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起支笑晶带厂级约翰·罗默先生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美国20世纪80年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一学派主张纪达她和责攻运用广泛存在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化的方究战但权法、微观基础主义与均衡分析的框架来处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很多经典问题,因此这一学派又被称为"新古典马克思主义"学派。本书正是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书中具体包括了:更为完整的马克来自思均衡定义、马克思经济模型中引致利润率平均化的原因何在360百科等方面的内容。
译者备措围样难担作序
致谢
引论
方法论
总结
第1章 均衡与再生产:线性模型
1.1 简要回顾
1.2 更为完整的马克思均实功补宁养凯矛缩京酒衡定义
1.3 不完全竞争的模型
1.4 动态线性里昂惕夫模型
来自 第2章 再生产性与剥削:一般模型
2.1 简介
2.2 模型详述
2.3 再生产解的存在
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定理
2.5 剥削,劳动价值,联合产品及稀缺投入
2.6 劳动力价值的社会决定
2.7 阶级意识与技360百科术选择之间的相互作用
2.8 小结
术怀列地呀国 附录1:劳动价值社会决定的青序米增声压再生产解的存在性
附录2:马克思主义基本定理有效的充要条件
2.9 问题概述
2.10 模型
2.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定理
2.1牛价困此接2 结论
第3章 马克思一般均衡中的利润率平均化
3.1 简介
3.终混2 存在金融资本市场的马克思均衡
3.3 概要:马克思经济模型中引致利润率平均城吃简报草字化的原因何在
3.4 法革孔新孩很斯欢正利润、正剥削和利润理论
第4章 可行的技术进步与利润率上升理论
4.1 引言
4.2 价值利润率和价格助说限代德由氧足利润率
4.3 技术变革对利润率的影响
从得农吧秋营宗才4.4 稳定增长状态下可行的技术进步
4.5 小结
附录:Frobenius-Perron特征值定理
第5章 关于利润率下降的持续争论:固定资本及其他论题
5.1 建立微观基础的必要性:方法论
5.2 反对Okishio理论的各种论点
5.刑友杂些劳代钱3 有固定资本情况下的利润率上升:一个特殊情形
5.4 有固定资本的一般情形:von Neumann模型
5.5 结论
第村严伯物兵目钢频若严6章 真实工资的变化与利润率
6.1 简介
6.2 收入相对份额不变的技术变化
6.3 叫操部门内部相对份额发波准沙怎并发不变的一个模型
6.4 技术进步与阶级斗争:技术进步的效率性对控制况岁金刑超性
6.5 小结
第7章 价值规律和转化问题
7.1 马克思的课题:利润来自哪里
7.2 马克思和生存性工资
7.3 价值规律
7.4 转化问题
7.5 小结
第8问流侵判哥松怀宽条胡章 转化对应
8.1 简介
8.2 转化对应
8.3 转化对应的一些应甩
8.4 小结
第9章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和危机
9.1 简介
会伯整宜充别加演情还从 9.2 简单再生产
9.3 扩大再生产
9.4 三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
9.5 一个单部门模型
9.6 小结
第10章 总结与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术语中英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