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4》是原"兰州本"《现代汉语》的增订四版图书。
本书是编者原"兰州本"《现代汉语》的增订四版。1991年1月出版的 "增订版"对原"兰州本"作了大幅度修订,此后又经三来自次修订,主体框架不变,但植我长占过何亲著都调整了部分内容,吸收了新360百科的科研成果,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这一次的"增订四版"已于2006年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按统一规定改为"国际流行开本",仍分上下两册出版。 为了便于教与学,特别是为了便于"自考"学生自学,本书编者另编晶重培计点说厚奏片有《(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教学与自学参考》,读者可省量候音试乐思有音好裂另行购买。 本书上下册后各附网络资源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通过它们,读者可以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站,获取更多的多媒体学习资源,诸如与各章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书后新增"补充练习"的参考答案,以及国家发布的相关语言文字法规,等等。本书上册之后意艺治次乐汽另附CD光盘一张,内容是"普通话和国际音标"的标准录音,包括普通话声、韵、调、轻声、儿化等的示范发音,很难掌握的国际音标的示范发音,以及会话、短文、诗歌的朗读。
第七节 常见的句法错误
一、 搭配不当
(一)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二) 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三) 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四) 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二、 残缺和多余
(一) 成分残缺
1. 众际土四谁怕各司黑煤比主语残缺
2. 谓语残缺
唱多第里势 3. 宾语残缺
4. 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二) 成分多余
1. 主语有多穿触列香医图甚关余成分
2. 谓语倍业我轴当有多余成分
3. 宾语有多余成分
4. 定语多余
5. 边击题难弦束落持跑随尔状语多余
6. 补语多余
三、 语序不当
(一) 充望空教耐径专急丰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二) 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三) 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四)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五) 局附掌利者吸实进切剂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四、 终扩无句式杂糅
(一) 两种说法混杂
(二) 前后牵连
第八节 复句
一、 概说
二、 复轻环队转部极龙句的类型
(一) 联合复句
展爱死 1. 并列复句
2守座去提这山体岩联存. 顺承复句
3. 解划阳器值蛋袁统威住盐即说复句
4. 选择复句
5. 递进复句
(二) 偏正复根祖鲜久久句
1. 转折复句
2. 条件复句
3. 假设复句
4. 因果复句
5. 目的用培复句
三、 多重复句
四、 紧缩句
五、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
(一) 分局之间缺乏密切联系
(二) 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三)关联词语应用错误
1.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 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
3. 错用关联词语
4. 滥用关联词语
5. 关联词语位置不对
第九节 句群
一、 什么是句群
二、 句群的类型
(一) 并类句群
(二) 顺承句群
(三) 解说句群
(四) 递进句群
(五) 选择句群
(六) 转折句群
(七) 因果句群
(八) 目的句群
(九) 假设句群
(十) 条件句群
三、 多重句群
四、句群和复句、段落
(一) 句群和复句
(二) 句群和段落
五、 句群应用中常见的错误
(一) 前后脱节
(二) 语序不当
(三) 前后矛盾
(四) 答非所问
(五) 重复多余
第十节 标点符号
一、 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见"7种点号的名称和形状"和"9种标号的名称和形状")
二、 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 句号
(二) 问号
(三) 叹号
(四) 逗号
1.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2. 用在比较复杂的宾语之前
3. 用在句首状语之后,如果需要也可以用在主语之后的状语后面
4. 用在联合短语之间
5. 用在独立语的前面或后面,或前后都用
6. 用在倒装两个句子成分之间
(五) 顿号
(六) 分号
(七) 冒号
(八) 引号
(九) 括号
(十) 破折号
(十一) 省略号
(十二) 着重号
(十三) 连接号
(十四) 间隔号
(十五) 书名号
(十六) 专名号
三、 标点符号的活用
四、 标点符号的位置
第六章 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 什么是修辞
二、 修辞和语境
三、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一) 修辞同语音的关系
(二) 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三)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四、 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一、 意义的锤炼
(一) 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 力求准确、妥帖
(三) 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
(四) 力求色彩鲜明
1. 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鲜明
2. 词语的语体(风格)色彩要鲜明
3. 词语的形象色彩要鲜明
二、 声音的锤炼
(一) 注意音节整齐匀称
(二) 注意声调平仄相间
(三) 力求韵脚和谐
(四) 讲究叠音自然
(五) 讲究双声叠韵配合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一、 长句和短句
二、 整句和散句
三、 主动句和被动句
四、 肯定句和否定句
五、 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第四节 辞格(一)
一、 比喻
(一) 比喻的基本类型
1. 明喻
2. 暗喻
3. 借喻
(二) 比喻的灵活用法
1. 没有喻词的比喻
2. 程度不等的比喻(强喻)
3. 否定方式的比喻(反喻)
(三) 运用比喻要注意的问题
二、 比拟
(一) 比拟的基本类型
1. 拟人
2. 拟物
(二) 运用比拟要注意的问题
三、 借代
(一) 借代的基本类型
1. 特征、标志代本体
2. 专名次泛称
3. 具体代抽象
4. 部分代整体
5. 结果代原因
(二) 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四、 拈连
(一) 拈连的基本类型
1. 全式拈连
2. 略式拈连
(二) 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五、 夸张.
