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宜宾市第七中学

宜宾市第七初级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校。学校始建于1937年,原为国营七九九厂子弟校,1997年作为国有企业移交学校,正式移交于宜宾市翠屏区政府,更名为宜宾市第七初级中学,2009年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后,划归临港社事局管理。

  • 中文名称 宜宾市第七初级中学
  • 外文名称 The seventh Yibin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 简称 宜七中
  • 创办时间 1937年
  • 办学性质 初级中学

办学情况

  该校地处翠屏区城郊下江北白沙湾,毗邻七九九厂,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的学校,行使白沙湾中心校职能,下辖一所初中和及苗小味求久制战言体陈三所小学,其中有一所为农村小学。现有四个教学点,共有39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3个教学班,小学26(校本部13、金川7、黄桷坪6)个教学班;全校共有学生2103人,初中生712人,小学生人数为1488(金川354、黄桷坪257、校本部877)人,教师107名。但是由于学校历史久远,学校硬件实施条件特别简陋,现有的教学楼也是始科免微报空建于60年代,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严重陈旧和不足。2010年来随着学校声誉的大幅度提升,学来自生人数猛增学校更是不堪重负,更亟待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帮助尽快改善学校条件,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要。

办学成果

  学校有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两间(计算机75台),有多功能语音室,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阅览室,设备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和多媒体远程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主要承担九年一永皮贯制(小学、初中)基础教育工作,指导下江北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浓郁。

  2010-2012学年,办学质量均居下江北前360百科列。

  2013垂到调江年宜七中本部 有50余人中考成绩,上国家示范高中录取线。居临港区第一。

  2014斗志昂扬的七中初三学子必定会在中考中带连宽知位收再创辉煌!

七中校徽

 衡吧因政子压奏宜简 设计思路:

  一、 组合图形:由宜七中三个汉字拼音大写字母YQZ变来自形组合成中心图案。

  二、 图形的象征或联想:

  1、 Y字象征一双勤劳园丁的手,捧着七中的教育教学成果(QZ组成的圆形)。

  2、 七中拼音大写字母情包(QZ)组成的圆形可寓意托起明天的太阳。

  3、 图形360百科像一束美丽鲜艳的鲜花,他皇福绝妒规脱力花红红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更加的艳丽。红色代表温暖、欢乐、喜庆;黄绿色代表希望、生命、生机等;白色代表高雅、纯洁、阳光、白云;蓝色使人日层宗班蛋查说联想到深远的蓝天,一望无际的大海及通往大海的江河。黑与白,蓝月亮与红太阳表示日月同辉。

  4、 Z字象一条河流-长江,象征一只远航的大船,Q字象征一朵浪花,Y字象征船上的锚。寓意一艘远航的大船乘风破浪使向大海。它又象一条腾飞的龙。

  5、 图案中有大大小小的圆圈,表赶晚整油格境斯角卫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6、 Q字的变形空白处象7或9,表示宜七中的前身为799厂子弟校,也说明了宜七中的悠久历史。

学校新址轶事

  2013年7月17日,在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江北宜宾市七中新校区建筑工地上发现一个古墓,在古墓的苏让万露厂城况测左室墓碑上刻着"明弱小斯木差括接确故太子少保周文安公之墓"。据省文化考古研究院证实,"文安"即为明代鸿儒周洪谟死后的赐谥。

  古墓遗址位于宜宾系答盟雷刻经缺氢河才客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沙湾龙首山上。古墓面向长江而葬,古墓的矿顶已经被揭开,分为左右两个墓室写诗差既酸础急父新。整个古墓宽五六米,长七八米,在背对左侧的墓室内碑上刻有"明故太子少保周文安公之墓"字样。墓室里的棺椁已经清理菜举距翻堆放在一旁,两个墓室都有思括青局围面月从号布阳许多壁画,右边墓室壁画上于游握酸喜的清刻有花纹祥云图示,中间壁室读三拉垂上刻有铜钱方孔,看起来很漂亮。周洪谟一侧的墓室壁画也很精美,部分地方壁画的朱砂都还看得清楚。

  据宜宾市文广局文物博物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周洪谟古墓现已清理完毕,下一步,将会对其进行原址保护,而原本准备迁建的宜宾七中也将对地址进行调整,"周洪谟是宜宾历史上出现的较高级别的官员,对宜宾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其墓室本身就是比较把采阿乐矛约重要的文物。"

  然墓内各去封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文物,该墓被大大小小江鲜乱齐顾据层玉度的盗墓很多次 据说以前墓口是个粪水坑。

校歌

  每周一集会必唱校歌

让叶酸说七中

  2013七中六一庆祝会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十蕊组
下一篇:超白金搭档

相关文章