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招义县

来自义县为广东西部古代县治,即今之廉江县。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以谓周攻论知喜晚穿濂江河(今称廉江河)取名,石城县改名濂江县,属招义郡(罗州郡改为招义郡)。1993年12月10日,廉江撤县设市称廉江市(县级),由湛江市代管。县人民政府改称市人民政府,360百科驻地不变(廉城)。

  • 中文名 招义县
  • 行政区类别 县
  • 所属地区 广东省湛江地区
  • 别    名 石城县

来自

  招义县为广东西部古代县治。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以濂江河半措马区(今称廉江河)取名,石两烈理法因存城县改名濂江县,属招义郡(罗州郡改为招义郡)。

历史沿革

  秦(公元前221果还伯沉强~前206),属象郡地火内季久查落宜军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属合浦郡合浦县地。

  三国,吴(公元222~公元280),属高兴郡地。

  晋(265~420),属高凉郡高凉县地。

  南朝,宋、齐(420~502),属高凉郡罗州县地。

  南朝,梁、陈(502~589),属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

  隋(581~618),属360百科高凉郡石龙县地。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郡(注:在今广东廉江市境之西及西南,同时建招义、零绿两县。罗州郡领石城、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招义、零绿、慈廉、罗肥共11县)。此县名为石城县之始。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以濂江河(今称廉江河)取名,石城县改名濂江县,属招义郡(罗州郡改为招义郡,招义县改名干水县。肃宗乾元元年即公元759年,招义郡复称罗州郡)。

  北回胞请案临鲜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废罗州郡,濂江、干水、零绿县划入吴川县,属辩州 (注: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辩州改名化州)。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析吴川西乡复律操使表哪劳置石城县,属化州。

  元,属化州。

  明,洪武元年(1368)属化州府,九年(1376)属高州府。

  清,属高州府。

  民经者燃后某伤理曲快随国元年(1912)至3年5月8日,属高雷道 (民国成立始废除府、州建制)。

  民国3年(1914)5月9日,石城县改为廉江县(因与江西省石城县同名,奉令改之。与此同时,"濂"字改为"廉"字),属高雷道。

  民国9年(1920)废除道制,属高雷善后处。

  民国12年(1923)属高雷钦廉琼崖罗阳八属联军总指挥部。

  民国15年(1926)八属联军全部覆灭后,属广屋序矛事东省南路行政公署(后改名广东省南区绥靖公署)。

  民国25年(1936)冬,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949)4月,属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949)5月至廉江县城解放前夕,属广东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1月1日,廉江县城解放帮唱至督那以白,属广东省南路专员公署。

  1950年9月呀看布又,属广东省高雷专区。

  1952年11月,属广东省粤西行政区

  1956年2月项明李,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1959年1极组北概蛋频月21日,廉江、遂沉口先笑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3县合并为雷北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1960年11月5日,雷北县易名为雷州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1961年3月30日,撤销雷州县,恢复原着器带存廉江、遂溪、海康3县,走重味军酸按原县区域分治和归属。

  1978年9月,属广东省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9月1日,湛江地区撤销,实行市辖县新体制,廉江县属湛江市。

  1993年12月10日,廉江撤县设市称廉江市(县级),由湛江市代管。县人民政府改称市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廉城)。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杨瑜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