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2008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由三位日本科学家共同获得,其中一位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他们是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

  • 中文名 南部阳一郎、小林诚、益川敏英
  • 外文名 Yoichiro Nambu、Makoto Kobayashi、Toshihide Maskawa
  • 出生地 --
  • 逝世日期 --
  • 民    族 大和民族

简介

2008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美国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来自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当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自发360百科对称性破缺机制的南部阳一郎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差乡称伤二师祖席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将因发现有关对称性破缺的起源分分歌红基沿将否享另外一半奖金。

  随后,诺贝尔奖评委拉斯·布林克用一只普通的橘子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三位科学家的重要成就:世界万物并不存在完美的对称,就像看上去对称的器不写奏京橘子在显微镜下会呈现出对称性的偏离。

  他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冲宣挥器哥敌印因己,南部阳一郎就给出了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的数学描述。根据他的有关理论,大自然显然很混乱的表面下隐藏着秩序。目前,有关基本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所有理论中,几乎都渗入了南部阳一郎的成果。标准模型将自然界4化州大留于伟课紧玉任种基本力中的3种以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都统一到一套理论之中。

  小林诚和益川敏英于1972年在标准模型的框架下,就特定对称性破缺的起源给出了解释。但根据他们的预言,标准模型中必须包括一些当时还未发现的夸克。夸克是比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在之后的20多年时间内,他们预言的夸克逐一被发现。近几年,两人的理论进一步得到实验的证实。

  在记者招待会上,厄奎斯特拨通小林诚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小林诚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成为今年的获奖者,同时也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十分惊讶。

  南部阳一郎生于日本,后加入美国籍,目前在美国该致征权笑直界提重末芝加哥大学任名誉教授。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目前分别担任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和京都大学的名誉教授。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今年公布获奖名单的第二个诺贝尔奖项。本年度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将独享或分享总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美国籍科学费凯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年87岁的理论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生于日本,曾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物理系并获博士学位,后加入美国籍,目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授。他在自发对称性破缺研究领域作出了开创性工作,提出了著名的南部-戈德斯通定理,首先将凝聚态物理方法运用于粒子物理理论,并因此获得过沃尔夫奖等学术大奖。

  小林诚拉案福定1944年出生,他长期致力于基本粒子理论研究,现为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名誉教授。现年68岁的益川敏英则专攻量子场论,现任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和京都产业大学教授。

  在日本国内外物理学领域各项大奖的获奖名单中,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的名字总是一起出现。他们曾获得2007年"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学奖"等较修即具儿才定案喜诸多奖项。他们曾提出著名的"型承小林-益川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作出的有关预言逐渐被实验滑族鸡号货方害弱植证实,这一理论也得到全球基本粒子物理学家的普遍无我甚路划缺沉训认可。

详细

  10月7日当地时间上午12时15分左右(北京时间18时15分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诺棉张伯似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YoichiroNambu)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MakotoKobayashi)、益川敏英(ToshihideMaskawa)。

  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YoichiroNambu)1921年出生,现就职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恩里科·费米学院,他在自发对称破缺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其结果被称为南部-戈德斯通定理。他首先把凝聚态物理方法运用于粒子物理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南部-Jona-Lasinio模型。南部阳一郎由此获得了1994/95年度的沃尔夫奖。他将获得1/2的奖金。

  6种夸克-结构模型图

  日本科学家小林诚(MakotoKobayashi)1944年出生,现就职于日本筑波高能加速器研究社。另一位日本科学家益川敏英(ToshihideMaskawa)1940年出生,就职于日本京都大学理论物理汤川研究所(汤川研究所因汤川秀树而命名,他曾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解释"CP对称性破缺"现象的有关理论。现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在10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应同时产生同等数量的粒子与反粒子,粒子与反粒子在质量等方面相同,但在电荷等方面相反,两者相遇便会湮灭同时释放出能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科学家并未在现今宇宙中找到与大量物质等量的反物质。1973年,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了"小林-益川理论",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夸克的反应衰变速率不同。他们还预言存在6种夸克。按照现代物理学理论,夸克等是比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在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预言之初,科学家只发现了3种夸克,因此一直难以证明他们的理论。1995年,6种夸克都被发现。2001年,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确认了由夸克构成的正反粒子--B介子和反B介子的"CP对称性破缺"现象,从而证明了"小林-益川理论"。现在,"小林-益川理论"作为基本粒子物理学的一种基础"标准理论",得到全球基本粒子物理学家的普遍认可。现年64岁的小林诚长期致力于基本粒子理论研究,而68岁的益川敏英专攻量子场论,两人先后共同获得日本及美国物理学领域的多项大奖。南部阳一郎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将分别获得1/4的奖金。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阴阳铜尺
下一篇:下沙风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