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朱继芳为纪念唐代颜仁郁所著次韵。共十首,分别为《农桑》、《朱门》、《客路》、《边庭》、《城市》、《贫女》、《负薪》、《空门》、《山居》、《渔父》。
朱继芳,字季实,号静佳,建安(令福建建瓯)人。理宗绍定五年(买互拉的收后快1232)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历知龙寻、桃源县,调宜州教授未赴。《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有《静佳龙寻稿》、《静佳乙稿》各一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江湖后集》,第二十三卷中尚录有其诗二十余首。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七。
朱继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清顾树免氏读昼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本)、文渊阁《四车全城该失着祖成被预认向从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对飞践称名贤本),编为第一、二卷。第三卷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参校读昼斋刊《江湖后集》(简称读昼斋本),新辑集外诗探据例获附于卷末。
(并引)(静安龙寻稿来自)
龙寻邑东有颜长官仁郁360百科祠,长官五代时能抚循其民,使不见兵革。龙寻志所刻诗百篇皆道民疾苦,皇皇不给之状。余生三百年后奉天子命守兹邑,首谒祠下,因次韵以寄甘棠之思,且使来者知我爱桐乡之意云。
里饭驱儿候暖耕,堘泥滑滑不堪行。如坐们图顺吃治民层何说得农家苦,雨笠风蓑过一生。
妇馌耕夫日尚止营现诉化话因房长,碓声呜咽宿舂粮。寻思一饭何时饱,身种青青麦未黄。
淡黄竹纸说蠲逋,白纸仍科不稼租,努力经营犹恨晚,官司那问有钱无。
编茅完纸层首石成依谈为屋荻为帘,老小团栾苦乐兼。乐岁输住省端丁犹未了,饥年家口更堪添。
头白村翁尚把锄,瓶中那复斗升储。午餐减与饥乌食,却愧家人问有余。
四月官洲知到场入纳时,乡耆旁午上门追。请看贫妇通宵织,身上曾无挂一丝。
肠随丝断手生胝,羡杀待岁长星边织女机。借问输官零落否,儿郎寒冷且无衣。
农父眉头百念攒,方调雨愁烂死旱愁乾。龙神社鬼烧香遍,不到秋成睡得安。
客户耕田主户收,螟蝗水旱百般忧。及秋幸有黄云割,债主相煎得自由。
带得鸡豚趁晓虚,荒村牢落数家居。一家幸是田园主,留与儿孙写契书。
红雨声乾未作泥,绣成十里绿杨堤。金杯缓劝玲珑唱,玉勒催归腰褭嘶。
晋代豪华不数家,万钱下箸未为奢。客来只是家常饭,豆粥萍虀费咄嗟。
曲池毕竟有平时,冷眼看他炙否从建社载露怎帝手儿。十数年间三易主,焉知来者复为谁。
客履三千此时请多托身,晚杯狐白暖生春。狂来且置兴亡事,金坞铜陵不解贫。
天近偏承雨露荣,深深庭院锁清明。柳丝风送秋千影,墙外行人空复情。
朱门往事若为怀,积雨苔痕绿上阶。几处败砖吟蟋蟀,玉人曾此溜金钗。
百斛明珠米在仓,沉香火底捻银簧。人生行乐那须许,多少边兵未有粮。
泥金摺损舞衣罗,蹙破遥山皓齿双历歌。此曲人间听不得,莫愁还自有愁多。
中寿知无满百身,暖歌拿触规上广跳食冷舞及青春。黄金不买长生药,白发偏惊快活人。
长楸走马却归来,雉挟春骄未应媒。不信杏梁双燕语,日长帘幙有风开。
一曲长歌行路难,昏鸦归尽倚阑干。不知楚水巴山地,更有高楼鸟外看。
哀猿啼断暮云深,摸索床头未尽金。莫道他乡千万里,去家三日几般心。
儿女尽载溶亮助伤悲土不为,健行童仆远相依。春风日日生芳草,未必啼鹃怨不归。
侠客千金不称求,途穷相雇问因由。临分脱赠青萍剑,莫荡人间琐碎雠。
客里情怀更晚秋,雁烟蛬雨五更头。从前谙尽江湖味,不省神州作么愁。
