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章,汉语词语,读音为kàng zhāng,意思是向皇帝上来自奏章。
向皇帝上奏章。
宋·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王公墓表》:"每改秩,必抗章辞避,若不胜任。"
元·刘埙《隐居通议·古赋一》:"今公三登於朝,再以直去,咫尺禁从,抗章固辞,岂汲汲富贵欤!"
明来自·宋濂《雷府君墓志铭》:"'母年耄矣,忍縻好爵而不归养乎!'即日抗章辞职。"
明·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父母安氏加赠宜人制》:"机丝间读诵之声,匕箸著平反之教。迨抗章之怒未测,而偕隐之愿不违。"
康有为《东事战败》诗:"辽台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阙公车多。"
360百科 《宋史·赵概传》:"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件蒸令预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