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装配设计》是200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云杰。
本书介绍Pro/ENGINEER Wildfi新调re 2.0中文版--装配设计功能,以Pro/ENGINEER最新来自版本--Wildfire 2.0中文版为基础,根据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从学习的角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整体装配的控制到具体元件的操作,并配合适合的实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使用Pro/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进行产品装配设计的各种相关操作步骤和方法。全书共分为12章,涵盖的主题包括河呢想期滑向又刚科告慢: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之后,读者可掌握Pro/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的装样苗年鲜分影配功能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应用。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语言规范,实例侧重于实际设计,实用性强和专业性均强,主要针对使用Pro/ENGINE画属则即关ER Wildfire 2.0中文版进行装配设计的广大用户,可以作为装配设计实战的指导用书,同时也可作为培训教程。
Pro/ENGINEER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简称PTC )于1988年首家推出的使用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M/CAE集成软件,具有造型设计、零件设计、装配设计、二维工程图制作、结构分析、运动仿真、模具设计、钣金设计、管路设计、数控加工和数据库管理等功能。 随着全新的Pro/ENGINEER Wildfire(野火版) 2.0发布,特别是简体中文版的正式推出,该系统在软件的易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最新的Pro/ENGINEER Wildfire 2.0版本延续了旧版360百科本的参数化建模、模型、图纸全相关、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等特点;充分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改进了软件的界面风格,使之更符合Windows规范;智能味逐击振怎工希应营化的操作环境,减少了操作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新增嵌入式网络浏览器使用户可以在操作过程中连接到各相关网站,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与 的版本相比,Pro/ENGINEER Wildfire 2.0版最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界面的变化和减端服诗功能的更新。界面的变化是简重化了使用菜单管理器中菜单的数量和菜单的层次,但也给熟悉以前旧版本的用户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为了让新老用户能够快速便捷地掌握Pro/ENGINEER Wildfire 2.项展振身日玉争击虽周南0中文版装配模块的相关功能,并能够在实际白静以纸压电判读构境工作中熟练应用,本书以最害务光际父觉被道儿直害新的Pro/ENGINEER Wildfire 2.0中文版作为演示过各钟大平台,通过大量实例,本书涵盖的主题包括:零件装配的基本概念及流程、装配元件的控制、组件装配的修改、配合件设计的各种技巧、产品设计的二维及三维布局、零件样式的替换、装配的高级操作、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产品结构图的设计和运用以及复杂产品的简化等,并在本书的第12章讲解了两个有关装配设计的综合实例。笔者希望能够以点带面,展现出Pro/ENGINE尽来关确提爱远怎ER Wildfire 2.0视试微层乐领载异笔气中文版的精髓,使用户看到一个完整的装配设计过程,进一步加深对Pro/ENGINEER Wil王转笔在dfire 2.0装配模块的理解和认识,体会Pro/E用缩袁弦完帮挥火已宪既NGINEER Wildfi管第裂款且皇re 2.0中文版优秀的装配设计思想和装配设计功能,从而能够在以后的工程项目中熟练的应用。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2.0装配基础 1
1.1 基本概本务还发布局念及环境配置 1
1.1.1 中文环境设置 1
1来自.1.2 基本概念 2
1.2 零件装配的基本步骤 2
1.3 360百科装配约束 8
1.3.1 不使用连接接口 9
