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西周环带纹鼎

西希缩曾宜差米周环带纹鼎,这件西周的礼器,距今大约2600年前的西周青铜团别聚春胞鼎,通高21.5厘米,口径21.3厘米,重3.25公斤,由腹部饰来自环带纹得名。环带纹,青铜器纹饰之一,曲折如波浪起伏,又称波浪纹。其凹处常填眉形、口形360百科纹,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 中文名 西周环带纹鼎
  • 年    代 西周
  • 收    藏 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 类    别 青铜器

基本信息

  【尺寸】:通高21.5厘米,口径21.3厘米,重3.25公斤。

文物介绍

  西周环带纹鼎切乡操段谈置,这件西周的礼器,通高21.5厘米,口径21.3厘米,重3.25公斤,由腹部饰环带纹得名。环带纹,青铜器纹饰之一,曲折如波浪起伏,又称波浪纹。其凹处常填眉形、口形纹,盛行于西周中后期。该鼎造型凝重稳健,敛口、折沿方唇,立耳稍外倾,鼓腹,圜底,蹄足内侧平直。甲特府耳外侧饰云纹和圆圈纹,耳内侧饰云纹和鸟纹。口下一周鳞纹,腹部饰随愿可心环带纹,足跟饰兽面纹。通体花纹多样,线条挺劲流畅。主题纹饰采用二方连续装饰手法,即将鳞纹、来自环带纹的纹饰单元向左右延伸,形成两组带状纹饰,一窄一宽,一纵一横,主次分明。

西周环带纹鼎

相关资短动田色全清教支由

  一体文物,尤其是珍贵文物的发现,往往几十年、上百年,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但是,这件距今大约2600年前的西周青铜鼎,却是从废品收购站拣出来的,"得来全不费工夫"。

  1982年12月的一天,安徽省巢湖市图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路过一家废品收购站,无意中见到破铜碎铁堆上,倒躺着一只大香炉。虽然一条腿有残迹(内弯),但形象很气派,花纹也古怪。意识到不是寻常之物,他便告知了当地文物部门。后经考古专家鉴定为西周中后期遗物。通体腊光,保存完好,残腿修复后,是一件珍贵的不可多得的文物。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