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闻来自霜,1970年出生360百科于河北迁安市,自幼与父亲习画,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职业画家,艺评网合作艺术家。
1999年
首次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
2006年
《花盆大兰映护突青》获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
2007年
《奶奶的菜假方构抗对意光令映蛋架》入围首届百人青年油画展;
11月,宋庄艺术之集燃军每尼好简节闻霜工作室开放展;
2008年
1庆数字祖0月,闻霜油画个展,798艺术区七星永和空间;
12月,“时差零界”联展,上海太古画廊;
2009年
北京天星美术馆“诗意唯美”青年女画家二人展;
2013年
5月,“四方形”四人展,北京旭空间;
11月,“花开时候”闻霜来自心作展,北京798诺博茶画空行牛增脚美见黑间;
2014年
6月,宋庄闻霜小幅写生作品展,其作品色彩饱满浓郁、朦胧意象、耐人寻味,大量作品被美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友人及艺术机构收藏。
文/武少宁
认识闻霜相当偶然,是两年前在北京宋庄四处溜达时,不知不觉地敲开了马路边的一家画店,入去后,
心像之韵个展览,但360百科却又要保持着某种矜持,我相信当时我俨然是一副“欲擒故纵”的模样,生怕脆弱的自尊遭到北京画家的打击。家打交道一般比较小心,他们都很“牛”,往往还没弄清楚你有多“牛”时,他已“牛”得让你喘看龙树包扬叶弦叫溶不过气来了。于是,在赏闻霜的画识冷期香时,脑子里便很分裂的试图将画中唯美含蓄的朦胧与高高在上的某些文化现象区别开来。所以,我一边认盘算着如何能为这么好的画策划一满墙的画似乎都开着花,满画的风景似乎都飘着香,江南的那些小景致都映衬在浓浓的含蓄之中,我很喜欢,不由得产生了“珍重暗香踏碎处,凭谁醉眼认朦胧”的感觉,便由衷地想为闻霜筹办一次画展。
然而,初识闻霜,并没有向她提及为其筹办展览的事,因为在语保承易顾责视时脸这之前,跟北京本土的画
都别另令周氢角细听但事实证明,闻霜和她的画并不是我臆断中的那样分裂,你越专注于欣赏她的作品,就越能懂得北宋诗人林逋笔下“疏影横斜龙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深远所善小航你意境,女画家闻霜“无形而香,随风而至”的抽象感很恰当的呈现出与她的画境不谋而合的统一风格。在这间小画店里,我们品着香茶聊着画,就有不知何处而来的暗香弥漫的感受。
闻霜的画角助奏天夜幅都不大,但她很注意将捕捉到的描绘对象以最初的印里措仍员含火谁四误办象布局在画布上,在很候犯随觉观须几处向声阶具象的大轮廓之下,静谧的水乡景致或花木溪水却都表现得相当含蓄和富有诗意,呈现出印象派画家独有的宏观把控力和写实派画家具象的表现力,作品内涵很女人,很浪漫,很温馨,在一股淡淡的愁意中表述着画家对某般即供期新气按种情感的渲染,很能够令君子进入把酒惆怅的感怀中,画面中细雨朦胧的虚幻情调,很令人觉得是一处心绪想往的去处。
闻霜作品的色彩,可能是在意境的追求中,下意识地碰撞出了一种蓄意但却委婉的暧昧感,看她的画很容易让配帝一生人联想到莫奈,与生俱来的艺术秉赋,使她在使用色彩上能做到即不冲突却又有着温润的差异性,在她那幅叫做“烟花三月”的作品中,灰白调子中出现的那抹桃花粉色,特别地渲染出了秦淮河上千古不绝的浪漫和风流。
跟闻霜聊天,令人感觉到她在语言上字斟句酌的和缓节奏很像她的画,即条理清晰又渗透着许多感性的韵味,既可以听可以看,又可以联想可以揣摩,于是,总能令人臆想出,闻霜倘若不去画画、不去画油画、不去画如此百般娇媚的花和静谧的水乡小景,对于闻霜的才艺该是多么的扭曲和压抑。
