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cm)是一种长度单位,而码(size)则是欧美国家使用的一种鞋码尺寸系统。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换算关系来将脚长从厘米转化为鞋码:
37(厘米)* 0.3937 = 14.5669(英寸)
14.5669(英寸)- 1.5 = 13.0669(英寸)
13.0669(英寸)/ 0.666 = 19.6237(码)
所以,脚长37厘米大约是19.6码。
除了欧美国家常用的码数制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着不同的鞋码制度。
中国、日本和韩国使用的是厘米为单位的尺码系统,用于标记鞋子的长度,如“230码”就代表着鞋子的长度为23厘米。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鞋码使用相对较为奇特的单位,以英国码(UK)为例,它实际上表示着鞋子的长度在英国码尺寸表中所对应的位置。比如,脚长37厘米在英国码制度下对应的是5.5码。
选择适合自己的鞋码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保证穿着舒适,还能够防止因为鞋码过大或者过小而导致的脚疼、走姿不稳等问题。
一般来说,最佳的鞋码应该能够让脚趾自由活动,舒适度不会过紧或过松;脚跟也不会滑动或者翻入鞋底内。购买鞋子时,最好在下午或者晚上的时候进行,因为这个时候脚部的肿胀程度最高,选择鞋码时更为准确。
不同鞋子的鞋码也会有所区别,不同品牌、不同尺码系统的鞋子鞋码可能会相差一些。
同样,不同鞋型的鞋码也是不同的。例如,球鞋或者高帮鞋相比其他普通鞋子来说,它们可能需要更大的鞋码,以保证容纳得下足部。因此,在选购鞋子时还需要综合考虑鞋型等因素,以便购买到最为合适的鞋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