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额金翅雀(拉丁名:Carduelis carduelis,英文名:Eurasian Goldfinch)属雀形目燕雀科金翅雀乡风演端材比令纸属。额及胸兜红色,具醒目的黑、白及黄色翼斑。
编号:4127
拉丁目名:PASSERIFO范标可硫海赶斯把之除RMES
中文目名苦敌:雀形目
中文科名:雀科
拉丁科名: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金翅[雀]属
来自 拉丁属名:Carduelis
拉丁种名:carduelis
定名人:Vigors
年代:1851
中文名:红额金翅[雀]
原始文献:Proc. Zool. Soc. London: 23
模式产地:喜马拉雅山
英文名称:Goldfinch
生境:生活于沟谷杨木林、灌丛、溪边柳林、草原、农田、居民点, 在新疆栖息于海拔1800-2500m 间, 在西藏分布在海拔3000m 以上
国内分布:天山
国外分布:俄罗斯, 阿富360百科汗, 伊朗, 克什米尔, 印度, 欧文娘技分命洲大部
资料来源: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99-101,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中国鸟类区会系纲要)
体略小(14.5厘米)的雀鸟。嘴细,额及胸兜错视好推环红色,具醒目的黑、白及黄色翼斑。中国的亚种比欧洲的亚种灰色较重且头无黑色。叉形的尾黑色,尾端有狭窄白色。
幼鸟:剂黄优赵急褐色较重,头顶、背及胸具纵纹,头无红色但具黄色的宽阔翼斑。
虹膜-深褐;嘴-粉橙;脚-粉褐。
叫声反爱承:叫声为尖声pee-uu及音有起伏的联络声。鸣声为混合唧啾声杂以重复的tew-tew-tew及tewee-it声。为颇受欢迎的笼鸟。
栖息于较高海拔的林缘、草原、灌丛、农田及村落附近。喜群居,飞行快而直,常栖于针叶树树尖、电线杆等突出处鸣唱。以取食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少量昆虫。
5~8月繁殖,营杯状巢于果树或松枝上,每窝产卵3~5枚,呈淡绿色,钝端有暗红色斑点。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国为新疆命西北部和西藏西南部留鸟。较来自为常见。
分布范围:欧洲、中东至中亚及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亚种caniceps为留鸟于西藏运红次仅管历希机子席极西南部(札达-普兰一线)。亚种paropansi为留鸟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山及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