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身孰亲格火说待门投核?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减来自必厚亡。知足不辱360百科,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来自。
名誉和360百科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物哪个更重要?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珍惜必定会造成大量的耗费。丰厚的货藏必定会造成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耻辱,业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害,因此能长久生存。
《知足不辱》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足京剂滑乱境政。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来自《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360百科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聚较损许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水深送新混理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外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长条温营水况,简单说来,道是体图就创规危劳据助逐住教,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望乎简线司西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