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1134型巡洋舰

1134型巡洋舰(俄文:Ракетный Крейсер 11洋只似34,英文:Project 1134 ,北约代号:来自Kresta I Class Cruiser,译文:克列斯塔Ⅰ级巡洋舰,苏联绰号:Беркут,译文:"金雕")是苏联继肯塔级巡洋舰后研制的第二代导弹巡洋舰。

本级舰注重远洋操作的航行稳定360百科性,最初技术设计是用于反潜,但在建造时席质林且果画装配的主要武器是反舰导弹,而服役过程中的优先任务改为反潜。因而有反沿内把缺器室植潜导弹巡洋舰和反舰导弹巡洋舰两种不同的称呼。

本级舰是苏联海审顾军首批尾部有直升机机库和停机平台的苏制舰艇,又是首批能进行独立作战或远离己方飞机活动的导弹巡洋舰。本级舰共建造了四艘,已经全部退役。

  • 中文名称 1134型巡洋舰
  • 外文名称 Project 1134 Berkut Class
  • 前型/级 58型巡洋舰/肯达级巡洋舰
  • 次型/级 1134A型巡洋舰/克列斯塔II级巡洋舰
  • 研制时间 1961年12月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海军已来自经拥有了射程足够远的反舰导弹,并装备在58型巡洋舰和675、659型候延环括铁班客核潜艇之上。但是,随着美国"长滩"级核动力巡洋舰、"班布里奇"级核动力驱逐舰等一系列核动力远洋战舰的陆续服役,苏联海军越来越感觉360百科到,仅凭4000多吨重的58气火益就足律型巡洋舰必然无法满足苏联国防部的竞争心理需求。此外,美国海军并不是只有宏伟雄壮的水面航母特混舰队,水下鬼魅的战斗力也是毫不逊色。为此,苏联新一级水面战舰可以适当放松对反舰能力的要求,而反潜能力的门槛则被大大提高。

1134型巡洋舰

  按照技术方案,原计划将URPK-3型"石英"(SS-N-1生源牛皇七害型供4)反潜导弹作为其主要反潜武器。然而,由于彩虹设计局在设计过程中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该导弹的服役时间最终被拖延到了1973年。而在该级键原本要搭载反潜导弹的位置上,也因此改成了P-35型(4K-44型)反舰导弹确被

建造服役

  该级舰全部由列宁格勒日丹诺夫造船厂制造月息学苦药慢

  佐祖利亚海军上将号(адмирал зозуля):1964年7月26日开工,1965年10月1脱阻场艺派7日下水,1967年10月8日加入北方舰队服役,1994年9月退役。

  德罗兹德海军中脱差吸夜急状剂将号(вице-адмирал дрозд):1965年10月26日开工,1966年11月18日下水,1968年12月27日加入北方舰队服役,1990月7月1日退役。

  符拉迪沃斯托克号(владивосток乎色罪洋律十但谁):1964年12月24日开工,1969年8月交致房调1日下水,1970年2月10日态胞变始贵落阻完加入太平洋舰队服役,1991年1月1日退役。

  塞瓦斯托波尔号(севастополь):1966年6月8日开工,1967年4月28日下水,1969年9月25日加入太平洋舰队服役,1989年12月15日退役。

设计特点

舰体设计

  该级舰采用长首楼线型,首楼很长,一直延伸到了舰尾直升机机库处,舰身细长,首部呈深V型,尾部呈圆形,首甲板末端明显上翘且有外飘,显示设计者在防止甲板上浪、保护武器装备和提高适航性方面所做的努力,从舰体舯部到直升机甲板两侧有明显的折角线。上层建筑几乎全部布置在首楼,整体上低矮的上层建筑被一高耸的钝顶金字塔式主桅和双通道向舰舷两侧排烟的烟囱分隔成前后两个部分,舰桥前的02甲板占据舰首大部分面积,且两边接舷,形成的平台专门用于安放舰空导弹系统。

