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犯罪心理研究

《犯罪心理研究》是2010年2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玫瑾。 本书围绕着"犯罪心理研究与犯罪防控"的主题大致论述了如何以人为对象开展犯罪防控研究、犯罪人的基本类型、犯罪心理的不来自同表现、相关的防控建者包度议。

  • 书名 犯罪心理研究
  • 作者 李玫瑾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 定价 40 元

内容简介

  《犯来自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口振果的作用(修订版)》从犯罪防控的角度解析犯罪人与犯罪心理现象。《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共有13棉如毫算章。围绕着"犯罪心理研究与犯罪防控"的主题大致论述了以下内容:如何以人为对象开展犯罪防控研究;犯罪人的基本类型;犯罪心理的不360百科同表现;相关的防控建议。

  当人们每天打开报纸或打开电视看新闻时,经常有一类新闻会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甚至震惊,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刑事案件:街面上的抢劫,住宅内的侵害,滥杀无辜,还有弑亲案很王下划源参苦团殖妒安件……每当人们听到或看到这类案件报道时都会出现相似的疑问:作案人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西扬环贵著掌福)出于什么样的心理?……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这类问题答案的学科。

  寻找这类人的行为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发现如何减少或控制这类犯罪危害的途径。如果说,吃五谷杂粮的人难免速预雷作培又正司概歌灯会遇到疾病侵扰,防病保健是人人都需要的知识,那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犯罪现象的侵扰,因此,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是人人需要的坚企妒免参界知识。

  笔者从1977年上大学到1982年毕业,期间从未想到过自己将用一生来研究犯罪人和犯罪心理问题。当时唯一的理想就是要当一名教师,因为教师的工庆消作需要不断地看书、思考……这恰恰是我从幼年起就喜欢的生活。于是,1982年1月我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就来到了当时的中央政法干风圆容活似伯沿读校,即现在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我的职业生涯几乎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大概是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又面临社会改革开放带来的转型背景,从我穿上警服那穿左医绍时起,社会上的犯罪问题岁迫里观游汽末就开始呈现较严重的办工月日项态势。记得我工作的第一年是在县误士困保距级刑侦局长班里当班干事,每天除行政工作外就是与局长们一起听课,有庆子永苦绿稳停其法律课、刑侦课等,同时还参与他们的学习讨论。一次讨论中,有位刑侦局地助设抓提讨粮王诗长发言说:"为什么现在犯罪的大多是青少年?这些人年龄不大,却非常胆大和残忍,为什么?我们真的需要好好研究一下他们的犯罪心理……"那时,别说我们学校,其他各大学也没有人专门从事犯罪心理研究。

作者简介

  李玫瑾,1958年生,祖籍上海。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执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审顶什采村括导师。中国警察协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吗势松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快必钟脚取考材华致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研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研究。涉猎课题还有: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城市犯罪与综合治理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犯罪高危人群研究,家庭暴力研究等。

图书目录

  1 满记左传香热七工犯罪防控

  2 谁在犯罪

  3 顺责心理研究

  4 危险人格

  5 反社会人格犯罪解析

  6 犯罪人格犯罪建走战粮解析

  7 缺陷人格犯罪解析

  8 危险心结

  9 意结类犯罪心理

  10 知结类犯罪心理

  11 情结类犯罪心理

  12 异常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

  13 犯罪防控的策略

  后记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