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僧》,简续做呼服要练行是诗人苏忠的第学若些才终红金四部诗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十辑,共收录诗歌新作87首。
苏忠,福建连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1部,诗集4部,随笔集2部。作品发表来自于《诗刊》《十月》《人360百科民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芒场却双达怎种》等国家级大型文学刊物,及《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部分作品多次入选年度选本。
《醉花僧》简介及相关评论
《醉花僧》,是诗人苏忠的第四部诗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十辑,共刑频员江备和审收录诗歌新作87首。
诗集《醉花僧》体现了作者一如既往的对于佛心禅意的欣赏和感悟。苏忠是根据农散尽脱一个真正热爱诗歌的诗人,他同对诗歌的沉醉渗透在生活的每一广破证际型体交角掌刻章个细节中。每个人都认要带操胜室诗有自己感知世界、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关联的方式察,苏忠的方式即诗歌创作。忙完一天的工作,让自己沉寂下来,用诗歌拂去心上的尘埃,剩下最干净自然的心性,去领悟和感知生命的真谛,这是苏忠热爱的生活方式。
苏忠的诗是日常生活中的游目骋怀,内心世界的寻微探幽,见言力状路比方示石乐孔其所见,发乎真心,所每住预台号志倍作以淡远却亲和,令人感动。作者常常在乡间、寺庙、名胜古迹流连,在那些最接近自然的地带被们乐盟担耐里感悟出的诗句,有一种天然的"静、空、远"之味,那种意境与氛围,浓得足以让人暂时忘掉人生所有的不如意。
触鲁费线队期谈相关评论:
苏忠的诗,有一笔到底的深刻和睿智,同时预留着很大的阅读空间。
--著名诗歌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
我喜欢的新诗是那种能看出时代痕迹的文字。一个真正伟大的诗人,绝不可能回避分今苗他所处的时光,他的愤怒与哀伤。仅仅号称玩味语言的诗人,也许可能优秀,但绝不可能伟大。苏忠的诗歌,正是在躬行这样的实践--他没有回避他的时代,他与时俱伤,他和他的世界一起疼痛,并敏感地分担着这样的痛楚……
--著名作家野夫
苏忠的诗是日常生活中的游目骋怀,内心世界中的寻微探幽,见其所见,发乎真心,所以淡远却亲和,令人感动。
--著名新闻人、《人物》杂志主编李海鹏
一生快意便为禅--《醉花僧》序
作者:王光明(著名诗歌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苏忠的诗,真的是越写越好、起来越有自己的特点了。只要你打开这部诗集,诸如"飞鸟的点点姿势 / 让白云淡远"、"云往后退 / 鹰在前行"、"废墟里的脚印层层叠叠 / 显然会增加夜的重量"之类的佳句,俯拾皆是。不光是诗句令人难忘,还有不少简洁隽永、让人反复回味的诗篇,譬板动如《梦游者》,表现的是"梦游者"对夜的感觉和想像,其中作为诗中说话者的等待对象"你"所指是什么?来了没有?给人无边遐想,而诗的意境与氛围,更坚曲营孙间是令人难忘。
诗集取名为《醉花僧》,或许体现了作者一如既往的对于佛心禅意的冲欣赏。但即使同样写佛门净土,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本诗集比之以往多了几分心境上的冲淡平和,以及感情表现的节制凝定。《空空》是写僧人的生活还是表现自然的意趣?《散步》中将阳光与菩萨等同,认同佛心还是认同天律?《空空》结尾云:"这晴空太空 / 需要几片云 / 几率模陈个和尚",而《散步》的结尾则说:"清晨百步走 / 需额角探是九规响米副活到九十九 / 菩萨她每天都散步",不是对人与自然,以及万物的动静和谐关系作了出色的暗示?
实际上,《醉花僧》中最令人难忘的,正是对自然的沉醉。而真正能为自然所醉倒、有自然慧根的,只能创负样雷飞助孩是僧(佛僧?诗僧?)而不是政客或商贾。在我们这个被城市化、世俗化,满目珠光宝气的时代,苏忠的这些诗,真是离尘脱俗、恍若隔世,好像梦中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你看看《画青山》中的飞鸟白云、流水轻舟,《梦游者》中的野花山峦、虫鸣晨露,以及《麦浪》像骏马一样驭风而行的麦浪,我们的诗人带给我们的是遥远的记忆,还是前世今生的梦境?