1134型巡洋舰

  鉴于其前辈58型巡洋舰吨位过小、稳性不足,导致武器性能无法发挥病永唱害李伟成犯安方场、人员居住环境过于狭小的弱点,克列斯塔级巡洋舰大幅度增加了设计吨位。全舰标准排水量5340吨阳足责资众带且,满载排水量7170吨,比"肯达"级加大了近2000吨。舰长155.6米,舰宽16.8米,吃水6.2米。个散究茶写她海人员编制为312人,与肯达级的329人相比,差难抗距不大,而舰内空间却增加了1/3。良好的居住条件极大的缓解了水兵的疲劳境况,客观上增加了全舰的战斗力。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由四台KVN-98/64族观王武胞告鲜兵型蒸汽轮机加两台TV-12型汽轮机组成,总功率90000马力(66150居首负底千瓦),另外还有四台总责个向短显得高投验功率2000千瓦的ASDG-500/1型柴油发电机和两台总功率1500千瓦的TD-750型涡轮发电机。采用双轴推进方式,最高航速34.3节,经济航速14节;当以32节航速行驶时,续航力为2400 海里;航速18 节时,续航力为4500 海里;航速14节时,续航力为5000海里。

武器装备

  该级舰装备了与58型巡洋舰相同的P-35反舰导弹,只是反舰导弹的装载量有所减少,从58型巡洋舰的8枚下降为4枚。P-35反舰导弹是P-5系列导弹舰射型,导弹在发射后依靠助推火箭爬升到7000米高空,再由涡喷发动机加速到1.5马赫,并启动其主动雷达导引头(沿用自KSShch-B)搜索目标。由于高度优势,此时的反舰导弹等于是无人的"巡逻机",其雷达图像实时传回发射母舰,使发射人员可透过导弹的"眼睛"看到地平线另一边的航母战斗群,从中挑选出重要的目标后,通知导引头锁定,则导弹便开始下降高度,维持超音速导向目标。在弹道末端,高度降至10-20米,以俯冲机动攻击战舰的水线下部分。

  在烟囱后部两舷后部的低矮甲板室上,装备了2座AK-725型双管57毫米全自动舰炮。AK-725全炮重12吨,身管长为80倍口径,单管射速每分钟120发,射程12千米,射高5000米,初速度每秒1000米,最大俯仰角85°,弹丸重2.7千克。虽然从口径以及火力上来说,57mmAK-725型并不适合克列斯塔级巡洋舰,但是从技术角度上来讲,AK-725型速射炮却是苏联海军第一种口径超过50mm的自动火炮。以往苏联海军装备的ZIF-72型双管57毫米舰炮,早在二战时就以装备,沿用二十余年,而手动装填、空气冷却的方式不仅使射速大大降低,事实上甚至苏联官兵都偏爱30毫米高炮,因为57mm的炮弹用人力装填实在是太重了。苏联下诺夫哥罗德机械制造厂在广泛认识到老式57mm火炮的性能弱点和世界各国速射炮发展趋势之后,提出了一种自动机械化弹链供弹、水冷却炮管、雷达自动跟踪瞄准、带有人工动力备份的新型主炮设计方案,这就是AK-725。AK-725果然不负重望,在首次试射中就打出了单管100发/分钟的射速,而且水冷方式使得该炮能够实施更长时间的连续射击。

AK-725

  该级舰装有2座双联SA-N-1 防空导弹发射架和2座双联SS-N-3反舰导弹发射架,装备了由路基"萨姆-3"型防空导弹所改进来的SA-N-1(北约编号)型防空导弹。其双联装舰空导弹发射装置的俄罗斯代号为М-11"Шторм/风暴"型,导弹型号为4К60型导弹,备弹48枚。虽然SA-N-1的母型"萨姆-3"凭借优异的性能在越南战争中大出风头,但是仓促上阵草草改装为防空导弹的做法委实欠妥。事实上,在越南战争后期,"萨姆"系列防空导弹在美军完备的电子对抗手段下命中率已经大为降低,到70年代,这种"陆改舰"的舰空导弹已经落伍了。

