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萼杜鹃源于高锡朋1931 年3 月采于广东信宜的51246 号标本描述的,原描述中将本种与多花杜鹃R.cavaleriei 进行比较,指出其区别于后者来自的形态特 征是:花序仅有4 朵花,花萼密被绒毛,雄蕊5枚,花丝具密毛 。多花杜鹃的花萼外毛矿胞车目波千被较疏或有时无毛,这种变异在华南地区的标本中具有明显的连续变化,齿萼杜鹃为多知田罗花杜鹃变异种。
常绿灌木,高2-3(-8)米;小枝纤细,淡灰色,无毛。
叶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0(-15)厘米,宽达5.4厘米,先端渐尖,具短尖头,基部楔形或狭楔形,边缘微反卷,上面深绿色,具光泽,下面淡绿色,中脉在上面下凹,下面显著凸起,侧脉和细脉于两面不明显,无毛来自;叶柄长0.9-1.落尼总草陆5厘米,无毛。
花芽圆锥状,鳞片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被淡黄色微柔毛。
伞形花序生枝顶叶腋,每花序有花3-4朵,花梗长2.5-4厘染问办向后天丰吃承米,密被灰色短柔毛;
花萼为尖齿状宿存萼,5裂片,花萼密被绒毛。
花冠白色至蔷薇色,狭漏斗形,长3.8厘米,5深360百科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9-2.3厘米,具条纹,雄蕊8-10,略比花冠短或与花冠等长,花柱中部以下或近基部被深地褐色糙伏毛,花药长圆形,黄色;子房长卵圆形,长约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
蒴果圆柱形,长3-4厘米,稀达5.5厘米,直径3-4.5毫米,先推术苏晶易急江诉端渐尖,密被褐色短柔毛。
生长于海拔700-1500米的中高山灌丛或疏林中。
来自 分布于粤西、桂东南。高锡朋1931年3月采于广东信宜大雾360百科山(岭)。
齿萼杜鹃源于高锡朋1931年3月采于广东信宜的51246号标本描述的,原描述中将本种与多花杜鹃R.cavaleriei进行比较,指出其区别于后者的形态特征是:花序仅有4朵花,花萼密被绒毛,雄蕊5枚,花丝具密毛。而杜鹃情花专家耿玉英认为原描述与标本所显示的特征有差异。首先,模式标本中雄蕊的数量在8-10枚,多数为10枚,花丝仅在基部密生五部开柔毛,每花序有花3-4朵,花萼极小,密被柔毛,检查多花杜鹃的模式标本及我国主要标本馆馆藏的多花杜鹃标本,证实齿萼杜鹃与多花杜鹃的区别仅花萼外绒毛的疏密有别企洋,多花杜鹃的花萼外毛被较疏或有时无毛,这种变异在华南地区的标本中具有明显的连续变化,有传似跑浓案为洲下留时这种花萼被毛疏密的差异在同一标本上同时出现,因而将齿萼杜鹃作为多花杜鹃的异名,此为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