身如海燕傍谁门,别泪双垂不见亲。惟有一科邛竹杖,相随万里共艰辛。
是处人家捣练忙,天寒日短路偏长。蛬声四壁无时歇,不遣羁人梦到乡。
送穷不去奈穷何,山有荆榛水有波。万物得时人自老,梁鸿头白五噫歌。
屈指秋风与雁期,阳关西去到何时。侧身一望肠堪断,天似穹庐碧四垂。
高鸟翩翩去未穷,行人扰扰复西东。何须华表千年鹤,城郭重来便不同。
年年塞草欲秋时,左右红旗说战机。介胄粗官应有语,而今宰相好吟诗。
角声吹裂肺肝愁,说与将军莫逗留。男子生当侯万里,死判马革海西头。
一剑沙场独苦辛,天阴杀气作黄尘。沉思鸟尽弓无用,肘后累累却雇身。
探使归来半信疑,帐前相语怕人知。沉香雾里娇弦暖,莫遣边愁到两眉。
征夫战骨洒桑乾,帐下苍头自转官。一骑红尘天外落,筹功更说几多般。
公主琵琶胡地秋,将军刁斗汉关愁。相逢老病无依卒,未说沙场泪已流。
苍苔白骨满黄沙,马汗成冰带雪花。夜夜鞘中长铗吼,教人不得梦还家。
有客新从塞上回,解包收得战场灰。营家未敢分明哭,请看刀痕始欲哀。
虏退边方得暂宁,枣儿红近莫休兵。汉家错信和亲议,不见胡雏与父争。
北风吹骨最酸辛,白面书生四角巾。战士总成亡命鬼,将军才是有功人。
村翁生长在柴门,身有丁男犊有孙。为了官租才出市,归家夸说与乡村。
雀罗门巷昔趋荣,味似饧甜忽变辛。说与侯门休谢客,朝朝暮暮看人情。
王孙公子少年游,醉里樗蒲信采投。指点某庄还博直,明朝酒醒到家求。
山人只合住山中,入得城来调不同。满面红尘无处避,手携白羽障西风。
紫陌寻春日日过,杨花无主奈春何。倾城压酒娇无力,醉时相扶踏踏歌。
相班士女狭邪间,总把喧啾卖却闲。人寿几何春不再,典衣沽酒强追攀。
春风日日柳年年,到老那知稼穑难。若见田家秋作苦,教人一饭不遑安。
芜城怀古最愁人,劫火烧残得此身。舞榭歌台何足道,秦宫汉苑尚流尘。
百人聚处小喧阗,析到秋毫似计然。见说天公还掠剩,鹄形怀宝度饥年。
身游城市发将华,眼见人情似槿花。惟有梁间双燕子,不嫌贫巷主人家。
春风有分到儿家,也插花枝表岁华。但得作嫔君子室,随宜妆遣不须奢。
洗尽铜华净洁贫,嫁衣莫说为他人。绝怜父母穷相守,不为金多贱却身。
枯木无枝可作花,门前度尽七香车。四邻日日笙歌里,背立东风有几家。
他家百两送于归,成匹鸳鸯作锦机。独守空闺愁不寐,一灯明灭补寒衣。
灯下穿针影伴身,懒将心事诉诸亲。阿婆许嫁无消息,芍药花开又一春。
卓家人富颇轻财,犊鼻堪依不用媒。只似侬家贫亦好,枯桐那得凤凰来。
少年荡子有黄金,投赠明珰结两心。不得良媒终不肯,一春风雨洞房深。
伯鸾兴和怅谁从,凤尾香衾翠谩重。静对菱花匀泪粉,不知膏沐若为容。
问天气巧看铜仪,再拜双星恨不随。尘世未知天上事,隔河相望一年期。
纤手清闲理瑟工,高楼半在碧云中。行人岂是知音者,小立花阴待曲终。
三千门馆蹑珠宾,半百还家衣锦身。却是吏民私告语,十年前是卖薪人。
薪樗塞破野人居,此是糇粮卒储。客里黄金燃桂尽,厨无烟火欲何如。
烂柯人去隔存亡,一局棋终怆故乡。想得山中绝烟火,松花松子当乾粮。
破帽笼头发半华,樵歌一曲胜长嗟。鸡鸣裹饭岂高去,日暮天寒未到家。
有薪可卖未须悲,满百青铜况有奇。十指束枯从秃尽,不堪棘刺罥人衣。
天寒气入鼻中辛,竹檐弯弯却恋身。卖得钱来回首望,蜡烟起处属何人。
腰镰上到白云边,惆怅长松不尽年。近市山山皆有主,远山高峭步难前。
蒸梨炊黍付荆妻,指点青山涧水西。忽听丁丁云外斧,一声山鸟背人啼。
扪萝缘壁到山头,俯羡鸿飞尽自由。风雨萧萧黄叶滑,未行十步两三休。
黄昏樵采早回归,同伴相邀未有期。抱子老妻门口望,南山有虎悔何追。
闭口桐鱼勿复论,数间老屋枕云根。晓钟三板出山去,分付猕猴为守门。
锡杖凌空去复还,片云缥缈伴身闲。春风错种醍醐草,引得牛来食雪山。
人居天地一樊笼,持掌山家四壁空。不道今年空得尽,且无誉鼠到山中。
四祖门庭寂寞秋,牛头只是旧牛头。如何一旦风光别,花落花开百鸟愁。
四卷楞伽几上安,而今老去懒能看。庭前桂树花开未,分别西风信鼻端。
黄金栏护紫袈裟,禁苑恩深赐予奢。林下衲僧那有此,多年枯木对春华。
结草为庐万仞头,人间蚁穴自王侯。客来借问穷通理,不意僧中有许由。