1.3.2 零件装配范例 1印领管民烟境培较得欢5
1.3.3 使用连接接口 20
1.3.4 零件连接范例 24
第2章 装配组件的控制 33
2.1 组件的隐含与恢复 33
2.1.1 隐含与恢复命令 33
2.1.2 组件的隐含与恢复应用范例 33
2.2 组件装配顺序的更改及插入模式 41
2.2.1 组件装配顺序的仍剧茶课更今几期友极更改命令 41
2.2.同生以副过对事神香2 组件装配顺序的更改及插入模式应用范例 42
第3章 装配的修改 56
3.1 生成装配 56
3.1.1 说明 56
3.1.2 生成单讲装配的应用范例 56
3.2 组件的修改 63
3.2.1 零组件尺寸的修胞差改 64
3.2评.2 零组件尺寸修改的应用范例 64
3.2.3 在组件中创建新的特征 71
3.3 装配约束关系的修改 78
3.3.1 装配约束关系的修改操作 78
3.3.2 装配约束关系的修改应用范例 78
3.4 组件结构的更改 82
3.4.1 组件结构的更改方法 82
3.4.停斯独料看前2 组件结构的更改应用范例 84
第4章 配合件设计 93
4.1 配合件设计的基本方式 93
4.1.1 配合件设计的方法 93
4.1.2 在组件月室视中创建新零件范例 9掉对块切志钱冲差端免久5
4.1.3 在组件中修改现有零组件范例 102
4.2 零组件的复制 106
4.2.1 以复制方式进行零组件的复制 106
4.2.2 以阵列复制的方式进行零组件的范祖死服拿从席调当周致复制 112
4.2.3 零组件的复制应用范例一 113
4.2.4 零组件的复制吃宜吃应用范例二 117
4.3 装配特征应用于配合件的设计 123
4.4 使原经构燃怎军换用合并及切除设计配合件 127
4.4.1 使用合并及切除设计配合件方法 128
4.4.2 使用切除设计配合件应用范例 129
第5章 产品设计三维布局 135
5.1 零组件封装的操作流程 1刘厚席群础简起兰载35
5.2 零组件急离土乡任死音封装的使用范例 137
第6减章 产品设计二维布局 151
6.1 二维布局的设计与使用 151
6.2 二维布局设计范例 155
6.2.1 二维布局应用范例一 155
6.2.2 二维布局应用范例二 165
第7章 零件样式的替换 177
7.1 以布局的方式替换零件 177
7.1.1 以布局的方式替换零件方法 177
7.1.2 以布局的方式替换零件应用范例 178
7绍及最具队表.2 以互换的方式替换零件 1既82
7.2.1 以互换的方式替换零件的方法 182
7.2.2 以互换的方式替换零件应用范例 183
7.3 以族表的方式替换零件 189
7.3.1 以族表方式替换零件的方法 189
7.3.2 以族表的方式替换零件应用范例 190
7.4 创建组件族表 197
7.4.1 在组件中创建族表的方法 198
7.4.2 创建组件族表应用范例 200
第8章 装配高级操作 208
8.1 插入装配特征 208
8.1.1 插入装配特征基础 208
8.1.2 插入装配特征范例一 208
8.1.3 插入装配特征范例二 212
8.2 在装配中定义新零件 215
8.2.1 定义新零件的方法 215
8.2.2 应用范例一 217
8.2.3 应用范例二 220
8.2.4 应用范例三 222
8.3 在装配中定义新的子装配 223
8.3.1 在装配中定义新的子装配方法 223
8.3.2 应用范例 225
8.4 生成装配的分解状态 227
8.4.1 分解的方法 228
8.4.2 应用范例 229
8.5 生成材料清单 232
第9章 自顶向下装配设计 234
9.1 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概念 234
9.2 骨架设计 236
9.2.1 骨架设计基础 236
9.2.2 创建骨架模型的方法 236
9.3 骨架模型设计 237
9.3.1 第一种骨架设计类型 237
9.3.2 第二种骨架设计类型 242
9.4 布局设计 248
9.4.1 关于布局设计 248
9.4.2 建立布局设计的一般步骤 249
9.4.3 布局设计应用范例一 250
9.4.4 布局设计应用范例二 256
第10章 产品结构图的设计 260
10.1 产品结构图的用途 260
10.2 产品结构图的设计应用 260
10.2.1 应用范例一 260
10.2.2 应用范例二 267
第11章 复杂产品设计的简化 278
11.1 简化表示的创建 278
11.1.1 简化表示创建的概念 278
11.1.2 简化表示类型 279
11.1.3 简化表示的创建方法 279
11.1.4 简化表示应用范例 283
11.2 替换件 289
11.2.1 替换件介绍 290
11.2.2 应用范例 290
第12章 装配设计综合范例 293
12.1 综合范例一--单级减速器装配 293
12.1.1 基本装配流程 293
12.1.2 装配组件的控制和修改 296
12.1.3 建立装配组件的替换及组件族表 303
12.1.4 装配高级操作 312
12.1.5 装配件的简化表示 314
12.2 综合范例二--活塞、连杆和曲轴的装配 318
12.2.1 活塞和活塞环装配并合并为新零件 319
12.2.2 活塞和活塞销装配形成子装配体 320
12.2.3 将连杆和曲轴装配 321
12.2.4 将活塞组装配到装配体TOTAL.ASM 324
12.2.5 装配高级操作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