  舰首靠前布置两座RBU-6000型"龙卷风-2"火箭深弹发射装置,共配备RGB-60火箭深弹192枚;"龙卷风-2"的后面是02甲板,甲板前部安装一套使用改进型ZIF-102发射装置的"波浪"舰空导弹系统,舰上共装备两套这种导弹系统,另一套位于首楼尾部的上层建筑末端,紧挨直升机机库,总备弹量为64枚。"波浪"导弹的后方两侧安装两部首次上舰的PK-2型双联装140毫米箔条诱饵发射装置,该系统备弹100枚,能同时干扰5~7枚来袭导弹。舰桥的两侧是两组使用KT-72型双联装发射筒的"萼片"导弹,装备4枚,且舰上无弹库。

  在首楼尾部的直升机机库两侧安装两套RBU-1000"龙卷风-3"六联装火箭深弹发射架,两套系统共备48枚RGB-10火箭深弹。"龙卷风-3"具有自动装填功能,口径为300毫米,长度1.8米,射程1000米。

  烟囱后部两舷,布置两座PTA-53-1134型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管内可装10枚"浣熊-2"反潜鱼雷或反舰鱼雷。发射SAIT-65自导反潜鱼雷,这种鱼雷改变了旧式声自导鱼雷仅能进行单平面制导的弱点,其指导体制改换为双平面被动声自导,不仅能够沿水平面搜索,还能在垂直面上搜索敌方潜艇,并自动发动攻击。SAIT-65鱼雷采用高比能的银锌电池作为电源,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射程。

  为了能够装备反潜直升机,克列斯塔I级在舰尾后部甲板上设计了一个直升机起降平台,搭配一个机库,机库内可停放一架直升机。直升机的上舰使该级舰成为苏联海军首级可独立作战、无需岸基飞机援助的舰只,这对于一贯轻视海基航空力量的苏联海军来说是一大进步。

卡-25PL

电子系统

  作为一款专门为提高反潜能力而设计的水面舰艇,该级舰装备了为数众多、威力巨大的反潜武器,以及先进的水下目标搜索设备。海军设计局在克列斯塔I级舰艏下方上装备了一部"武仙座"中频被动声呐,并装备MG-312"大力神"声呐和MG-311"维切格达河"声呐。

  该级舰装备了苏联海军最新的电子战系统,包括一套功率极其强大的机载雷达电子干扰器,5 部"钟"系列电子对抗仪,2座双联装干扰火箭发射器以及8部"侧球"电子对抗仪。

  舰桥顶部有一部制导"波浪"导弹的"果皮群"雷达,另一部安放在两门AK-725之间的平台上;主桅顶有一部"头网C"三坐标对空对海雷达;烟囱顶有一部MR-500"三角帆",这是一种工作在D/E频段的大型远程对空搜索雷达,最初于1959年服役,采用椭圆形状抛物面反射体结构,由架在桁梁上的悬挂式喇叭馈源照射,天线背后有两块平衡翼片,它对中空飞机的作用距离为185千米,对高空飞机的作用距离为370千米。

  "头网C"下面的小型前支平台上有一部MR-212/201"伏尔加河"导航雷达,这种雷达除导航外还用于监视近海情况,外形是钝角形椭圆抛物面反射体,作用距离46.5千米,从1985年增加1 部"顿河K"导航雷达;"伏尔加河"再下是制导"萼片"的巨大"双杓";主桅侧面各四个大型的圆形外凸式球形装置是MR-403"边球"主动雷达干扰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干扰敌方的机载搜索雷达,保护载舰不受敌方飞机的攻击;四个"边球"中间的主桅侧面平台上各布置有一部"柱网"对海雷达;主桅中部前置平台上上大下小的两个底部相挨的长筒形物什是MRP-15-16"湾"电子干扰装置,"双杓"雷达平台后部的主桅两侧是MRP-11-12电子干扰装置;主桅顶部"头网C"雷达后面高细的小桅上,从上到下分别是"高杆"敌我识别器1 部、"郁金香"、"石墨"、R-613通信天线等。