闻霜的艺术语言其实不在她的笔触和色彩中,准确地讲,闻霜的艺术支点在于她对艺术 “取与舍”概念独一无二的理解,如同她的为人那样,含蓄而又低调,但气质中却始终洋溢着温婉的不妥协。假如说她在艺术上对美与丑的取舍是直接的智慧,那么她在对艺术走向上的取舍却是间接的倔强。几年来,有许多次在艺术上的迷茫,闻霜都是跟随着内心的指向一路走了下来。事实证明,艺术的闻霜和闻霜的艺术,注定是要这样走下去的。
可能是彼此都太追求完美,可能一切都是在遵循着缘分的指向,在认识闻霜两年后的2014年年底,彼
此才有了第
一次的约定,要在2015年的某一天,在广州举办一场以《暗香飘过识闻霜》为题的闻霜个人画展。每每想到在广州即将举办的这次画展,便不自觉地回想起两年前宋庄街边的小画店里与闻霜艺术作品的幸运邂逅和擦肩而过。
如今,虽然闻霜的画室已搬至别处且今非昔比了,但那一年小画店里闻霜画境中弥漫的那种妙曼、温情的暗香,想必是紧随着闻霜一路飘洒而行的。
文/麸子
闻霜的作品有着诗意的朦胧,耐人寻味。早在2006年的北京艺术博览会上,《花盆》系列作品,以写实的手法轻松描绘民间那些亲切的生活气息——让你既能感受到南方长满青苔的老屋墙下盆花的荫荫湿润,也能体验到北方胡同院落中盆栽的清爽怡人。其中《花盆》获得了当年艺博会的金奖。
艺术家总是在平凡中发现美。闻霜画作中表现的内容都是我们日常所见,有的甚至是当我们面对时不肖一顾的东西,然而,这些在闻霜的心中却能绽放出心灵的美。正如她自己所言:平淡的日子用心表达,无论绘画与音乐情感比技巧更重要。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她的作品既不是把现实的景物如同明信片般地复制给人看,也没有形而上般不可言状的东西抛给观众;而是融入了个人的情绪,把心中的灵性美表现给观者。这种现实与浪漫的结合,具象与抽象的融汇,使得闻霜的作品极富灵性,好看又耐看。
闻霜画大幅的作品,也画小幅作品。但她的小画却是画小而势大,现实中的一草一木一花
在她的笔下变得高贵大气。她敢于在盈尺之地大胆下笔,颜色层层叠加产生厚重的肌理,却毫无生硬、笨拙之感。以简洁轻松的笔触,展现出抽象表现的画风,从而给她的小幅作品注入了大气的品格。
近些年,经过艰苦的摸索和提炼,闻霜又从自然的灵性表现转向心像空间的探索,在客观物象的基础上写意、造境,以超现实的审美体验和幻觉心里的精神探索为特征,用色饱满浓郁,画风诗意朦胧,把自然景物,经过萃取简化、想象重构,
重新赋予其抽象的审美表现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作画先做人,是说要把画画好先要把人格“画”好。闻霜的画作之所以好看、耐看,与其做人的正能量是分不开的。她谦逊做人从不炫耀,自诩草根儿画家,画生活中的美,画内心里的情。她从不为了宣传自己而公关,业内官员称赞她的画,她也不就势高攀,为名利而折腰。在今天追逐金钱的时代,她不仅不主动推销自己,反而于2011年关闭了自己
的画廊回到家里潜心作画。她着实是一个守株待兔的“傻人”,而在画作上却是不断进步的聪明人。
闻霜在艺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个激情洋溢、挥洒自如的阶段后,必定出现一个自我否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她基本处于迷茫、空白、停顿的空间里,然而,她的画笔从没有停顿过。经过苦苦地思索和探寻之后,迎来的又是一个信心饱满、创作自如的自由王国。这使得闻霜的画总是能够不断地,从心的高度再达到新的高度。
记得有一种花二十年开一次,相信沉寂后的灿烂更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