白莲有社一经过,会意由来不在多。满目庐山青未了,闻钟归去意云何。
我本三生兜率天,为差一念又尘缘。早知密意无多子,不着旁行贝叶边。
灯灯相续古犹今,怪底门前立雪深。衣不得传关臂事,汝师轻发老婆心。
春到寒荄总向荣,药苗旋种亦初成。山翁幸自无谁识,可要山中宰相名。
空山薇蕨供清斋,世事悠悠不挂怀。梅溽得风醒午枕,竹阴转日上南阶。
白云缥缈野人家,丹事年来渐有涯。不与世人争岁月,却将椿菌勘南华。
宿雨初乾一杖藜,欲呼渔艇访前溪。碧桃花落无寻处,惆怅人间日又西。
半屋云霞与鹿分,两株古木正当门。野花自落东流水,坐对青山酒一樽。
好山当户四无邻,似是秦时采药人。千百年间天地里,不多不少一闲身。
宿世仙家十二楼,误婴时纲未深愁。浮丘辈行如相觅,骑却紫云归去休。
种药千畦手自锄,年来渐喜识人疎。等闲旋点黄金卖,莫讶家无檐石储。
矮窗欹枕看朝荣,老觉迎逢礼数生。来往颇知麋鹿性,寒暄不会俗人情。
拥树溪云迷近远,低檐山果乱红青。莫言身外都无事,早晚焚香看道经。
不踏长安十二门,鸬鹚飞处数家村。停桡试向滩头问,莫是严光末世孙。
一曲清漪濯晚霞,钓竿斜插白鸥沙。傍人借问居何处,四海五硝都是家。
秋风淅淅猎菰蒲,如此江山其可孤。天与玻瓈三万顷,更添一半夕阳铺。
长作丝纶短短牵,一池汉上尽南天。谁知有客量江面,江是渔郎两板船。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传呼扶柁晚风前,一阵惊鸿没远烟。不是吾侬栖泊处,却回别港避官船。
五湖烟里我知鱼,属玉舂锄一处居。欲到垂虹风作恶,几株官柳向人疎。
秋声只在树中间,极浦斜阳更有山。卷却丝纶呼酒盏,鸥边聊得此身闲。
舟系蓬莱浅水傍,鳌头缩尽海生桑。百川日夜滔滔去,借问人间有底忙。
璧月沧波上下天,秋风摇落四无边。玉龙尽唤眠鸥起,两岸芦花不见船。
颜仁郁,字文杰,号品俊。福建德化三班泗滨人。生于唐大和(827~835)间。是古瓷都来自德化历史上一位关心民瘼360百科的出色领导者。他博学多才,爱好吟咏,又是当时的知名诗人之一。他长期生活于农村,接触人民最底层,宗了解百姓的疾苦,与广大劳动们参宁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部棉换。其诗篇《谕农》的首章收辑于《全唐诗》。在《谕农》、《贫女》等篇中,写出了贫苦农民的疾苦与呼声,写出封建社会贫女的不幸遭遇、闺妇的痛苦哀怨、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残害以及她们对爱情的憧憬。如《谕农》:(一)夜半呼儿趁晓耕, 赢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八) 夏日炎炎如火钻,野田禾秀半枯干;皇齐活植微领论没直供天不雨农家望,何恨龙神不我看!颜仁郁所写的诗篇富有强烈的人民性,与社会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人民的疾苦与欢乐。其《谕农》(又名《桑农》)、《朱门》、《客路》、《边庭》、《城市》、《贫女》、《负薪》、《电雨针法映草言括京空门》、《山居》、《渔家》十门第由去样费钢质况宗百首(各10首),反放族映了农家、朱门、现龙办山婷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揭露封建社会腐朽、黑暗、罪恶的现实,道出人民的心声,同时表达了自己看透现实,寄情田园,娱于山居、闲逸淳朴、洁身自好的思想境界。因此,这些诗篇很快在民间广为传诵,人们称其为"颜长官诗",并流入京师。山敌表划审昔曾编入《龙浔志》,惜大多已失传。
赶换短官将载找溶掉步 南宋绍定五年(1232),欧孙显宁人、进士朱继芳到德化任职,在晋谒长官祠并读颜诗后,以次韵作《和颜长官百咏社互营》,以寄甘棠之思,且使历硫新场生见丰伤蛋入来者知其爱桐乡之意。该诗今犹存,收辑于《德化文史资料》第三期(1980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