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人文精神论

《人文精神论》是200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苏民

  • 作者 许苏民
  •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年05月
  • 页数 673 页
  • 定价 32.30

  作品目录

川永免顺你布青  自序

  引言

  一 关于人的现实客在的哲学规定

  (一)人的存在的本体论意义

  (二)人与客观世界来自的对象性关系的现实存在

  1人与自然

  2人与他人

  3人与群体

  4人与传统

  5人与历史

360百科  (三)人性的现实存在

  数改1区别于狭义动物界的人的物根里道再伤质生活欲求

  2人的一般本性:求真、向善、臻美

  3感统议术基被挥现实的人性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四)人与客观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与人性的

  现实所华策口据前曲劳仍商存在的内在统一性

误如变专进众改星己然  1人与自然之关系中的真善

  2人与他人之关系中的真善美

  3人与群体之关系中的真善美

  4人与传统之关系中的真善美

  5人与历史之关系中的真善美

  二 人性的生成乌国著美观念的起源

  (一)从高等动物反尼翻古状煤当迅的知觉到人的认知

  ――"直"的观念情销巴伯才约头负充眼的起源

  (二)从动物的求生本能到人的意志自觉

  ――"善"的观念的起源

  (三)从动物的美感萌芽到人的美的创造

  ――"美"的观念的起源

  三 古代世界的人文精神

  ――中西古代哲人对于真善美的理论探索及真异同之比较

  (一)古希腊罗马的人文精神

  1以美的个性为中心的希腊性格

  ――古希腊罗马的人文教育

  2"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始"

  ――古希腊罗马哲人对于"真"的理论探讨

  3"智慧是唯一的善,无知是唯一的恶"

  ――古希腊罗马哲人对于"善"的理论探讨

 金导树石握执肉深 4"彻悟美的本体"

  ―一古希腊罗马哲人对于"美"的理论探讨

  讲呼频(二)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l"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中国古代哲人对于"真"的理离灯代红便边磁误待独论探讨

  3"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一中国古代哲人对于"善"的理论探讨

  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中国古代哲人对于"美"的理论探讨

  (三)美统真善的自由学艺与伦理

  中心的道德教化

  ――中西古代人文精神之比较

  四 近代世界的坏风光停绝选人文精神

  ――中部都侵华源举道功西近代哲人对真善美的理论探预时怕厚推受列越应索及真民同之比较

  (一)近钢木提工重活另此白代西方的人文精神

  1"人选更欢或饭穿对害的重新发现"

  ―一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2"破除四种幻像说"与"笛卡尔式的怀疑"

  ――近代西方哲人对于"真"的理论探

  3"未得到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得到满足的傻瓜或猪好"

  ――近代西方哲人对于"善"的理论探讨

  4"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

  ―滑士神―近代西方哲人对于"美"的理论探讨

  (二)中国早期启蒙思潮中的人文精神

  1"破人之执缚"

  ―一中国早期启蒙思潮之形成及其演变

  2"辟诸迷谬,以归一真之路"

  ―一中国早期启蒙学术中的科学精神。

  3"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一中国早期启蒙学术中的新道德观

  4"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

  ――中国早期启蒙学术中的情爱论和艺术观

  (三)中西近代人文精神之比较

  五 现代世民的人文精神

  (一)现代西方思潮中的人文精神

  1时代背景与思潮变迁之大势

  2"原则上不存在科学所回答不了的问题"

  ――现代西方哲人对于"真"的理论探讨

  3"自我的发现"

  ――现代西方哲人对于"善"的理论探讨

  4"用美战胜生命固有的痛苦"

  ――现代西方哲人对于"美"的理论探讨

  (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人文精神

  互"首在立人":中国近现代文化变迁的深层主题

  2"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

  ――中国近现代哲人对于"真"的理论探讨

  3"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中国近现代哲人对于"善"的理论探讨

  4"以美育代宗教"

  ――中国近现代哲人对于"美"的理论探讨

  (三)19世纪后期以来的中西人文精神之比较

  ―一评所谓"'五四'学者唯科学主义说"

  六 作为统一的精神现象的知意情与真善美

  ―一真善美的观急在买践中的延伸

  (一)认知与真善美

  1知识、学间、智慧

  ――认知与真理

  2事实真理、价值真理、人格尊严

  ――认知与价值

  3知的极点、爱的极点、主客合一

  ――认知与审美

  (二)意志与真善美

  1道德的真诚:言教与身教之一致

  2善:动机、手段与效果之统―

  3品格之美

  (三)情感与真善美

  l情感的真挚与艺术中的真实

  2情致和情操中的善与艺术中的美善合―

  3爱情与真善美

  ――兼谈"男人味儿"与"女人味儿"

  七 人的痛苦与真善美的内在矛盾

  (一)真善美三者备自的内在矛盾

  1不同的认知取向的冲突

  ――真理的科学属性与价值属性的矛盾

  2不同的意志力量的冲突

  ―一道德的利己与利他、功利性

  与超功利性的矛盾

  3不同的情感力量的冲突

  ――审美判断的不同层次及功利性

  与超功利性的矛盾

  (二)真善美三者之间的矛盾

  l真与美的矛盾

  ――入世与出世、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2美与善的矛盾

  ――中西文学中"爱"与"死"的主题及情感与理性的冲突

  3真与善的矛盾

  ――个性与类精神及理智与直觉的矛盾

  4真善美之间的矛盾的复杂交织

  ――审美观照与科学认知、价值判断的不协调

  及历史与伦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

  八 解决真善美的内在矛盾的方式

  (一)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内在价值与

  外在价值之关系

  ――解决由"利"所引发的真善美各自

  所包含的内在矛盾的方式

  1认知的超功利性与社会实践的功利性之统―

  2道德的超功利性与社会整体福拉的统―

  3审美的超功利性与社会化情感共鸣的一致

  4形上之爱与美统真善

  (二)真与美的统一

  ――是经验主义,还是理想主义

  1寻找经验主义与理想上义的结合点

  2科学认知与美好的生活

  ――兼论现代社会中的"情爱多元"问题

  (三)美与善的统一

  ――是"躲避崇高",还是追求崇高

  1感受崇高:人的天性中最壮丽的禀赋

  2崇高的异化:权力崇拜、金钱崇拜和伪崇高

  3理想的美:在自由的人生追求中实践崇高

  (四)真与善的统一

  ――是道德伦理至上,还是科学

  认知至上

  1"善"必须以"真"为前提

  2化认知之"真"为道德之"善"

  (五)自由:真善美的统一

  ――人的自由与真善美

  1自由: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

  2真理与自由

  3道德与自由

  4审美与自由

  九真善美与终极关怀

  ――现代人文精神的最高原则与基本要素

  (一)人道主义:现代人文精神的最高原则

  1人道主义的原则与革命的原则

  2人道主义的原则与宗教的和道德的原则

  3人道主义的原则与经济效益的原则

  (二)崇尚科学,尊重实践,掌握不受人惑的方法

  1科学认知与人和自然的和谐

  2科学认知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3掌握"不受人惑"的方法

  (三)尊重公理,崇尚正义,反对价值相对主义

  1自由、平等、正义

  2权利、责任、良知

  3价值多元与价值相对主义

  (四)注重美育,追求崇高,使人性更美好

  1美统真善:以美育取代宗教

  2"崇高"与"风雅":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标准的启迪

  3美育之实施与人格美之造就

  十 国民性之改造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一)中国传统社会腐败堕落的思想文化根源

  (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附 参考文献要目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