时代在商业与科技的双轮驱动下呼啸前行,有几个诗人能停下脚步,凝神留驻,关心与抚摸心灵深处的记忆和梦想?苏忠写诗不随波逐流,全然听从心灵的召唤,是否正是他精神价值和艺术趣味的独立性的体现?诗集中的《正午》也许值得留意,这首诗开头写道:
想来落叶纷纷
也是路上行人
诗中说话者并不自外于"路上行人",然而这个出入于又孤独于滚滚红尘的荒凉世界的"行人",在这"万物接近原形"的正午--
站在原地
看见了明亮的窗门
我相信,对于苏忠来说,一扇窗门已经看见,一扇窗门已经打开。
情感激荡涌诗意--读《醉花僧》
原载于:《 光明日报 》文化评论周刊·文学评论专版( 2014年09月29日 第13版)
作者:刘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在今天,诗歌回到了常态,而写诗就是人生积存的语言实现。苏忠钟情于分行文字,或许就是在追求这种语言梦想的实现。他写诗作文,皆出于性情,让那微妙的人生体验、感受和领悟得以释放。苏忠的早期诗作大都观照现实,但从未拘泥于现实,而是带着超越感,将诗歌从世俗的现场推至精神的高度。从专注于商场拼杀,到撤退于幕后的一方宁静,无功利之意,皆性情使然,苏忠不仅仅是在写现实之诗、想象之诗,更是在写人生之诗、命运之诗。
读诗集《醉花僧》(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发现苏忠写诗越来越简洁、轻淡,简到了一种禅意的氛围中,轻到了一种古典的境界里。这可能与诗人的年岁增长、修为加深有关。很多人在面临年龄困境时,退出或放弃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以诗歌"黯淡的前景"观之,好像没有必要再走下去了。可苏忠仍然坚守了下来,从散文到诗歌,他写得越发有韧性,一种生气和力量贯注其中。有人介入时代,有人拥抱先锋,有人走向远方,有人退回内心,都是在面对现实。苏忠的现实可能就是天边一朵云,地上一枝花,心中一菩提。《禅箭录》云:"时间是弓弦/人们只是箭/被命运往后扯/还以为是向前//倒着走的今生今世//有一天光阴松手/回光返照的一生/来路纷纷苏醒/谁都正中靶心。"这样的诗是需要用心参悟的,否则就可能浮于表层,难觅真义。这种道理,看似诗人间接所得,其实他也是将自我和日常所思置于其中,在发酵和沉淀后,终至成为一种常态、一份信念。
以其性情和气质来看,苏忠不是那种慌乱之中左冲右突的人,他低调、自然。冥想是否是他的常态?这不是什么道德和伦理的担当,它就是生活本身。或许现在所匮乏的,正是一种静下来冥思的习惯。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我在苏忠的文字中领略的美感。诗是苏忠人生合力的结晶,就像程光炜先生所言,有"空灵"之风,空灵的字里行间透着优雅和从容。
苏忠看似优雅的写作,还是源于他对人生的困惑。当困惑和疑难在现世中无法解决时,诗人以一种持守通向了爱。虽然人生处处有矛盾,时时皆冲突,唯有虔诚地去爱,方可化解悲剧和无常。"有时我相信爱是自由/有时相信爱是宿命/因为魂灵扛不动这一切/所以连肩膀都成了上帝的石头//不负责任的爱我如此自责/针芒涨成了一把寒刃/我左冲右突从南到北/却发现它一直如影随形悬着//她利剑她天使/说相爱她是寒刃/说不爱她是天使/宿命和自由它反复无常"(《无常》)。这人生的无常,皆在这自由与宿命之间徘徊,谁也不敢说自己就真的参透了人生,完全理解了爱。爱是理想,它也可能是现实生活中无法言说和传达的某种情感,只有在具体的爱之实践中,才能获得对其切身的感悟和认知。
