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坊镇,是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介于东经111°34′07″-111°43′2势矿鱼2″,北纬27°17′43″-27°27′09来自″之间,地处新古移足换度境指邵县东南部,东与邵360百科东县黑田铺镇相邻,南接邵东县牛马司镇,西与雀塘基直笔镇、寸石镇毗邻,北抵潭溪镇,东北与潭府乡、太芝庙乡接壤,镇人民政府距新邵县政府驻地21千米, 区烧食界无送域总面积103.4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陈家坊镇有户籍人口70918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陈家坊镇境域分属邵阳县安义、郭安乡。1955年,壕塘乡并入陈家坊镇。 截至2千房的复术020年6月,陈家坊龙呀倍语村房更自朝镇下辖2个社区、3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陈家坊村龙邵街参规乡运对。
2011年,陈怎守家坊镇财政总收入1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准们导事铁%,其中国税215万元树代十,地税197万元。财政支出1121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粮入2900元。 2019年,陈家坊镇有工业企业过电亮皇27个,规模以上企业6个,有冲院导纪达井晚划起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2个。
内容师杂欢农简介
陈家坊镇于1995年来自撤区并乡建镇,由原陈家坊镇与壕塘乡合并组成,地处新邵县东北部。距邵阳市区、新邵县城、邵东县城均为23公里,处于三地交汇的金三角地带。现辖36个村、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具体为:
江村,村部选址原长江村。新村村民小组31个,人口3319人,面积4.65平方公里。
富阳村,村部选址原富阳村。新村村民小组31个,人口3193人,面积2.95平方公里。
田里村,村部选址原田里村。新村村民小组14王差片已编贵个,人口2078人,面积1.21平方公里。
司门村,村部选址原花桥村。新村村民小组21个,人口2563人,面积2.81平方公里。
双溪村,村部选址耐毛严更属煤原双溪村。新村村民小组18360百科个,人口2216人,面积1.73平方公里。
塘垅村,村部选址原塘垅村。新村村民小组17个,人口1869人,面积1你财酸孔.97平方公里。
东清执冲村,村部选址原东冲村。新村村民小组17个,人口1903人,面积3.23平方公里。
加乐村参死置工的,村部选址原栗山师冷尽状汉村。新村村民小组24个,人口2重清八于南引复纪的附454人,面积3.31平方公里。
洪庙村,村部选址原洪庙村。新村村民小组24个,人口2328人,面积3.01平方公里。
东江村,直死省历周村部选址原东江村。新突细放却在统房村村民小组21个,人口2246人,面积3.78平方公里。
中心村,村部选址原金鸡村。新村村民小组14个,人口1681人,面积群做得秋阶谓2.28平方公里。
壕塘村,村部选址原壕塘村。新村村民小组13个,人口1416人,面积3.02平方公里。
长塘村,村部选址原长塘村。新村村民小组36马答妒称个,人口2944人,面积调征外费列儿3.76平方公里。
双江村,早然露先巴设宜院占连才村部选址原双江村。新村村民小组23个身策画班笔异影,人口2511人,面积曾防3.13平方公里。
刘什坝村,村部选址原茅坪村。新村村民小组16个,人口2069人,面积2.74平方公里。
稠树山村,村部选址原腰铺村。新村村民小组15个,人口1599人,面积5.29平方公里。
专塘铺村,村部选址原专塘村。新村村民小作组23个,人口2241人,面积5.10平方公里。
马埠田村,村部选址原马铺村。新村村民小组26个,人口2553人,面积3.81平方公里。
山西铺村,村部选址原山塘村。新村村民小组20个,人口2176人,面积3.44平方公里营行素妈最历。
黄山坪村,村部选址原黄山村。新村村民小组16个,人口2234人,面积4.03平方公里。
杉木江村,村部选址原杉木村。新村村民小组23个,人口2040人,面积2.93平方公里。
尧虞塘村,村部选址原杨林村。新村村民小组18个,人口1699人,面积3.70平方公里。
桥头冲村,村部选址原桥头村。新村村民小组22个,人口1938人,面积4.11平方公里。
总人口69095人(2017年),有汉、回两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总面积103.46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3.96万亩,其中水田3.25万亩。境内地形为典型的南方低矮丘陵,地势较为平坦,山岗林地面积8.1万亩。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境内水系发达,水利资源丰富,资江上游主要支流邵水河穿镇而过,镇域内有邵水河支流6条,中1型水库两座,中2型水库四座,能确保本镇生产生活用水。境内交通便利,渔龙公路、陈牛公路两条县道一纵一横贯穿境内,乡、村公路通达全镇99%的村民小组;距上瑞高速入口、207国道均为10公里。
陈家坊镇撤区并乡以来,不断深化改革,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致力发展镇域经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日益发展。2004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3亿,同比增长11%;财政收入完成654万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1958元,同比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00万元,同比增长2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25万元,同比增长32%。1998年被省体改委定为"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民营经济迅猛发展
