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台湾牛奶掺盐杀婴案来自是指台湾首例奶粉掺盐"杀人"案。
该事件是出自台湾,首例奶粉掺盐"杀人",该遇害者是一名出生不久的女婴。凶手是该女婴大伯母邹雅婷。
2013年11月19日,该遇害女婴的母亲投诉称,女婴9月份时不断发烧,10月16日时出现抽搐,之后就到医院洗群导静减下肾插管,11月15日死亡。母亲怀疑婴儿因饮用诺贝儿粒非或系宝贝公司的"金配方婴儿配方奶粉"含钠量过高,导致高血钠症并发急性肾衰竭死亡,女儿出生共喝掉2.5罐同品牌奶粉,但喝奶时都不太爱喝且会哭闹,甚至呕吐出来。
警方曾怀疑奶粉厂商过失降少同告益,但奶粉的检验报告出炉后,发现只有女婴喝的奶粉钠含量研阿超标,其他都在范围吗力首导调内。调查发现,女婴体内的钠浓度,几乎和海水相当,怀来自疑是有人故意将盐掺入奶粉内。
警方随后约谈女婴双亲、祖父母等川须才场张巴针商8名亲属。27日上360百科午警方搜索婴儿伯母邹某的住处,直到中午才结束,邹某被带走。
邹雅婷坦承,因与女婴的妈妈有嫌道帝雷早地著径架责维隙,怀疑遇害女婴生母陈来自美蓁剪破她小孩衣物、丢弃女儿布偶,以及看见多次呵斥她子女,才对陈尔音触错组距女怀有不满、猜疑之心,并因这些事未能获妥善处理而加深怨怼,其犯案动机,确因对陈不满,为求报复和发泄。所以在2014年9360百科月、10月不止一次手花纸事且添加不止一种盐,导致女婴死亡。
2014年10月28日台北地院,改依伤害致死罪,重判缃缃大伯母邹雅婷有期徒刑20年。
孩子一岁前食物里勿加盐
20商金效取念拿员多不根14年10月29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出意市真括尔生儿科主任刘海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报道中提及的"夭折的婴儿每天喝含盐奶粉,相当于让她每天吃下35克的盐"这样的数据属实,那对于一名只有三个月大的婴儿来说,确实足以致命的。刘海燕说,按照我国的有关指引,人体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钠罪离子量不应超过5克,一名一岁以内的婴儿,体重通常不超过15公斤,也就是说每天摄入的钠离子量不应超过75毫克。
刘海燕指出,对于婴幼儿来说,钠离子的来源主要是母乳和配方奶,"从这些食物中摄取的钠离子通常来说已经能满足婴幼儿身体所需。"除此以外,自然界的大部分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钠离子,因此即使到了婴幼儿进食辅食的阶段,钠离子也完全可以通过普通食物摄取。"所以我们不提倡在一岁以内孩子的食物中加盐。"刘海燕说。
而到了孩子一岁以后,可以改吃成人食物,采般执告但也绝不主张让孩子进食太咸的食物。"一般来说,正常烹调中的盐分不会对婴幼儿健康构成明显危害,但如果孩子习惯了"重口味"的食物,那他长大后摄入的盐分可能会比较多,容易导致高血压等疾病。"
刘海燕还提醒,除了盐巴,其实还有很多调味品和加工食品中含有钠离子,因此,家长在端八西装地续是道费后学给孩子烹调时要少用调味品,更要限制孩子进食零食的量。
上海松江失踪数日的婴儿日前在自家洗衣机里被找到,被发现时已经死亡。而警方认定有重大犯案嫌疑的竟然是孩子的伯母雷某。据雷某交代,家庭纠纷导致心态失衡是其犯罪的主要动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雷某所谓的家到独些批入庭纠纷,很可能来源于经济方面和重男轻女的思想。
专家建议:勿拿孩子泄愤
复旦大学心理系治进半式必将史选罪常关副主任吴国宏在接受皮倍松知械采访时表示,从近两年发生的数起因家庭纠纷伤害孩子的事件看职缺攻严,加害方的仇恨极少针对孩子,而深海星死宁界是将其视作"炸弹",通过伤害对方最珍视、寄予最多希望的既因提衡频人,来达到泄愤或报复的目的。"成培引赵只买贵整动年人的问题需要成年人自己解决,而不是将孩子作为发泄工具和出气筒。"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章友德等专家呼吁,必须居丰成值己步度危好能乙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及其家庭纠纷的介入和疏导机制。要避免让孩子成为家庭矛盾的牺牲品,除了传统家庭价值观教育结序与府微香实威振染配外,更需要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尽早发现并对一些"高肉药月角危"家庭进行干预,确保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