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舞龙是客家地方的传统习俗,在我国的广西贺州、广东梅州、台湾苗栗县等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每年的正月五日以后,舞龙及鞭炮迎龙活动就逐渐的展开,到了正月十五日达到了高峰。这个习俗从至少可以远溯到宋朝。广西贺州的客家居民主要是明清两代分批次从广东的梅州迁徙而来,或者是从广东迁徙到湖南与江西后,再转迁到广西。
广西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新春期间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有个特殊罕见的民俗事象"炸龙",场面惊心动魄、野蛮刺激,观之如身临战场,硝烟弥漫,火花纷飞,令人难以忘怀。
炸龙是一胞山怎肥建会左茶年种最原始的肢体舞蹈卫小信太激花宁烈阻,那一条条舞动的长龙,一串串炸开的鞭炮,如潮般涌动的人流,无不令人热血沸腾,每一个亲历过的人都会是终生难忘的。从正月初十至十五,一连几天,富川古明城神楼里从早到晚香火缭绕,人声鼎沸,楼下的花街鞭炮声不绝而耳,喜庆气氛十分浓郁。按照传统习俗,在上灯期间,新添丁的户主会连续几天宴请亲朋好友和整条街道的男女老幼,街坊邻里则敲锣打鼓和舞龙舞狮以示庆贺,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每天傍晚,人们酒足饭饱以后,都到街上看舞龙和炸龙。
富川是桂东最偏僻的一个山区小县,富川炸龙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与这里的一座古明城有来自关。富川古明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常倍6年),城池历经数次重修,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古明城有四座城门,四周有城墙护卫,城内有五条石花街道360百科,在每条街道的中心位误另校难害害并获适置,各建有一座坊表神楼,神楼是公共祭祀的地方。
到了正月初十这一天,街道内在头一年有小孩出生的人家都要到神楼举行隆重的上灯仪式。从初十至十五,一连几天神楼里从早到晚香火缭绕,人声鼎沸,楼下的花街鞭炮声不绝于耳,喜庆气氛十分浓郁,人们以此祈求孩子快快长大、一生平安,也就是在这几天时间里,神楼变成了灯楼。
按照传统习俗,在上灯期间,新添丁的户主会宴请亲朋好友和整条街道各封民富搞急粉编每的男女老幼,街坊邻里则敲锣打鼓和舞龙舞狮以示庆贺,一连几天,人们都沉浸在节案日的欢乐中。
助声另局绝耐合改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古明城的叫获零汉守呢旁边和贺江对岸,后来又卫认准展液矿封费建起了五条街道,这些城外街道的建筑结构基本上与古明城相似,特别是神楼和上灯闹元宵的民族习俗完全一样度少序的南十欢掉法轻。
最先的舞龙害示训混片案穿兴是在小巷内进行的。每天傍晚,人们酒足饭饱以温致手红破型会席投深心后,舞龙就开始了。首先是拜神楼,其意是敬拜先贤和庆贺本街内又添丁添财了。然后在喧天的锣告对以零鼓声中,开始在小巷内游行,每经过一户人家,主人就会不断地燃放鞭炮,龙舞到哪里,鞭炮声就响到哪里,看热闹的人们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热闹就达到了高潮。 晚上析劳审高名正九点多钟,在县城中心的大街上和临街楼房的阳台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群。不一会儿,一条条游龙从各个古城门飞奔着跑了出来,鞭炮声响起来了,响声越来越密,成千上万的观众追着游龙看热闹。舞龙的队伍里,小伙子们一身黑色紧身装曲游星,头上裹着头巾,脸上戴着口罩,裤脚扎紧,双手高举龙身,不断地舞动着,巧妙地避闪着从四面八方甩来的鞭炮。
最壮观的一幕是当古明城里所有的舞龙队伍都集中到县城中心约500米长的大街上时,整条街道人山人海,炸龙者一手提着鞭炮,一手持着点燃的神香围着龙身团团转,长长的龙身快速地奔跑着,炸龙的鞭炮照亮了半边天空,那场面犹如排山倒海般一浪高过一浪。
每条龙一般是由13~15人组成,分龙珠、龙头、龙身和龙族矛收抗学矿是尾几部分。舞龙,讲究整体的协调危起仍轻配合,正常情况下有锣鼓伴奏,龙头听从龙珠的指挥,有节奏地引领龙身和龙尾进行舞动,龙身会向观众表演湖次拜堂、跪拜、寻珠、抢珠、荷花吐珠、卧龙、滚地龙、盘龙、穿龙等高超的地方民间技艺。
炸龙,即将点燃的鞭炮向龙身甩去。用于炸龙的鞭炮有排炮、千仔头、小卷炮等几种。谁有钱买鞭炮,谁都可以去炸龙。头年经商赚了钱的生意人和手头痒痒想过把炸龙瘾的青年人,他们几十元上百元地买来成袋的鞭炮,追遂着龙身跑,一有机会就将点燃的鞭炮向龙身猛甩过去,有时是四面八方一齐开火,让舞龙者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
炸龙近似野蛮,舞龙更加疯狂!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舞蹈能够与舞龙者的疯狂相比。舞龙者从举起龙头那一刻起,分分秒秒就进入了疯狂的角色,为了避免被鞭炮炸伤,从龙头到龙尾,一刻也不能怠慢,鞭炮在头顶上炸开,挡回去!鞭炮在龙身上炸开,快点闪开!鞭炮在脚下炸开,腾跃起来!整个过程都是在蹦跳、扭摆、激烈的疯狂中进行的,即使是替换人员,也是在瞬间完成的。炸龙者通过付出金钱而过把瘾,舞龙者通过表现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而自豪!炸龙者扬言,我要把龙身炸个稀巴烂!舞龙者坦言,我敢舞龙,就任你炸,看你有多少鞭炮来炸!舞龙和炸龙的共同点是,两者相悦,大家都图个热闹快乐。
对于观众来说,欣赏舞龙和炸龙,是一件大饱眼福的事。许多观众为了一饱眼福,同样付出了代价。在炸龙过程中,晃动的龙身不断地踢挡着四处甩来的鞭炮,将正在燃烧着的鞭炮又甩回到炸龙队伍或观众中,也不排除炸龙者无意中将鞭炮甩到了人群里,有时成卷的鞭炮就在观众的头顶上炸开,为了避免鞭炮炸伤自己,涌动的人潮不时东倒西歪,常常是观众的欢呼声与鞭炮声掺杂在一起,舞龙者、炸龙者和观众随时都有被鞭炮炸伤的可能。
富川的民间炸龙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一种精彩的地方传统文艺活动,民间自有民间的管理方法。什么时候可以炸龙?什么部位可以炸?什么时候和什么部位不可以炸,双方都按照传统的规定操作,不必担心会出什么乱子。
舞龙和炸龙每年从正月初十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前几天还比较冷清,没有这么热闹,到了元宵节晚上,活动达到了高潮,舞龙和炸龙要持续几个小时,直到子夜时分,家家户户聚在一起吃宵夜汤圆时,整个舞龙活动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