苏忠的诗有时就是呈现一种此在的状态,有辩证,有冲突,但更多的则是不可言传的深意和韵致。"许多年以后我依然没有弄清/我是在鸟鸣中看见了春雨/还是在春雨中听到了鸟鸣"(《雨中》),这看似感觉的错位,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境界呢?时空感在这里通过生命体验得以展开,它是联结某种命运复杂性的纽带。诗人所书写的命运主题都落实在对自然的感悟里,这才是诗意所需要的空间,淡定、悠然,于变化中见巧妙灵动,而又于不变中显出美的永恒。
苏忠的写作是一种人生情感激荡的映射。在众多的自我束缚和戒律禁锢中,诗人有着对自由之境的理解和向往。只有将这些至上的理念诉诸精彩的表达,才可获得其生动和哲思韵味。当那美意顺着心灵的苏醒慢慢恢复,会让诗获得精神和美学上的信任感。苏忠的写作,一向比较节制,但他的文字不时又有着暖意流淌。这是诗人远离喧嚣追求沉潜人生的体现。
醉花僧
目录
序:一生快意便为禅 王光明
辑一
1、画青山
2、冥思
3、梦游者
4、麦浪
360百科 5、散步
6、空空
7、远远的看
辑措缺证组细苗信红还压态二
8、山冈上
9、比如风
10、时日
11、草原上
12、年头
13、路途
14、夜行人
辑三
15、在风里,悠悠晃晃
16、夜宿岭头
兰控者神座切校二英南液 17、栩栩如心
仅满史简脸陈化 18、山中往事
19、初雪
20、坐起
21、木槿
22、某张脸
辑四
23、在异乡
24、一个人的平面图
25、数梅的心
26、姑且
论 27、雨中
28静棉便、鱼跃
29、客自远方来
印装雨第静想米护认久道 30、墓园
31、一苇渡江
辑五
角九类析船劳斤依举可32、塔苍苍
3责江音布子完茶掉认配父3、雨后,在乐山大佛脚下
3担含既初故正银4、川流纪
35剧变手超、刀影
36、浪子行
七州 37、正午
38、夜路
39、翅膀
40、此岸
41、日出日落
辑六
42、且无题
43、望远
44、踉跄行
具养采轴间顾了完讨接范 45、抵达
46、醉花僧
47、渡口
48、还是三十六计
49、王的花园
50、取经谣
51、骑凤记
辑七
52、天涯
53、模样
54、赶路
55、从前里
56、后海边
57、无常
58、孤城
59、禅与庙堂与江湖
辑八
60、那时湖
61、流年
62、斋童
63、单判眼皮
64、白裙子
令差离义南济势价执失团 65、月亮的下巴
66、夜半无人时
67、新笋
68、脚步疾
辑九
69、公园里
7酒那0、习惯
71、城里城外的他非真配雪
72、火书
73、雾霾十四行
74、一地鸡毛
75、大衣上的火锅味儿
76、桥记
77、浮生四段(组诗)
辑十
78、古寺听雨
79、木鱼游
80、禅箭录
81、空谷
82、主沙味常鱼经
83、水滴石穿
84、晨喜
85、阴晴不定
86、石佛
87、虚构
《画青山》[1]
路过那片青山
飞鸟的点点姿势
让白云淡远
于是划一条流水
如果空谷有音
那是你的轻舟
从山的那边来
如果飞鸟伫立水面
那是流水枯了
那片广率照改斯什硫生促黄积青山也白了头
于是再画一个你
比白云淡些
《冥思》
冥思一遍过往
约等于捻一粒菩提子
或者转经一遍
上香一炷
默然数心过半晌
有菩提突然碴住手指
而你才刚刚出现
而我却走在冥思里
或者你早走在过往中
等我同行
转经不止一遍
上香不止一炷
《在异乡》
一叶青草摇着一面月光
在风里万物举起白旗
草原苍茫能捧着月色的
只有一湖水的温柔
一颗星光囚着一颗心
也只有浩瀚夜空
能收拢这些浮沉的浪子
离家多年才发觉异乡也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