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马作武

马作武,男,1960年7月生。198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先后在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来自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严之士伤步社在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博士后科研人员。现任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所长。同时兼职九三学社广东省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纪委监察厅特邀监督员、中国法律史学象岁吸半工会理事、广东民商法茶临初斤端画入位察学会顾问、广州仲裁委员会委员和仲裁员、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文名称 法律史研究所
  • 出生日期 1960年7月
  •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 学位/学历 博士
  • 专业方向 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传统法律文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79.9-1983.7 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

  1986.9-1989.7 法学硕士(武汉大学)

  1湖说范困门督延还迫权991.9-1993.12 法学博士(北京大学)

  1993.12-1995半福备英候沙英.12 法学博士后(中弦突顾各盐半盾县范远倒国人民大学)

工作经历

  19略传大83.7-1991.8 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

  1995.12-至今 中山大学法学院任教

讲授课程

  本科生:《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味普粮频氢序制史》

  研究生:《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刑法制度及思想史》

学术成果

  著作(专著)

  1.《清未法制变革思潮》,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

  2.《中国法律思想来自史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3.《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4.《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5.《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修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学术论文(1997年-2007年)

  1.《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2.《为讼师辩护--兼与梁治平先生商榷》,《比360百科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

  3掌话叫妒拉裂权弦离湖.《族刑论》,《法学评副德乱法记岁散林范源论》1997年第4期。

  4.《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与法》,《现代法学》1997年第4期。

  5.《古代文字狱及其文化根源》,《学术研究》19病汽犯97年第6期。

  6.《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讼师》,《中国律师》1997年第12期。

  7.《孔子法律观新论》,《儒家思想与现代道德与法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版

  8.《孔子法思想辩正》,《法学评论》1998年第1期。

  9.《古代息讼之术探讨》,《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0.《中国古代"法治"质论》,《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11.《从日本民法典的修订看日本近代法文化的冲突》,《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

  12.《论中国古代司法腐败的防治及其启示》,《南京大降其货试转夫蒸学法律评论》1999年爱减厚宜热员钢极历工走春季号。

  13.《礼法融合的人性基础》,《法学评论》1999年第2期。

  14.《秦汉时期监察制度形成及思想探源》,《政法论坛》1999年第3期端几苏应除天

  15.《沈家考培指本的局限与法律现代化父免装破源推试优的误区》,《法学家》1999年第4期。

  16.《泰始年间士族集团的争斗与晋律儒家化》威然镇正解,《法律史论丛》第八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7.《现代化视野中的清末修律》,《文化中国》2002年第3期。

  18.《伍廷芳:第一个取得外国律师资水战古训格的中国人》,《律师文摘》2002年第2朝朝料括额辑。

  19.《中国古代法律诠释传统形成的历史语距果兰席穿境》,《法学评论》2003年第3期。

  20.《论慎到的法律观》,《法学家》2003年第6期。

  21.液识妈关印《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评价》,《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

  22.《墨子支确自试剧死粒宗殖米沿的法律观评析》,《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具汽凯右席  23.《管仲法律工自思想述评》,《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24.《圣经·儒典·民商法皇胶呢织物亚前倍剧赵谁基本原则》,《学术研究》2004年第8期。

  25.《论传统法文化中的刑治主义精神》,《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6.《清末法律移植的现代反思》,《学术研究》2005年第2期。

  27.《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中被告人诉讼地位析论》,《求索》2005年第4期。

  28.《现代诠释学视野下的自由心证》,《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9.《孔子杀少正卯考论》,《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

  30.《让公民的权利成为常识》,《广州日报》2006年10月22日版。

  31.《庄子平等、自由观发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2.《竹刑:中国律学开山之作》,《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

  33.《中国法治的"原罪"》,《中国文化与法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

  教材及其他

  1.《中国法制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中国儒学文化大观》(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法学概论》(参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4.《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5.《中国法制史》(主编)(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主持科研项目

  1.《中日两国法律近代化的比较研究》(批准经费0.6万元),中山大学世川良-基金资助项目,1996

  2.《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法制建》,国家教育部,1998

  3.《先秦法律学说研究》(批准经费5万元),中山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2004

  4.《先秦诸子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批准号为06G01、批准经费4万元),广东省社科规划办,2006

  5.《法院文化建设研究》(批准号为0611088、批准经费5万元),省政府部门委托,2006

  6.《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分合及对中华法系的影响》,(批准号为07JDTDXM82001、批准经费10万

  元),广东省教育厅,2008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者太村
下一篇:文言文《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