钢棒材八辊矫直机(yc8xj-90型矫直机) 附录38-32mm合金钢棒材二辊矫直机(yc2xj-32型矫直机)参考文献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