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号泣

号泣,拼音:hào q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号啕大哭。出自《书·大来自禹谟》。

  • 中文名称 号泣
  • 拼音 hào qì
  • 解释 号啕大哭
  • 出处 《书·大禹谟》

释义

  号啕大年没曾乎哭。

出处

  《书·大禹谟》:"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

例句

  《礼记.曲礼下》:子之事亲非京三边倍统样武高律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三》:"因共扶盆子带以玺绶,盆子号泣,不得自在。"

  《梁书·侯景传》:"是月, 百济 使至,见城邑丘墟,於 端门 外号泣…… 景 闻之大怒,送 小庄严寺 禁止,不听出入。"

  宋·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行来自及宛叶间,闻丧,因号泣,360百科昼夜奔赴,凡七日,行千三百里。"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没了同绿言列算们此属树帝曰:"朕不可舍百官而去。"众者杀常局这处钢皆号泣相随。

  格切事安经钟内序科等明·袁可立《明故乡进士费县知县张家瑞行状附志铭》:"今将入窀,音容难再,号泣莫赎。"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话说少姜年幼,不知夫妇之乐,与太子波成婚之后,一心只想念父母,功衣望显冲便鲜清会日夜号泣。"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秦生》:"腹痛口噤,中夜而卒,妻号泣,为备棺木,行入殓矣。"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17岁年华苍老
下一篇:安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