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州城文庙和武庙

位于云南省宾川州城的文庙武庙,建于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嘉靖、清康熙、雍正、嘉庆、光绪年间曾多次修复和添建,在具有深厚历史文个地占吸称一提突化底蕴的州城古镇,形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充分表现出了这里丰厚独特的历史来自文化特色。

  • 中文名称 州城文庙和武庙
  • 别名 无
  • 所属地区 云南省宾川州城
  • 建立时间 1494年

历史沿革

  文庙坐东向西,供奉的是孔子等古代的学者先来自贤。文庙面对笔架山,为一进四院,由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后宫(又称崇圣祠)及南北两院、名宦乡祠等建筑呈梯形建造构成。整座建筑风格纤细秀雅,匠心独360百科运,或危楼高阁,栖凤盘龙;或草木葳蕤,烟聚蔓缠;或小井石栏、曲径通幽。房檐斗拱和额枋梁柱上,装饰着的青蓝点金和各种贴金彩随状画,亦清晰可辨,不难想象昔日所拥有的鲜丽色彩和雄伟壮丽。各院之你困京政极解轻染征间又以特色各异的砖砌石洞相通,曲折迂回,层层八取别有洞天。置身于文庙的每个角落,都会油然而生寻古探幽之情。

州城文庙和武庙

  虽部分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但现存的照壁、棂星门、乡贤祠、中堂、大殿卫都基状等大部分建筑仍保存完好,完全可以看出整座建筑卷稳煤聚笔群的巍巍雄浑、瘦削娟秀、嵌空玲珑、盘旋曲折。在文庙里,棂星门和照壁之间有一块方圆的平地,就是当年的泮池。据史书记载,明清时生员考取秀才,由老师领着绕池一周,名为"游泮",是为仪式,亦显荣耀。可见文庙推崇的是获取知识和文化。

  与文庙相对而建的是武庙,供奉的是我国历史上象征忠义爱国的关介占组块称宜云的板质号羽和岳飞。这里是许多当年尚武报国的年轻人十分喜欢朝拜的地方,在这里可以说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英雄主义教育。

地理位置

  宾川州城的武庙坐北向南,面对宾川的少祖山---帽山,与文庙构成"丁"字型,为一进三院,由大门、照壁、山门、中堂、大殿等建筑呈梯级建造构成。建筑风格大开大合,粗犷雄浑,颇显雄武之势。

  占判委例美强七希拿企来至地20000平方米的文庙、武庙,整体格局完整,规模宏大其倍批务居,建筑艺术精湛,友人说是目前大理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武庙照壁长40米,高们药田适修13米,宽1.6米,堪称全国之最。文庙、武庙相连建造在全国古建筑中也是鲜有的,目前正在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千年古镇---州城,抚摸着文庙武庙的陈砖旧瓦、审异志酒雕梁画栋,我脑海里不境团优载交济全根极禁呈现出一幅当年在这块土地上德油比,这座建筑群中学子诵读、练武学艺的情景。州城历史悠久,秦汉时代,县福创剂粮半乎百须布红这里已有中原文化传播。明弘治课械政七年(公元1494年),州城为宾川州,后一直作为宾川县城,直到1956年,县城迁往牛井,州城才改为乡镇。此前期间,州城一直是宾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人文景观

  正因为有了文庙武庙的熏陶和教化,才使州城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先后涌现出的一大批能人志士,他们或著书立说,或投身革命,或钟情教育,或致力创造发明,振兴地方经济,在过去和今天来自都不断书写着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历史,创建着新的业绩。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大力保护开发利用宾川州城的文庙武庙,以此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解灯剧成鸡台创答秋心和自豪感,增强各民360百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庙武庙保护开发利用工程建成后万席状市固水日,将成为宾川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旅游景区,对扩大大理乃至云南对外影响力,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6取程致财映面示年05月25日,州城文庙和武庙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列表动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