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个体主体哲学问题研究》这本书是我作者十多年来整个学术思路的概括和总结。书中对个体主体的人格建构、个体主体的自由和发展、个体主体的社会价值、个体主体的死亡意识等做了详细的阐述。
个体主体的人格建构、个体主体的自由五和发展、个体主体的社会价值、个体主体的死亡意识等。
刘衍永,1964年生,男.湖南洞口人,南华大学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湖南师立映晚温便挥范大学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哲学硕士学位。主持、参与省、厅级科研课题3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个体主体和人学问题的研究。
大概是6天前突然收到刘衍永寄来的《马克思主义个体主体状血数城华宽哲学问题研究》的书稿,他诚恳地邀请我为他的这本书作序,我当然很高兴。我年龄大了,眼睛也不来自大好使,但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于是写下了以下这些文字。
刘衍永是我招的第三届硕士研究生之一,当年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那年报考的人格外的多,他有一门课考得不很理想,我本来不想要他了。我并不是对他有什么偏见,只是担心招的学生太多,到指导毕业论文的时候忙不过来。为此,他专程从三湘大地跑来雾都重庆,带着年360百科轻人少有的稚气,对我说历切他喜欢搞学问。我被他的真诚所打动,与研究生处的领导商量后便留下了他。
我记得刘衍永写的毕业论文是《关于人类主体个体层次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当时他与我商量这个选题时,我是有几分顾虑的。尽管那时谈主体、主体性已经很普遍,但从个体层次的角规度谈主体的论文、著作还很少,谈个体、个人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带有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嫌疑。但我看完他的论文提纲后觉得并没有什黑层广从随出轮么违背原则性的问题,便妒已据久轮鼓励他把论文做好。看完这本书以后,觉得他的思考还是原来那些问题的延伸和拓展,如个体主体的人格建构、个体主体的自由和发展、个体主体的社会价值、个体主体的死亡意识等。应该说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是有理论和现实的价件问侵数氢收值的。
序一(1)
序二玉经(3)
第一篇
束敌故达布 个体主体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本质
第一章个体号主体问题思考:主体哲学研究的深化(3)
一、个体主体哲学问题的提出(3)
二、个体主体哲他许化训坏便细倍成学问题研究的必要性(4)
第二章个体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能忽视肉(9)
一、个体主体及其发生(9)
二、现代西方个体人格发生理论界派推时准补识正活及十的局限(11)
肥袁调种包必础 三、马克思主义个体主体发生哲学理论的基本要求(16)
第三章个体主体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9)
一、个体主体问题的产生和发展(20)
二、个体主体理论的从脸根员速易望统安握基本问题(22)
第二篇个体主体哲学问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论原则
第四章个克汽标改议管应个体主体哲学问题研究的意义(尔超吃船管圆县待益哪案27)
一、理论意义:它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驳斥
了西方哲学家的攻击,纠正了传统哲学的错误观点(2支鱼统织列7)
二、实践意义:它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有极其现实的指导作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30)
第五章个体主体哲学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原则(35)
一、主体性原则:从主体方面理解任何"现实的个人"(35)
二、客观性原则:考察个体主体性时必须从人作为社会存
在物出发进行考察(37)
第三篇
个体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第六章自觉能动性是个体主体的本质特征(43)
一、个体主体的意识性(45)
二、个体主顺秋室回担掌封括为意体的自主性(47)
三、个体主体的实现性(52)
第七章个体主体活动的客观性:受制约性、合规律性、
重复性(55)
一、个体主体活动具有客观性(55)
二、个体主体活动客观性的含义(56)
三、个体主体活动客观性的意义(59)
第八章主体系统个体与整体两个层面的有效平衡(62)
一、整体的含义和特征(62)
二、个体主体与整体主体的关系(65)
三、主体可以分为个体与整体两个层面(71)
第九章个体主体的实践活动(80)
一、个体主体实践活动的内涵及特征(80)
二、个体主体实践活动的形式(82)
三、个体主体的实践活动与科技发展(87)
第四篇
个体主体的人格建构
第十章个体主体道德(95)
一、个体主体道德的产生(95)
二、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99)
第十一章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107)
一、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理想人格--"英雄"(107)
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君子"(108)
三、市场经济呼唤的理想人格--君子和强者的合二而一(110)
第十二章个体主体的家庭道德观(114)
一、爱情是社会主义家庭道德的基础(114)
二、维护家庭稳定是社会主义家庭道德的核心(116)
三、社会主义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117)
第五篇
个体主体的社会价值
第十三章个体主体的作用(123)
一、个体主体作用的内涵(123)
二、个体主体作用的历史局限性(132)
第十四章个体主体的价值(136)
一、人的价值及特征(136)
二、人的价值的评价与衡量(139)
三、个体主体的价值实现(142)
第六篇
个体主体的自由和发展
第十五章个体主体的自由(149)
一、自由与民主的关系(150)
二、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50)
三、个体主体自由的内容(151)
四、个体主体自由实现的途径与条件(154)
五、正确处理个体主体自由的几个关系(157)
第十六章个体主体的全面发展(160)
……
《马克思主义个体主体哲学问题研究》这本书是我十多年来整个学术思路的概括和总结。从个体的层次探讨主体问题还有大量的文章可做,由于本人功底所限,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还无法涉及。因此,它严格说来还只是一本小册子。
这本书的公开出版赖于许多老师、朋友的无私援助。我的恩师--西南大学的柳文超教授欣然为我做序,表达了对三年师生之情的真切怀念,也对我未来的人生道路寄予了希望和期待。湖南环境生物学院的肖芳教授在序言中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让我感到惭愧,她指出的不足和缺陷是我今后一定要努力的方向。湖南环境生物学院的王继辉教授多次与我讨论书稿,并提供了许多成果和观点。南华大学期刊社的蒋小梅女士为我打印了全部书稿。总之一句话,对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的各位老师、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本人水平有限,本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请各位专家、学者、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