  最后,在烟囱中后部平台上有两部控制AK-725火炮的MR-103"皮手笼"火控雷达。部分加装了AK-630近防炮的舰还在SS-N-3B导弹的上部平台上增加了两部"低音帐篷"雷达。另外还装备"双铲"导弹制导雷达1 部,"桔皮群"导弹火控雷达2 部,"圆套筒"炮瞄雷达2 部,"低音鼓"炮瞄雷达2 部("德罗兹德"号上装备)。

基本数据

性能数据
项目数据
标准排水量5535-53封沉望府却又密施讲75吨
满载排水量7125-7160吨
舰长156.2米
舰宽16.7-16.8米
满载吃水5.9-6.3米
最高子茶边专呼雨航速34.3节
巡航航速17.8-18.0节
主发动机功率45500×2马力
轴数2
续航力

眼从的读程吗四艺杨  5000-5747海来自里/17.8-18.0节

苗入急来头了  1676-2400海里/33.0-33.2节

自持力15天
人员编制312人360百科(军官30人)
武器装备
类型配置数量备注
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反舰导弹4枚4K44型反舰导弹
防空导弹2座ZIF-102型防空导弹双联装发射架64枚V-600型防空导弹
火炮2座57毫米AK-725型多用途双联炮--

4座AK-630型30毫米近防炮--
鱼雷2座PTA-53-1134型533毫米五联装鱼雷发射养六诗研参海测10枚SET-65型与53-65型鱼雷
反潜2座RBU-6000型12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2座RBU-1000型6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防空雷达MR-500型1部全向搜索

MR-310型1部三坐标雷达
航海雷达"伏尔加河"-后增加"顿河"
声纳MG-312型(I其斤本)型1部-

MG-31然聚买家装赶声1型1部-
海水温度只剂尔听后目端看田传感器MI-110R型--

MI-110K型--
电子战系统MRP-11-12/13-14/15-16型-电子支援措施

MP-150型
-电子对抗措施
主动干族操此扰器ZIF-121(PK-2)型--
直升机Ka-25PL或Ka-25RTS--

  基本数据参考资料

本级

舰名舷号变更建造序号开工日期下水日期服役日期退役日期
佐祖利亚海军上将

  550(1968)

  532(1969)

  558

  5言根冷然蒸七动69

  093

  297(1977)

  072(1978)

  087(1979)

  060(1985)

052(1990)
№.791

  1964年

  7月26日

  1965年

言兴提言它继谈  10月17日

  1967年

  10月8日

  1994年

  9月

符拉迪沃斯托克

  553(1970)

  548(1971)

  592

  298

  224(1976)

  299(02.1976)

  560(1982案举序刻)

  060(1984)

 史太非他养该见首费 097(1985)

  054(1988)

068(1990)
№.792

  1964年

  12月24日

  1966年

  8月1日

  1969年

  8月1日

  1990年

  7月1日

德罗兹德海军中将

  563(1970)

  562(1971)

  565(1971)

  567(1971)

  542(1971)

  581?

  582?

  106

  139(1977)

  072

  017(1980)

  029(0块缩右敌3.1987)

034(冷措田连钢1990)
№.793

  1965年

  非力滑执何配证论深10月26日

  19价写成情仅66年

  11月18日

  1968年

  12月27日

  1990年

  7月1日

塞瓦斯托波尔

  590(1969)

  542(1970)

  555(1971)

  544(1974)

  293

  048

  056(1980)

  032(1981)

  026(05.1984)

  017(海正就议05.1987)

  033(1989)

№.794

  1966年

  6月8日

  1967年

  4月28日

  1969年

  9月25日

  1989年

  12月15日

  本级舰参考资料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卜子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