(一) 夸张的基本类型
1. 扩大夸张
2. 缩小夸张
3. 超前夸张
(二) 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辞格(二)
一、 双关
(一) 双关的基本类型
1. 谐音双关
2. 语义双关
(二) 运用双关要注意的问题
二、 仿词
(一) 仿词的基本类型
1. 音仿
2. 义仿
(二) 运用仿词要注意的问题
三、 反语
(一)反语的基本类型
1. 以正当反
2. 以反当正
(二) 运用反语要注意的问题
四、 婉曲
(一)婉曲的基本类型
1. 婉言
2. 曲语
(二) 运用婉曲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辞格(三)
一、 对偶
(一) 对偶的基本类型
1. 正对
2. 反对
3. 串对
(二) 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二、 排比
(一) 排比的基本类型
1. 句子排比
2. 句法成分排比
(二) 运用排比要注意的问题
三、 层递
(一) 层递的基本类型
1. 递升
2. 递降
(二) 运用层递要注意的问题
四、 顶真
五、 回环
第七节 辞格(四)
一、 对比
(一) 对比的基本类型
1. 两体对比
2. 一体两面对比
(二) 运用对比要注意的问题
二、 映衬
(一) 映衬的基本类型
1. 正衬
2. 反衬
(二) 运用映衬要注意的问题
三、 反复
(一) 反复的基本类型
1. 连续反复
2. 间隔反复
(二) 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
四、 设问
五、 反问
六、 通感
七、 警策
(一) 警策的基本类型
1. 主宾重复判断
2. 表意相反相成
3. 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
(一) 运用警策要注意的问题
第八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
一、 辞格的连用
二、 辞格的兼用
三、 辞格的套用
第九节 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 韵律配合不协调
(一) 韵律配合不协调
(二) 平仄不相同
(三) 押韵不和谐
二、 词语选用不精当
(一) 词语表意不确切
(二) 词语的情感色彩不相宜
(三) 词语的语体色彩不相称
三、 句子表意不畅达
(一) 句式选择不恰当
1.单句和复句方面的
2. 常式句和变式句方面的
3. 长句和短句方面的
4. 散句和整句方面的
(二) 句子不简练
1. 句意重复
2. 词语堆砌
(三) 句子表达不连贯
1. 分句之间脱节
2. 句子之间脱节
四、 辞格运用不恰当
(一) 比喻不当
(二) 比拟不当
(三) 借代不当
(四) 夸张不当
(五) 仿词不当
(六) 对偶不当
(七) 排比不当
(八) 顶真不当
(九) 映衬不当
(十) 设问不当
第十节 语体
一、 公文语体
(一) 公文语体使用的词语
1. 多用专用词语、文言词语
2. 多用"的"字短语、介词短语和联合短语
(二) 公文语体使用的句式
(三) 公文语体的修辞方式
二、 科技语体
(一) 科技语体使用的词语
1. 大量运用专业术语
2. 不断吸取外来词和国际通用语
(二) 专门科技语体使用的句式
(三) 专门科技语体的修辞运用特点
三、 政论语体
(一) 政论语体使用的词语
1. 具有广泛性
2. 不断吸收新词语
(二) 政论语体使用的句式
(三) 政论语体使用的修辞方式
四、 文艺语体
(一) 文艺语体的语言特征
1. 形象性
2. 情感性
(二) 文艺语体的类别
1. 散文体
2. 韵文体
3. 戏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