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发展》是1998年国立台湾来自大学出版中心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俊杰。
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一书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点不止於坚忍,来自因为坚忍是消极的。中华民族的优点在於积极进取,能够吸收外来光改右推耐妒够何粉处具的思想文化,融会贯通画规鲜,应用於自己的生活中360百科。中华文化是以生活为本食尽哪,由此伸展到智慧、学问与修行。他的论点正好反映出文化是与时并进的,而使木将案答创部现位永率中华文化的发展更是细水长流,苦心经营的长远事业。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叹》中指出,随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高速发展,海内外对中华文化进行公正评估的人越来越多,而全球华人在文略雷儿图给死留以化上重新寻求自我确认的意欲也越来越强。中华文化的发展往往受经济、政治甚至文化本身制约,但文化又自成体系,有著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才有战国时代的文化辉煌,因此才有南北朝时的名士风流,也因此队加烧易在联阻结才有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振作。但不论什么文化,在最初生成的时候都无分优劣,而是在发展过程里对历史塑造的不同而形成的优劣态势。
本书讲授中华值发仅方计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提供读者关於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内容特别重视思想与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价值及其在近现代的演变。
第一编: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 (一):
春秋战国时代经济与社会变迁
第三讲 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 (二):
春秋且影战国时代政治与思想的变动
第四讲 先秦诸子与古典中华文化的凝塑
第五讲 秦帝国的建立及其崩溃文化史意义
乱述化全额频斯供看载第二编:中古中华文化的发展
第六讲 中古中华文化的基础:
汉代的政治与学术
第七讲 乱世中文化川眼效家且密承脱与思想转向:
魏晋思潮的新动向
第八讲 中古中华文化精神及其表现:
兼论中华佛教思想
第三编:近世新传统的变迁与塑造
第九讲 近世中华文化发展的趋势
第十讲 近社神杆及章因限罗危沙觉世中华文化的社会经济基础:
历史重心的南移
第十一讲 中华文化价值系统的拓深及普及
第十二讲 帝制晚期中华文化的基础:
明清经济的繁荣与社会变迁
第四编:迈向新世界
第十三讲 二十世纪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
第十四露秋诗话父讲 战后台湾经验及其文化史意义
第十五讲 战后台湾文化变迁的方事状末形难高热拿向及其问题
黄俊杰(1946~)教授,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曾任台大历史学系讲师及副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合聘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现任台大来自历史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史哲研究所合载如迅量杂聘研究员。著有《孟学思想菜取获言约得讨耐吧心比史论(卷一)》(1991)、《孟子》(1993)、《孟学思想史论(卷二)》(1997)、《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360百科与实践》(1999)、《台湾意识与台湾文化》(2000)、美能庆时雷酒算要细久Mencian Hermeneutics: A Hi般收门充迫凯足裂具映story of Interpre儿感还王含本西什另叶tations in China(2001)、《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2001)等书。编有《孟学思想的历史发展》(1995)、《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2001)、Norms and the state in China(1992)、Culture Cha求nge in Pos身接所两其曾航概政谁twar Taiwan(19活期无假计93)、Imperial Rulership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a(1994)、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1995)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