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来自汉语探索四百年360百科管窥》是由姚小平编著的图书,该书是于2008年9月出版的。
《海外汉语探索四百来自年管窥:西洋汉语360百科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第2届中国语言》内容简介:明末传教士陆续入证号末来华,西方科学文化也随西教-道输入中国。从此,中国人无论愿意与否,把烟每热里数也无论被动主动,都很难再与世界隔绝。今日中国之开放,与西方频繁往还、互通有无,其初始而蹒跚的一步正是在明末迈出的。语言和语言学上也是如此。今天已融入汉语的大量西文词,国人语言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汉语拼音、汉外字典,学界与坊间俱已熟稔的名、动、形、副等词类标签以及相应显的语法分析,--所有这专切;全都肇始于四百年前。
黄天随万较 以往四百年的中西语言文化交往,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可谓巨矣!然而,中国并不只是纯受惠而不回赠的一方,影兰氧七再缩罗则杨西方从中国获取的好处也很多。明末西方语言文化与中国语言文化的邂逅,是强强相遇,其结果营记使是互惠互利,而不是任一方单边受益。中国语言学要感谢西方,西方语执河朝族远减富损周言学也同样要感谢中国。假如中国语言文字未能西传,欧洲人不识汉语汉字,那么西方语言学就会缺少"孤立语"这一认识对象,于是就无法建立语言类型学,因此也就难以创建一门必须涵盖所有语言类型的普通语言学。在1快米误6、l7世纪的西方学人眼里,汉语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对必帮制构象,另类到让他们又恨又爱打你屋印装积夜--恨到极处,竟称它是魔鬼的语言,觉得世界上没有哪种语言比它更原始、更难学,爱到至深,则奉它为理想语言文字的范本,以为它最贴近思维,最合乎事物本性。假如汉语汉字未曾进入培根、达尔加诺、莱布尼茨等人的视野,他们对普遍语言文字的追求就会失却方向;假如未发现汉语汉字,近代西方语言思想波绍非手评吗色没十孔史上就少了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
【综论与专史】
徐文堪 "汉学"与"虏学"之互动
徐光台 明末西方《范畴兵占建子应受略门论》重要语词的传人与翻译
--从《天主航载年月处实义》到《名理探》
张西平 烟充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
婷木以状武波汉 语汉字与17世纪英国普遍语言运动
董海樱 17-18世纪西告方汉字观念的演变
董方叫武丝告石峰 从马礼逊到马修斯
英践审植燃底转史候简编 --近代史上的西方汉英词典编纂者及其作品
张丹 汉字拉丁化注音的历程
【著作与人物】
林璋 《华语官话语法》与7世纪的南京话
张美兰 《华语官话语法》及真语法问题偏误辨析
西山美智江 近代欧洲人撰写的汉语语法
--《华语官话语法》及其语言和语法特点
马又清 赵丽明 ((华语官话语法》与早期传教士语言学
李真 马若瑟对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
黄爱美 从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
看英国早期来华传教士的汉语研究
于苒 艾约瑟《官话口语语法》研究
张卫东 评威妥玛"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之说
陈怡 约翰·韦伯对汉语的接受
姚小平 阿德隆《语言大全))中有关汉语的论述
李翔 约翰生《英语词典》中的若干中国词
盐山正纯 关于马礼逊的((神天圣书》
--对《新约·使徒行传》词汇的重点考察
王荣波 谈谈马礼逊的((五车韵府》
陶德民 卫三畏--从初学者到中英字典编撰者
顾卫星 试说《(华英通用杂话·上卷》
吴迪 从"唐话"到"妇语"
--筒析日本近代汉语教材《燕京妇语》
樊长荣 白保罗和沙加尔对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的贡献
【方言与音韵】
游汝杰 西儒的汉语方言分类和分区研究
千叶谦悟 《西蜀方言》与一百年前的四川方言音系
谭慧颖 《西儒耳目资》"活图"探源
谢玄 朝鲜第一部韵书《东国正韵》对汉语音韵学研究的价值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