陈家坊镇历来是新邵县的经济重镇,群众商品意识强。改革开放以来,陈家坊人积极外出务工经商,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和市场经验。95年建镇后,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科学引导下,利用本地民营资本发展了服装、制鞋、运输、鞭炮、建材、日用品加工等民营产业和一批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骨干民营企业。其中服装业现有厂家86个,固定资产达5000万元,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年产值达1亿元,"三瑶"、"情义缘"等服装品牌在省内外小有名气,服装产品远销广州、武汉等10多个省市及越南、俄罗斯、缅甸等周边国家。近 年来,陈家坊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效显著。目 前,共引进黄家桥竹胶板厂、富阳灯饰灯具厂等上规模的民营企业12家,为全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陈家坊镇的城镇建设自1995年起步,1998年被列为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镇后,城镇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形成了商贸、工业、生活、餐饮服务等功能比较齐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小城镇发展新格局。镇城区面积从98年的0.5平方公里扩展至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98年的2000人增加至2万人,成为邻近乡镇约15万人口的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兴修了长6千米、宽28米的环城北路水泥公路,渔龙公路陈家坊段改造成宽24米的柏油路,服装街、教育路、沿河北路商业街已于2000年投入使用,宽30米的富阳大道、小康路、城南路2003年底竣工,三纵七横的城区公路网基本形成。主要街道的灯化、绿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200万元、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政府大楼,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的服装综合交易市场,投资350万元的富阳宾官和大型社会停车场,投资500万元的"三五"变电站,投资500万元日产水量3000吨的自来水厂,投资300万元的镇医院门诊大楼,投资100万元的全民健身体育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相继完成。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达85%,城区宽带网用户达180户,环卫医疗等基础设施完善,娱乐、服务、文化等三大产业兴旺发达。
农业产业化稳步前进
作为一个农业大镇,陈家坊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立足自身资源,打造优势产业带,形成了以0.5万亩制种基地、0.3万亩水果基地、0.3万亩药材基地、0.2万亩烤烟基地、年出栏生猪1万头的养殖基地为重点的产业布局,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效益日益显现。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2002年至2004年,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面积127万亩。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举办了投资600万元的黄家桥竹胶板厂、投资350万元的兽药厂、投资220万元的饲料厂、投资180万元的油脂加工厂、投资70万元的玉竹加工厂等1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农业产业效益。
物产资源丰富
镇内蕴藏有丰富的煤、锑、铁、锰、铝、粘土、石灰石等矿藏。水利资源丰富,有邵水河支流6条,中型水库一座、小Ⅰ型水库一座,小Ⅱ型水库六座,总蓄量2766万方,有效灌溉面积42000亩,其中坐落于杨林、太平村的尧虞塘水库,库容1426万方,灌溉农田34400亩。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以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并以点带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黄家桥村已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镇,镇党委政府不失时机的以黄家桥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指导,以点带面,创建更多的县、镇新农村建设样板村,从而使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文化氛围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全镇人民注重精神文化发展,涌现出石亮新等大批著名文艺工作者,以湖南花鼓戏为代表,像陈家坊镇花鼓剧团、洪亮花鼓剧团等,为全镇人民的生活质量增添了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